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 不断完善汇率环境

谭雅玲 | 2009-08-03 09:53 851

  近期我国的经济金融数据折射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一是自我问题应对的应急性突出,进而忽略了经济结构和国情特色的压力。二是外部问题的

  近期我国的经济金融数据折射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一是自我问题应对的应急性突出,进而忽略了经济结构和国情特色的压力。二是外部问题的协调性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经济金融结构的压力和矛盾。三是国内外的不确定性突出,尤其是国际趋势的不确定性形成我国短期乐观性,反之长远将愈加不利于我国调整性政策的有效性。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未来

  经济全球化集中金融核心的作为与影响,金融核心则突出汇率较量和汇率制度博弈。为此,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强化制度建设,而非简单、短期的价格关注。货币价格是金融价值的体现,但金融价值需要适合、理性和有效的汇率价格促成和实现金融规划和战略。因此,我们应将国内外金融市场关注焦点转移至对人民币制度的建设,用制度建设的有效、合理和规范实现价格控制的适宜、自我和有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突出自我、自律和自主。

  首先,自我体现在适合和适宜。一个国家的汇率水平需要的是保护自己和强大自己,适合自己是第一位的。因此,美国在面对金融风暴价格“过山车”变化之中,美元可以做到汇率不跌反涨,目的在于维持资金流入、保护自己经济循环正常和信心稳定,最终美国先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呈现经济复苏迹象。在面对金融风暴冲击时,美国明白自我的地位和身份,有效把握价格对自己的作用,进而得到自己需要的价格,控制了价格的风险。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币的国际作用资质缺少制度、战略和效率的支持,我们需要扩大和增加积累,仅用升值推进将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成本,并可能引起其他国家威胁性的敏感,我国人民币应遵循市场规律和自我价值,不是单边升值,而是双边走势、调节价格,防范风险。

  其次,自律突出在控制与调节。市场价格规律预示我国人民币单边升值不可持续,我国自律的重点在于市场规律的认定和选择,而不是简单对应国际舆论。这需要我们用自我控制和调节得到验证与掌控。自律的结果是化解自我的风险压力,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金融作为。而从自律角度反思,我国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不是在释放和化解,相反矛盾和压力在逐渐上升,我们需要考虑和改变我们的对策和策略,主动掌握我们自己需要的价格与价值。面对美国汇率“操纵论”,我们必须看到汇率所反映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润。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有“操纵”,因为这是国家利益和战略的需要,只是依据市场经济经验和经历的差别,汇率“操纵”手法有差异。市场经济充分和有经验的国家是通过市场功能,市场经济不足和有缺失的国家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推进,进而美国所指责的“汇率操纵”本身就是美国自己。

  最后,自主强调认知和规划。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出现的乐观信心多为短期、局部因素,长期结构和制度建设缺少支持。货币国际化的步骤体现在结算、交易、投资和储备多重角度。而我国刚刚开始结算对策的实施,局限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这需要长期和全面考虑,这是认知简单局部的结果,更何况这种短期认知中缺少规划、缺少战略,我们应该认真论证和长远规划。

  人民币的话题一直是国内外的焦点问题和敏感反应,但是对照国际强势和主导货币——美元而言,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与价值完全不等于美元地位、作用或影响,然而我国人民币的压力却大于美国,原因何在?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反思的问题。尤其面对国际独特的“金融危机”,之所以独特是超出规律、超出定义,进而又值得分析和研究我国人民币外部环境谋略和内部认知与效率的不足,并不能简单从价格谈论价值乃至超越阶段的改革或开放,人民币的自我清醒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改革和发展应有阶段目标和总体框架规划,有自我的战略设想。

