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凸显,离岸贸易结算难题获解
无法完成离岸业务资金结算的原因是,由于海关监管制度限制,该公司只能从事进出口贸易,无法开展货物不报关入境的离岸贸易。但如果货物不经过国内口岸,海关因看不到货物,就不能提供相关进出境单据,也就无法以传统方式证明货权。银行方面因为担心存在不合规风险,企业也就无法收付汇。这使得每年高达30亿元左右离岸业务营业额无法落地上海。
曾经,外国公司如果想从开办在中国的公司购买第三国产品,在货物不经过中国的前提下,是无法操作的。因为根据此前政策无法完成货物不报关入境的离岸贸易资金结算。
如今,这一“卡脖子”问题已在上海自贸区内通过制度创新得到解决。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于2018年底落地首单“一带一路”项下离岸贸易业务,突破了困扰上海自贸区多年的跨境结算难题。
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被称为“上海自贸区3.0版”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了98项重点改革任务。2年来,上海自贸区深化推进“三区一堡”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98项重点改革任务中的96项已全部完成,在38个开放领域实现全国首创项目落地。
沃尔沃建筑设备是一家总部在瑞典的全球第三大建筑设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于2003年就入驻了上海浦东新区金桥。2013年,公司又在金桥成立了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总部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等业务。
不过,最近该公司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遇到了一个难题。随着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布局逐渐扩大,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对挖掘机等设备的跨境贸易需求日益增加,从国内购买机械成了新问题。
“我们公司工厂遍布全球,有可能客户需要的那款设备就要从韩国工厂发货,这时如果要运到非洲,完全没有必要经过中国,做离岸贸易就可以了。但以前是做不了这个业务的。因为资金结算就没法在上海完成,这让公司损失了不少业务。”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詹旭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
无法完成离岸业务资金结算的原因是,由于海关监管制度限制,该公司只能从事进出口贸易,无法开展货物不报关入境的离岸贸易。但如果货物不经过国内口岸,海关因看不到货物,就不能提供相关进出境单据,也就无法以传统方式证明货权。银行方面因为担心存在不合规风险,企业也就无法收付汇。这使得每年高达30亿元左右离岸业务营业额无法落地上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得知公司的业务痛点后,上海自贸区金桥管委会通过多次走访沃尔沃中国总部,并与上海市海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监管部门沟通。
经过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在企业、银行和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互信和核查机制,确保离岸贸易的真实性,以及资金使用和来源的合法性。
于是,金桥管委会开发了“金桥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积累、分析和对比企业经营中的“资金流、货物流、单证流、信息流”等数据,生成海关、人行、外管等部门所需要的节点数据,并推动数据发送和交互,最终目的旨在消除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该公司还被纳入了上海市商务委的“推荐货物转手买卖贸易企业”白名单中,上海市商务委会定期向人行提供该“白名单”,这样,政府就可以为诚信的企业进行背书。
2018年7月,沃尔沃中国总部形成初步试点方案并向主管机关报备,正式开展首个离岸贸易跨境结算试点项目——中水8局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向沃尔沃中国总部订购2台沃尔沃建筑设备韩国工厂生产的工程设备,每台标价20.8万美元,设备从韩国工厂直接发运到尼日利亚拉各斯港,运输均在海外发生,资金结算则均通过沃尔沃中国总部在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开设的专用账户进行。
10月初,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为沃尔沃中国总部办理了一笔跨境履约保函业务,协助企业按期完成试点项目的前期付款条件。之后,该行逐步协助企业落地收款结算业务,并为企业提供从跨境结算、结售汇到财富管理、融资支持等一揽子的金融服务。至11月初,这单跨境结算业务的首付款收付汇流程就全部完成。
这单跨境结算业务是全国首例。“我们是去年上半年向自贸区管委会提出的诉求,没想到年底前,首单项目就落地了,大大超出了预期。”詹旭说。
目前,公司正凭借上海自贸区创新的这项制度优势,正源源不断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离岸贸易业务。如果2019年能实现全部海外结算业务落户上海,该公司跨境营业额可达20亿至30亿元,其中,“一带一路”离岸贸易额预计达6亿元。上海自贸区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