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获西班牙22亿美元订单

2009-07-21 09:46 332

7月20日,振华重工在上海举行了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22亿美元海工产品销售合同仪式。该公司表示,这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最大一宗海工出口产品销售合同,包括10台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7台陆上钻机和2艘浮吊,也标志着振华重工向世界海工市场进军迈出了第一步。

  冲破两大巨头垄断

  15日,振华重工公告称,因正在与客户洽谈重大合同事宜,公司股票即日起停牌。昨天公司订单合同的签订,让此次重大合同浮出水面。这也是这家全球港口机械制造龙头公司在新利润增长点培育上的关键一环。此前,国内主要海工装备制造基本被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两家企业垄断。但我国企业在全球海工市场份额仍然非常小,仅占约5%左右,与日韩重工企业有较大差距。

  振华重工代表表示,我国有16000公里海岸线,在所辖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和锰结核等,开发这些资源需要大量先进的海工装备,因此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已经不约而同地盯上了这块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通证券分析师叶志刚认为,全球普通的油气开采已接近饱和,深水和超深水占海洋面积约80%,2012年以后深海油气是唯一能实现正增长的油气资源来源。深水油气是未来石油生产增长潜力所在,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内的国内能源巨头均已加大对海洋石油开采的投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透露,中海油正在筹建三个“海上大庆”,即建设渤海5000万吨原油生产基地、南海深水区建设400亿-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在沿海建设5000万吨(65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

  目前国内高调宣布进军海工领域的企业,已包含中国船舶、中船重工、四川宏华、熔盛重工等业内著名船舶制造或机械制造企业。海工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关注的热点,每年有近3000亿美元投资涌入。两月前上海振华港机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为进军海工市场做准备。

  连创三项国内纪录

  开采海上油气田需各种平台,据介绍,此次合同中的十台平台皆为不同水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上海市有强大的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但因种种原因至今尚没有生产过一台海工平台,因此,振华重工人士表示,该订单不仅是迄今为止国内装备制造业最大的出口合同,还填补了上海没生产过平台的空白,同时也创造了一次订购十台大型平台的订单纪录。

  振华重工目前是世界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港口机械供应商,主产品集装箱机械已进入73个国家和地区,占本行业全球市场78%以上的份额。在金融海啸冲击下,振华重工开始加速开拓海工市场,包括浮吊、铺管船、挖泥船、采油气各种平台等。

  海工装备 警惕过热走向过剩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日前公布报告,1-5月,受全球新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我国新船成交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撤单现象时有发生,船舶工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

  中船工业协会警告称,1-5月全球新船成交仅约1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近98%。国内船厂新船成交单量则连续8个月低于造船完工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国内5万吨级以上造船基础设施的陆续投产,国内造船能力已达6000多万载重吨。分析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和新船需求不足的矛盾在2011年以后将更加突出,届时将会出现近三分之一的造船产能过剩。

  在此背景下,海工装备市场成为造船业最重要的产能消化渠道。

  振华重工日前签订22亿美元的海工装备订单,揭示了海工产品巨大的空间。这一市场不仅存量巨大,且增量也巨大。据统计,2002-2007年,世界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总量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在国内,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公司近年投入海上石油产能的资金每年已达1000亿元。

  海工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国内最大的两家国有船舶制造集团——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均在各自位一南一北两大基地内开工“海工装备基地”,港口机械龙头振华港机则以“更名”和投入150亿元海工装备资金彰显高调转型的决心,民营船企熔盛重工、金海湾等也纷纷进军,甚至江浙地区一些规模更小的“作坊企业”也拟以联合生产的方式进军海工市场。

  海工产品会成为低迷船市的救世主,还是重蹈船市“过热—过剩”的怪圈覆辙?

  目前,中央和各地政府对船企的“海工”转型之旅均表态支持,船舶振兴规划中,将“发展海工装备”与“保交船”并列为两大亮点。而在造船重地的上海,海工装备制造已经成为上海经济转型的九大重点新兴行业之一,政府为此正在设立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

  但专家指出,政府的海工装备政策,是希望造船业以多元化业务抵御风险。而是否各个船企都要转向海洋工程“要利润”,却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与起点来决定,切忌盲目上马。造船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集中度低下的状况,必须为各方警惕。

  我国海工装备的现实是:重点装备基本多由国外开发设计,产品建造仅属于起步阶段。如果技术门槛不能逾越,国内企业将被牢牢锁在海工产业链的低端。

  市场新进入者还必须评估海上能源项目是否会保持此前的高增长。受金融危机和全球能源价格起伏影响,目前世界多家石油公司都在考虑重新评估现有海上石油开发项目,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的投资计划虽然不会受太大影响。但由于融资能力、运营成本等原因,一些中小型石油公司可能被迫放弃一些开发项目,特别是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的项目。

  面对着海工装备所要求的“流动资金充沛、工序复杂、建造进度不易控制”等一道道高门槛。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已经提醒:海工装备不同于船舶批量生产。对于进入者而言,门槛相对高很多。企业不该盲目进入,以免再步船舶工业的后尘。海工装备领域需要更多的规划和理性。

0
标签: 振华 重工 西班牙 22亿 订单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西班牙政府据悉考虑重启120亿欧元芯片补贴计划

2024-02-22 13:19
151457

东疆与西班牙蒙多利、博岳供应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10-11 15:18
34266

数十艘液化天然气船无法在西班牙海岸卸货

2022-10-22 21:13
20724

西班牙拟推出“数字游民签证”

2022-10-04 21:27
26427

亚马逊因分包行为而被西班牙劳动监察局处以罚款

2022-08-20 21:11
19517

西班牙美妆巨头 Puig 2021年销售额大涨近 70%

2022-04-08 15:34
3464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