  国际热钱再次瞄准人民币

  当前一些统计数据显示的热钱动向具有市场风险预警的意义,国际金融市场近期具有值得提防的热钱风险。其中,与人民币价格的连接依然是主线,尽管人民币与股价或房产价格并不同步,但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没有消除,这其中的策略与技术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市场有预言显示,未来几个月内投资者将掀起一波投资于对冲基金行业的热潮。有证据表明,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许多对冲基金获得近10年来最好的季度业绩。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对冲基金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增加了1420亿美元,这反映出整个行业的强劲表现。预计随着投资者开始重新在对冲基金业配置资金,未来几个月内,流入、流出资金相抵后的余额将由负转正。这预示的最佳时机,全球许多大型对冲基金均已开始出现资金净流入。尤其是我国一国两制特色的市场分割,使得香港成为境外资金进入内地的中转站。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2009年3月、4月和5月外汇储备分别增加90.82亿美元、71.26亿美元和117.82亿美元,而1月和2月却分别减少7.09亿美元和减少46.17亿美元。过去的经验表明,香港只是境外资金的中转地,其最终目的地还是我国内地市场。为此,热钱押注的是未来新一波人民币升值预期高潮的来临,这些资金将随时准备通过香港流入内地。与此同时折射的我国股市也面临技术修正的下跌可能,境外资金在近期的资产价格的上涨过程正在酝酿热钱周期技术和策略布局。考虑到新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是中长期趋势,可以预计境外资金的流入将接棒信贷创造,成为流动性的新来源,而内地资产价格有望继续在流动性的推动下进一步上升。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转暖逐渐突出,国内股市的持续反弹,2009年第二季度海外资金也呈现出加速流入中国市场的态势。来自美国基金研究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海外资金对我国股市为净流出4亿美元,第二季度呈现出加速流入的态势,合计净流入规模达36亿美元,刷新2006年一季度32亿美元的单季净流入最高纪录。第二季度的13周中,前12周持续出现净流入,持续时间创纪录。预计包含QFII在内的第二季度约有超过1200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超越了2007年一季度732亿美元的历史高点。除正规渠道通过QFII流入我国股市的海外资金之外,市场估计的来历不明的热钱数据则更高。但是市场规律的价格涨跌,热钱集聚我国资金的获利将依然寄托人民币升值预期,股价与人民币价格之间的交错依然是热钱技术的观察与实施策略。

  尤其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形势的变化,国际热钱的话题再度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人民币的运行态势已经呈现转变,预示未来我国人民币面临可能的调整依然来自外部力量的策划与技术指引,并非是我国主观意愿和企业需求以及市场真实的反映。更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于,我国的汇率制度依然没有形成单一钉住美元的突破和改变,美元贬值的压力继续是我国人民币升值难以避免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指导因素。透过近期我国人民币并未随从美元贬值的升值,以及与外部其他货币走向逆行的态势,或许我们更值得思考人民币未来变数的压力乃至风险,热钱布局的战略和策略是值得揣摩和思考的严重课题。我国人民币或许将面临继续升值的压力。因为目前本身的人民币回调是一种技术上为升值的一种准备和铺垫,而这种准备或铺垫似乎并不是自我的需求,而是外部人为或有策划的运用技术,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分析对应的。作为热钱或技术对应的最好方法是我们必须实施自我控制需求的价格稳定,或汇率下跌,而不是顺从和随从的价格上涨,这样或许我们可以打破热钱周期和技术的运作。因为我国人民币上涨撤离的可能性较大,而下跌将有利于这种撤离的节奏和速度。在我们谈论与关注热钱话题时,首先需要规划我们的防范对策,而不是简单恐慌或紧张在舆论的关注。我们应该用我们自己的需求调节价格,而不是随从甚至借应国际舆论预期的价格。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趋势有利于我国投资乃调整经济的形势,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对策效应的显现。我们此时对人民币汇率的认知需要从国家利益高度统筹考虑,而非简单、短期价格的调节。

  该如何对应国际热钱冲击

  从我国人民币价格到国际市场热钱运作,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身的问题,而不是首先关注热钱的问题。热钱的本质是盈利,盈利的前提在于策略,策略的焦点是非正常因素,即市场或结构问题或缺少带来的机会或利益收获预期。之所以称为热钱,热在过头与极端,即政策对应脱离实际、预期判断超出实力、措施实施错位基础,进而形成套利或对冲条件或机会。热钱对应的问题是其超出投资正常范围的缺失。尤其是这样一种舆论、策略和战术实施的投机组合甚至会掀起或带动正常投资追随,从而导致超出常规和超出预期的投机利润和效果。因此,应对热钱的首要因素是自己的环境和条件有无缺少、给予机会是最为重要的应对热钱策略核心。

  试想这一轮我国经济金融对策的效果和影响,正面积极作用是提升了信心、稳定了经济和保护了金融市场,然而背后也有潜在风险。目前热钱的再度热烈关注,与我国宏观调控的缺失具有联系性,长期思考的警惕性十分重要。

