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活水”源源不断
外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出现突破性进展。
外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出现突破性进展。
最新公告显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股权转让获准。股权变更完成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外方股东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持有的股份升至4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首家外资相对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正式诞生。
上周末,监管部门宣布了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开外放的9项政策措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从持股比例进入到基金托管、交易范围等更深层次,合资公募、QFII和RQFII、基金托管和港股通投资方面可能迎来新的变局。
在持股比例上,按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允许境外股东对合资证券公司及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实行“一参一控”,即允许一家外资机构参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超过2家,其中控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超过1家。目前市场上虽然不乏规模巨大的优秀合资基金公司,但也有部分合资基金公司发展并不顺利,中外股东之间存在经营理念冲突、风控要求各异、激励看法不一等问题。谋求控股公募基金,从质的方面提升话语权,可能成为外资“必争之地”。从对外开放进程来看,外资实现对公募基金公司的绝对控股已近在眼前,或将引发合资基金公司新一轮博弈,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存在溢价空间。
在交易范围上,放开外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推动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统一QFII、RQFII准入标准,扩大投资范围,提升投资运作便利性等。这意味着外资可以更多面进入境内市场,可以参与更多的产品,外资投资的交易工具及策略更加灵活。
在基金托管上,放宽外资银行在华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限制。对于优质外资银行,允许其单独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结算职责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承担。目前,渣打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已获批,预计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获准开展该类业务。不过,从总体上看,国内银行、券商等基金托管机构实力强大,并且在销售渠道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基金托管格局短期不会有大的变化。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带来的并不只有资金增量,更有全新的产品阵容,同时也伴随前所未有的竞争,也将让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为开放包容的深邃“河海”。
责编: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