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欲借壳公募打新科创板 公募“壳资源”再成紧俏货
科创板开板在即,近两个月以来,市场上看好科创板打新的资金正蜂拥公 募基金,老公募基金的壳成紧俏货,双方正就预期规模,底仓策略等方面 进行谈判。有私募人士表示,“私募里想通过公募渠道打新的不少,最近 比较热,从身边接触
科创板开板在即,近两个月以来,市场上看好科创板打新的资金正蜂拥公 募基金,老公募基金的壳成紧俏货,双方正就预期规模,底仓策略等方面 进行谈判。有私募人士表示,“私募里想通过公募渠道打新的不少,最近 比较热,从身边接触的朋友来看,尤其是能理解科创板打新的人,参与的 热情都比较高。”
机构“拒之门外”后,C类专业机构获配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由于网下发行比例大幅度提高,网下整体获配比率将显著提高。
“与现行打新制度相比,私募对科创板打新的兴趣更大,我们也在积极准备。”该华南信托人士表示。
多位受访人士称,科创板上市大概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特别是前期炒作空间较大。
“没有任何溢价空间就不会有人参与。上市之后出现一定的溢价,或者绝大多数公司出现一定的溢价,是促使大家愿意参与定价的重要原因。”某公募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表示,“如果上来就破发,那就没有人愿意参与定价,定价也谈不上合理。关键在于定价的溢价程度到多少是合适的,过高过低都不合适。境外市场通常是溢价20%左右,国内溢价则高一些。考虑到长期不确定性,平均40%~60%的溢价我觉得就比较合理,当然早期的溢价率可能更高些,中长期必然回归正常水平。”他进一步称。
一位私募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前期炒作会比较严重,单只股票收益率会很高,中后期收益率水平将逐渐下行。“预计年度发行数量超过200只,且前3个月发行占比达50%左右。建议提前参与,前期参与收益率更高,之后收益水平将逐步下降。”
上述信托人士也表示,假设单一产品规模9000万,其中1000万~1500万用于获配新股缴款,7500万~8000万用于底仓配置,计算预计年化收益率将达到30%。
“如果涨幅是1倍,1亿规模的产品打新可贡献的收益率约为7%。所以科创板打新收益率很可能出现前几个月较高之后下降的情况,此情况也与创业板和中小板成立初期的情况类似。”上述私募分析人士也称。
在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看来,对科创板的询价,证监会并无特殊要求,且每个机构可以申报不超过3档的拟申购价格。由于对一致预期报价的偏离都要承担被剔除的风险,所以询价差异影响不大,尤其在科创板发行初期,机构仍会以不超过23倍市盈率“天花板”的方式报价。
“相对成熟的企业,比如满足中小板主板创业板条件的企业,它的估值还是不应该有太大的脱离;我们讲的特殊性估值只存在于特殊阶段的企业,而不是盈利模式成熟、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期的企业,除非是体量特别大的,像一些芯片企业等。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盈利有4000万~5000万以上,PE估值法是一个较好的估值方式。”他说。
第一财经也注意到,根据目前科创板申报资料,申报企业在估值定价时PE是一个重要的估值指标。
例如杭州鸿泉物联网的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9月,北大千方以8800万元价格受让55%股权,对应公司整体估值1.6亿元,以2015年承诺业绩1700万元计算,PE倍数为9.41;2017年6月,北大千方以8118.88万元价格转让公司12.49%股权,对应公司整体估值6.5亿元,以2017年承诺业绩2650万元计算,PE倍数为24.53。
“定价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光看PE肯定也不行,比如亏损的企业没有PE、微利企业没有PE。从现在角度来看,估值体系是多元化的,而不能简单看待。”上述公募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会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在鹏华基金稳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姜山看来,科创板打新也是市场化定价,里面必然牵涉到公司的定价是否合理,哪些公司参与,哪些公司不参与。甚至那些不参与的公司,如果破发后在某一时间是否有价值。从这个角度看,科创板打新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当然新股投资的核心还是对公司中长期价值的判断。(第一财经日报)
外资私募加速入场
在多位外资人士看来,近期北向资金的大幅波动并不影响外资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战略布局,随着A股在多个国际指数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更多追踪相关指数的主动和被动管理型资金将会不断涌入。
路博迈量化投资总监周平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养老金和大学捐赠基金等大部分海外机构资金还没有完全进入A股市场,而A股在很多机构的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也相当小,所以短期市场涨跌对这类资金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现在不少进入A股市场的海外资金来自于对冲基金,这部分交易型资金的换手率比较高,频繁进出。不过,未来会有更多来自大型机构的长线配置型资金流入,它们通常较为稳定。”沪上一位外资私募负责人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A股先后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以及标普道琼斯指数等三大国际指数体系之后,外资对A股的配置需求会大量增加,因此,外资流入A股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瑞银中国证券业务主管房东明认为,2018年境外投资者持有全部A股的占比约6.7%,未来随着A 股在MSCI指数中权重的增加,该比例有望进一步上升。从其他市场的经验来看,A股被“完全纳入”相关指数体系可能还需数年之久,但预计随着时间推移,A股将从“散户市”变为“机构市”。(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