  一是政策不协调。这与我国自身的市场分布和金融认知简单有关联,我们将金融高端、专业和长期特色至于短期、低端和通俗概念之下运用和调节,进而市场情绪、气氛和环境起落幅度扩大和落差明显,不利于市场经济经验不足国家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而对比主要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和应急方案时利率和汇率搭配使用,尤其是主导货币国家是以汇率调节支持和实现政策效果和经济扶持,进而其金融危机概念推广超出规律和经验,经济复苏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元升值稳定了投资信心,资本流入成为金融危机缓解的重要基础;美元贬值调节经济结构压力,保持经济竞争力、保护企业利润收入。而美元无论升值或贬值完全取决于自身需求,进而导致全球无奈接受和随从调整。虽然美国不断抨击或指责的是汇率操纵和干预,但实际上美国汇率干预乃至汇率操纵则是全球的典范。汇率操纵或干预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政府手段和国家利益需求,全球经济连接愈加紧密之中,各国汇率必须保护与实现自我国家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别国利益。一方面是各国经济实力尚未达到自我与别国双面利益需求的时代,保护自我的需求是现阶段首选,即使美国高端经济和全球化经济时期也依然以自我利益为主,而不是放弃自我利益。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货币竞争激烈而尖锐,各国货币汇率代表的价格具有市场竞争和份额比例的较量,国家利益需要汇率保障作用和保护手段。我国面对国际新趋势和新角度的缺失明显,人民币汇率反映自我需求不足,随从或盲从国际舆论突出,汇率手段的有效利用,以及与利率搭配性协同具有欠缺,并且有所影响政策效应和汇率作用的调节和保护作用。热钱看到我国的弱点和缺失一直在人民币汇率上大做文章,这是值得我们警惕与认真对待的。

  二是结构无改变。伴随美国金融风暴的演变、恶化和乐观变数,我国也面临经济转折、金融变化的非常时期,我们对策的超规模和超规律也达到前所未有。但是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始终徘徊在结构差异之中,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三驾马车均衡性难以解决,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结构、宏观基础扭曲难以改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条产业链出现偏差性和扭曲性发展趋势。因此,人民币汇率争论的升值与贬值在于对产业结构偏重于偏颇的论证,干扰与影响了我们对人民币汇率的自我判断和控制。

  三是战略少规划。面对国际金融风暴,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乐观预期上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短期效应突出,人民币被接纳的原因停留在价格水平高涨之中。在当前国际比较性差异中,我国人民币被推高的舆论局限在短期、局限在优势、局限在单边,进而全球以人民币价格代替制度效应、以人民币短期优势忽略长期压力、以人民币单边波动掩藏长期风险。尤其是在近期美元贬值态势中,我国人民币走势与美元走势顺势、与国际其他货币逆势,其中决定因素是我国自身还是外部主因,这需要我们理智、理性评估。而从中折射的思考在于我们将货币国际化进程过于简单、过于乐观、过于高估。一方面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我国对应的人民币国际结算只是货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和一小步,未来面临的交易、投资和储备货币进程的推进十分繁重和漫长,而我们的乐观情绪和预期势必阻碍我国货币国际化的有效和扎实。另一方面货币国际化是全面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价格可以解决的全部问题,更何况我国人民币汇率从汇率改革开始至今只在经历顺畅、有力自我阶段的发展环境,即使2008年第四季度前后的经济波折也小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并在我们控制力有效之中。如果未来我们经济或汇率面对不利甚至逆境的“失控”状态,我国人民币被国际市场接受的程度或信誉将会有180度反转,无数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结果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因此,我们需要长远、全面规划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路径,而不是短期面对价格的盲目乐观和盲从推进。

  热钱一方面在关注人民币经济的积极效应,借助高涨的经济调整信心带动价格上涨规划技术和策略获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在筹划经济政策措施不足或漏洞导致的可能问题和矛盾,借助市场空间寻求获利空间。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问题,我们必须运用自我需求的战略和策略打破热钱预期和热钱规划,实现自我需求价格和技术的维护和保护。

  首先,需要推进升值预期的改变。目前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继续扩大,尽管升值幅度受到抑制,但升值期望依然成为投机热钱技术的关注焦点。因此,我国政策决策与监管机构必须引导市场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并需要认真论证我国人民币水平的合理、均衡和有效,不能盲从于货币价格与价值的短期认知。尤其是需要总结和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货币价格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包括积极因素,更需要关注不利因素,推进我国人民币汇率合理价格和科学价格的论证与认知,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润,保持对我国竞争力的支持作用。我们需要关注和借鉴美国美元货币政策的灵活选择和自主需求,实现我国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真实、有效和均衡,实现价格走势常态,而非偏激的单边偏颇。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将有利于控制热钱的投机性,有利于我国金融文化的有效性,以及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性和企业稳定性。

