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ABS渐暖高门槛成考验
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冰冻期”后,消费金融ABS市场正显露回暖迹象。
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冰冻期”后,消费金融ABS市场正显露回暖迹象。
近日,记者了解到,蚂蚁金服拟新发行160亿元ABS融资,其中花呗拟新发80亿元,借呗拟新发80亿元。与此同时,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ABS计划也在推进中。
受监管风向影响,互金企业消费贷款ABS产品的发行曾一度陷入低谷。“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某证券公司部门负责人史云(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作为被普遍看好的低成本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被视为未来推动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一大助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会逐步常态化。
不过,史云称,在严监管环境下,高门槛对很多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是一大挑战。
复苏迹象
10月22日,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中金花呗2018年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中金借呗2018年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状态更新为已受理,两个ABS发行计划的拟发行金额均为80亿元。此次花呗的发行人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蚂蚁小微”);借呗的发行人是“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蚂蚁小贷”)。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9日,上交所刚刚受理了拟发行金额为80亿元的德邦花呗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不过,与2017年相比,蚂蚁花呗和借呗今年合计的ABS发行量仅占到去年的四成左右。Wind数据显示,2017年,蚂蚁花呗的运营主体蚂蚁小微共发行了55个ABS项目,发行总额共计1434亿元。蚂蚁借呗的运营主体蚂蚁小贷共发行了45个共1224.1亿元的ABS。
整体来看,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场共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59只。其中,企业ABS产品54只,信贷ABS产品5只。合计发行规模为1342亿元。以此计算,这一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45%。
“目前,从发行主体来看,消费金融类的ABS产品有90%左右都是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和借呗发行的。而阿里系旗下消费金融ABS产品发行量的大幅下滑说明整个行业的低迷。”史云指出,“除了产品发行量的下滑之外,发行产品的主体也大大减少。监管层对于整顿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措施给消费金融ABS市场带来颇大的冲击。”
2017年11月下旬开始,《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接连出台。按照文件规定,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四无”属性的现金贷将难以再作为底层资产。此外,根据政策要求,网络小贷放贷杠杆率要表内、表外合并计算,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
门槛提高
消费金融ABS在今年7月迎来转折点,逐渐有了回暖的迹象。
不仅有苏宁金融首个消金ABS产品于7月13日获得通过,还有首单消金ABN“债券通”项目——“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债券通)”在8月发行。
此外,蚂蚁金服的ABS产品发行也在7月迎来一波爆发期。公开信息显示,在7月19日到7月27日的短短9天之内,以蚂蚁借呗为基础资产、蚂蚁小贷为发起人的ABS产品共发行三笔,累计发行总额达55亿元。
“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必然触发整个行业的大量融资需求。因此,在满足监管提出的新要求之后,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再度快速增长及发展是必然的。”史云表示。
根据艾瑞咨询预计,消费市场在未来4年将持续扩张,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72万亿元,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2万亿元。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机构都在纷纷挤入消费金融这一蓝海。
“根据监管要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想要发行ABS,需满足最低3年经营期限。目前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一大批是2014年下半年之后获得牌照的,因此之前不具有发行ABS的资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公司基本都具有了资质。”史云进而指出,“从融资成本的角度考虑,资产证券化基本上是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融资而消耗成本最低的方式。”
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ABS产品的票面利率基本都在6%以上,但是进入下半年之后,利率逐步出现下滑,有些优先级产品的利率甚至不到4%。
不过,史云同时指出:“在严监管环境下,监管对于发行ABS产品的门槛要求明显提高。尤其是,未来消费金融ABS产品对底层资产的要求会很高,因此出现爆发式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大。
(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
《 国际金融报 》( 2018年10月29日 第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