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有原则,磋商有底线

宁迪 | 2019-06-03 11:19 9061

时隔半年,中国再度就中美经贸问题发表白皮书。6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手持《关于中美经

时隔半年,中国再度就中美经贸问题发表白皮书。


6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手持《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入场,对在场的中外记者阐释中方再度发布白皮书的原因。


和去年3.6万字的白皮书相比,今年发布的白皮书虽然只有8300字,但中方的态度非常坚定:中美经贸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基本立场,与美国开展多轮经贸磋商,努力稳定双边经贸关系。


白皮书指出,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


美方不合理“高要价”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


中美经贸磋商已经进行到第十一轮,正当人们认为中美经贸关系将有所缓解之际,今年5月,美国突然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将从10%上调至25%。此举让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


白皮书指出,自2018年2月中美经贸磋商启动以来,美国曾先后三次“出尔反尔”。


2018年2月初,美国政府提出希望中国派高级别代表团赴美进行经贸磋商,中国展示了极大诚意,作出积极努力,并就扩大自美国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等初步达成共识,取得重要进展。但没过多久,美国政府就抛出所谓对华“301”调查报告,对中国提出“盗窃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等不实指责,并基于此宣称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


第二次出尔反尔是在去年5月。5月19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达成了“双方不打贸易战”的共识,美国公开表示,暂停推进对华加征关税计划。但十天后,美国就推翻磋商共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贸易政策横加指责,宣布将继续推进加征关税计划。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5月6日,美国不负责任地指责中国立场“倒退”,企图将谈判未完成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并不顾中国坚决反对,自5月10日起上调关税。


作为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解释,并非中方在磋商中立场“倒退”导致谈判陷入停滞,而是美方出尔反尔,得寸进尺。


王受文透露,去年12月,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达成一项重要共识,即同意通过磋商来解决经贸分歧,最终方向就是取消双方加征的所有关税。但美方坚持不合理的高要价,坚持在协议中写入涉及中国主权事务的一些要求,而且坚持不取消经贸摩擦开始以来加征的全部关税,并且以提高加征关税的税率来施压,致使双边经贸摩擦升级,谈判严重受挫。


王受文明确表示,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的主权和核心利益,想通过施压迫使对方作出让步,以取得只对一方有利的结果,这种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美方想通过极限施压、升级贸易摩擦的方式,逼迫中方屈服作出让步,那是决不可能的”。


美国加征关税“伤人伤己”


贸易战没有赢家。


白皮书指出,中国对美出口额下滑的同时,美国对华出口也连续8个月下降。


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两国企业对开展投资合作持观望态度,据中国有关方面统计,2018年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57.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018年美国实际对华投资金额26.9亿美元,增速从2017年的11%大幅回落至1.5%。由于中美经贸摩擦前景不明,世界贸易组织将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由3.7%下调至2.6%。


与此同时,加征关税措施不仅没有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反而带来了严重伤害。


首先是提高了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许多美国制造商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中间品,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只能承担加征关税的成本。
其次是抬升美国国内物价。加征关税后,中国产品最终销售价格提高,实际上美国消费者也承担了关税成本。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研究显示,仅对中国家具征收25%关税一项,就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付出46亿美元的额外支出。


美国对中国采取加征关税措施,是一件“伤人伤己”的行为。第三是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和民生。美国商会和荣鼎集团2019年3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2019年及未来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可能每年减少640亿至910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0.3%~0.5%。如美国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未来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累计减少1万亿美元。


美国智库“贸易伙伴”(Trade Partnership)2019年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如美国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1.01%,就业岗位将减少216万个,一个四口之家每年支出将增加2294美元。


第四是阻碍美对华出口。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9年5月1日发布的《各州对华出口报告——2019》指出,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美国48个州对华货物出口实现累计增长,其中44个州实现两位数增长。


但在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2018年,美国仅有16个州的对华出口实现增长,34个州对华出口下降,其中24个州出现两位数降幅,中西部农业州受损最为严重。受关税措施影响的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同比减少33.1%,其中大豆降幅近50%,美国业界担心从此失去培育了近40年的中国市场。


美方贸易数据统计有高估成分


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美方一直说对中国贸易出现巨额的逆差,美国“吃亏”中国“占便宜”。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王受文表示:“美国的数据有严重高估的成分。”


王受文告诉记者,去年,美国说对华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4192亿美元,但中美两国商务部门有一个统计合作小组,根据小组对中美贸易的研究,发现美方的贸易数字通常高估了20%,“所以这个数据需要打折”


王受文表示,在中美贸易问题上,还要考虑有很多是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里面中国进口其他经济体的零部件,在中国组装后出口美国,这个顺差不应该算到中国头上。同时,还要考虑服务贸易的情况,按照美国的统计,美国在服务贸易上对中国有很大的顺差。“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最终中美贸易的顺差只有1500多亿美元。”


“即便有1500多亿美元的顺差,也不能说美国吃亏中国占便宜”,王受文指出,在中美双边贸易往来中,有54%是外资企业,有51%是加工贸易。在这样的贸易方式下,中方获得的是加工费,美方负责设计、销售和提供关键零部件,美方获利很多。产品出口到美国后,还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在美销售还带动批发、零售和物流行业的就业。


“贸易的顺差与逆差和吃亏占便宜无关”,王受文强调,不能说从中国进口产品就是对美国贸易的损害。美国的研究机构表明,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减少,在中国加入WTO前就已经发生,主要是因为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力在提高。“实际上,美国是因为自己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服务业在增长”,王受文强调。


过去一段时间,美方一直指责中国公司用各种方法从美国获得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并认为是中国政府指使企业投资收购美国企业,来获得尖端技术和知识产权。


王受文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大国。中国从其他国家购买知识产权,也向其他国家出口知识产权。


中国在2001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只有19亿美元,去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356亿美元,增长将近19倍。其中,中国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占购买知识产权总额的将近1/4。


“中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才会使自己的发明越来越多,才会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愿意把他们的知识产权卖给中国。”王受文表示,中国政府并不参与中国企业从国外购买知识产权或者向国外出口知识产权,中国政府做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好的环境,这样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原题为《合作有原则 磋商有底线》)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