  其次,需要推进升值技术的修正。任何一种市场价格指标都具有经济基础和结构周期作用的规律性和经验性,同时也具有排除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突发因素等多重影响的技术性,完全以市场技术因素为主的调节性,进而价格的上涨与下跌来自多种因素,技术规律本身的调节则难以震撼和改变。而我国人民币汇率自汇率改革以来的单边走势完全扭曲了价格规律和周期因素,潜藏巨大风险。尤其是从诸多金融危机教训看汇率,货币升值具有金融危机根源与威胁的根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不会逃脱日元升值的规律与困境,人民币汇率水平面临紧迫性和严峻性的技术修正,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风险,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稳定推进。

  最后,需要推进升值环境的改观。汇率基础的经济因素在当今虽然有所改变,但汇率生成的环境因素则产生对汇率投机因素的辅助作用,进而我们需要改善汇率环境的基础,制造良性循环的汇率环境。观察当前在美元汇率突出作用之下的新金融危机模式,美元汇率逆向经济十分突出,即美国经济上升、美元汇率下跌;美国经济下降、美元汇率上升;相反其他货币汇率走向则完全反向美元趋势,即经济上行、汇率上升;经济下行、汇率下跌。全球经济表现常态是经济支持汇率,美国经济表现常态是汇率支持经济,这种差异来自美国货币地位的特殊性,来自美国金融高端、专业和新型,同时也来自美元货币政策的前瞻与防范。简言之,着眼于未来的对应,而不是眼前的对策。我国必须观察与揣摩外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变化,总结自我控制和协调价格的基点,改善和提升对于外汇市场价格认知、制度规范以及效率支持的全面性。

  在我国对应的热钱环境之中,国际因素是值得连接性考量的,比较性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需要关注热钱策略灵活或快速的变化性。笔者很早就对国际金融问题提出见解,即美国受了轻伤、欧洲受了重伤、中国受了内伤。因为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即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独特金融危机形势,但是至今美国经济竞争力、金融创新力、财富持有量、市场占有率以及金融统治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改变和实质挑战,美国经济已经先于发达国家进入复苏,经济增长潜力开始支持货币调节,美元贬值的重要依据是美国经济稳定的效应,更充分显示美元策略的新思路和灵活性。相反欧元区却比美国面临更严峻的局面,欧元区经济衰退严重于美国,各项指标错落大于美国,最为重要的是欧元区合作的趋同指标超标,尤为严重的是财政赤字超标严重阻碍货币政策协调和经济政策协同,欧元区分歧性见解和分裂性对策势必将导致欧元合作基础的松垮,欧元前景面临风险挑战。我国虽然不能简单与欧美国家相提并论,但是我国发展阶段和基础因素严重超出经济规律和基础,匆忙随从的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内需根基不稳固、内需基础错位、内需结构扭曲,面对外需压力的经济基础动摇了经济信心。发达国家是在内需稳固的基础上出现高端经济金融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创新中的新问题,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老问题,经济产业分布和结构分布所导致的传统经济基础问题。面对国际金融风暴以及我国经济金融问题,我们不仅需要采取有效对策,稳定自我,我们更需要更新观念、充实战略保护和提高自己。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一来可以保护内部基础,二来可以打乱外来对策,这也是应对热钱的好方法,更是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根基。


  我们应将国内外金融市场关注焦点转移至人民币制度的建设上,用制度建设的有效、合理和规范实现价格控制的适宜、自我和有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突出自我、自律和自主。

  人民币或许面临继续升值的压力。目前人民币回调是一种技术上为升值的准备和铺垫,而这种准备或铺垫似乎并不是自我的需求,而是外部人为或有策划的行为,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分析对应的。最好的方法是我们必须实施自我控制需求的价格稳定,或汇率下跌,而不是顺从和随从的价格上涨,这样或许我们可以打破热钱周期和技术的运作。

  面对国际金融风暴以及我国经济金融问题,我们不仅需要采取有效对策,稳定自我,更需要更新观念、充实战略保护和提高自己。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一来可以保护内部基础,二来可以打乱外来对策,这也是应对热钱的好方法,更是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根基。

0
标签: 问题 应急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