第二批定向降准生效:扒一扒银行助力中小微背后的门道
那么究竟银行是如何支持小微的?大行、中小银行的做法又存在哪些差异?在支持小微的同时,又要如何控制信用风险?
来源:第一财经
今年,支持民企小微几乎成了银行的第一关键词。6月17日,早前央行下调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农村信用社档次的决定二度生效(5月15日、6月17日、7月15日分三次调整到位);
此前,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持续,而4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那么究竟银行是如何支持小微的?大行、中小银行的做法又存在哪些差异?在支持小微的同时,又要如何控制信用风险?
“国家对于银行支持小微的目标从‘三个不低于’、‘两个不低于’到‘两增两控’,再到今年增长30%,可以说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细。
今年来银保监会多次召集五大行开会,确定如何落实‘1个点’的方案,即除了利率定价外,还要综合考虑降低小微企业各项综合成本,要求银行加大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等产品发开发推广力度,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腾出空间。
因此近期银行也都在扩员,招聘新人来做线上小额贷款的风控,金融科技也是今年的发力点。”交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刁红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大、中、小行普惠金融做法各不同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其实大行、中型银行和小型银行支持中小微的做法还是存在差异的,这与不同银行的客户结构有着必然联系。
刁红进称,以五大行为主的大型银行起步于公司业务,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公司大客户资源,因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围绕核心企业做上下游的产业链金融模式。
他举例称,比如对上游,核心企业往往对供应商有几个月的账期,银行与核心企业合作,推出针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融资(质押、保理或商票贴现);对下游,核心企业往往要求经销商预付货款,银行与核心企业合作,推出针对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保兑仓:经销商交纳一定比例保证金,银行开承兑汇票,核心企业控制货权)。
大行的另一个优势是规模大、管理规范以及国有品牌,这是政府愿意合作的重要因素。
刁红进表示,银政合作也是大行的落脚点。
一是客户,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小巨人”、“专精特新”、“瞪羚计划”等成长性小微企业也是银行感兴趣的;
二是风险补偿政策,政府搭台,引进银行、担保、保险等多方共同解决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缓释,一般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出了坏账,政府补偿基金等多方承担80%左右,银行一般承担20%左右。
鉴于大型银行公司部门管理的客户相对较大,大行自身定义的小微企业上限往往达到单户授信2000万甚至3000万,普惠部门一般纳入公司板块管理。
以股份制银行为主的中型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公司业务略显逊色,因而更加注重普惠业务与零售业务的联动。
刁红进称,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中型银行逐步把小微贷款作为零售业务的重要产品和获客工具加以运用,尤其是大量聚集在各类批发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往往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和办理结算,受到中小银行关注。
另外,一些规模较小的法人小微企业往往公司、个人不分,一般以企业主个人名义申请贷款用于企业经营,这些都是中小股份制银行重点拓展的领域。
刁红进对记者称,中小股份制银行普惠金融部门管理的小微客户比大型银行要小,内部定义的小微客户一般单户1000万以下,尤其是单户500万以下居多,以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为主。
担保方式一般以“抵押+信用”为主。鉴于以上因素,中小股份制银行小微部门往往纳入零售板块管理。
此外,以地处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的地方法人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为主的小型银行客户进一步下沉,小银行自身定义的小微客户一般是微贷客户,或“小小微”客户,重点聚焦单户100万甚至50万以下,实际平均单户贷款余额一般30万左右。其客户广泛分布于街边商户、手工作坊、小型加工厂、夫妻店、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
“标准化是小银行做微贷的特色,也是控制成本和风险的有效手段。标准化源于德国IPC模式,该模式将客户营销、贷前调查、审查审批等流程标准化,整个流程既符合一般信贷的原则,又简单易学,对信贷人员素质要求不需要太高,虽然这种模式需要‘人海战术’,但做成专业化和规模化,也能有效控制成本。”刁红进称。
当然,这些只是不同银行基于传统优势形成的小微特色做法,但还是以传统人工为主的。他称,其实小微客户当中也存在”二八定律“问题。
可以说,传统做法重点聚焦的还是小微当中的20%的客户,尤其对于大中型银行而言,真正80%长尾客户触达率还是远远不够的。
近来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运用,大中型银行纷纷开发全线上的小额信贷产品,开始关注单户50万以下微贷客户的融资需求,这是真正的蓝海市场。目前成效已经开始有所显现,但潜力还是很大的。
目前,各界也不断认识到,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大企业倾向于低成本直接融资,银行不做小微没有未来。
小微客户数量众多、市场巨大、风险相对分散,是商业银行重要客群。“在这里也有两个认识偏差,即‘小微企业融资是世界性难题,所以理所当然难解决’以及‘小微业务成本高,所以不可持续’,因此不同的银行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模式,知道如何获客、提高服务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只有解决好专业化和规模化,才能解决风险和成本的问题。”刁红进对记者表示,当前,普惠金融新思路也就是“线下+线上”双轮驱动,而线上则主要是指线上小额信贷,“今年银行也在扩人员,加强建模能力、加强线上小额信用贷款的风控“。
定向支持小微政策不断
今年以来,各类支持民企中小微的措施也持续不断,各界预计此后定向降准、TMLF等等措施仍或持续祭出。
早在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6月17日也是定向降准的第二次实施日期。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从政策目标看,此次定向降准是旨在有针对性地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次定向降准等于给了市场一个信号,优惠准备金率的框架已经上路,未来还会持续推进。
除了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也不少。此前国常会提及,今年要将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刁红进也表示,大型银行除了降低贷款利率定价外,还创新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推广在线抵押降低抵押评估费、扩大小额信用贷款降低担保费等。
他称“另外,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压降不仅仅是银行一家的事,此次国常会强调要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
在各界看来,上述要求目前先是针对五大行,如有成效后则可以倒逼或过渡到其他银行。目前而言,这一措施对于大型银行整理的利润水平影响不大,因为大行早前小微企业贷款的占比仍相对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