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变了
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开放是指对西方的开放,其中的核心是引进西方的资本和技术,开放中国市场。代表性的行动就是“招商引资”,“两头在外的引资和经济开发区”,“市场换技术”这样的开放政策。这次开放的逻辑是融入西方的经济体系,与西方经济形成垂直分工,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鬼谷道场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起点财经立场)
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开放是指对西方的开放,其中的核心是引进西方的资本和技术,开放中国市场。代表性的行动就是“招商引资”,“两头在外的引资和经济开发区”,“市场换技术”这样的开放政策。这次开放的逻辑是融入西方的经济体系,与西方经济形成垂直分工,西方占据高端制造业,中国占据低端的劳动密集产业;西方占据技术高地,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开放市场,从而形成以西方技术,中国低端制造,世界市场(包括中国市场)的经济循环。
但是从21世纪之后,中国开始向产业的高端攀升,这时候,中国在早期奠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基础开始发挥作用,即便是西方的封锁,中国仍然在航天、航空、电子领域快速爬升,这是由于我们在前30年已经奠定的技术基础。由此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开始发生变化,中国跟西方的经济关系也从互补逐步转变为竞争,这种趋势的发展就是中国与美国的矛盾发展到结构性矛盾。这种趋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的必然,中国不可能永远蜷缩在劳动密集的低端制造业,无论是从资本的逻辑出发还是从国家发展的逻辑,中国都必然走向高技术的产业,而这种发展是由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支持的,也是西方约束不住地。
那么中国新的对外开放的逻辑是什么?是依托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体系对外输出资本和技术,建立一个以中国制造业和市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民币是重要的即便不是主要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是美元的制衡货币。这个经济体系中依靠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与中国的经济融合。中国从技术和资本的输入国转变为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国,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这再开放的逻辑与1978年的开放的逻辑完全相反,对于西方的市场,这是存量市场,这个市场中国仍然要努力争取,但是这些市场的增量有限,而且对中国的高技术是关闭的或者半关闭的,因为人家也必须要保护自己的高端产业。但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这是一个增量的市场,能给中国的工业体系和技术带来巨大的利益。现在这个市场还远未开发,特别是西方依靠技术垄断对发展中国家盘剥,中国的崛起给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资本增量和技术选择,给发展中国家更高性价比的技术和可行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的技术和资本获得更大的市场。比如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依靠开发区发展工业,这些开发区是中国资本帮助开设的,引入的资本最初是中国的资本,然后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投资,能源是中国提供的发电厂提供的电力,然后制造出来的鞋子和服装通过中国建造的铁路运输到吉布提,吉布提有中国帮助建设的港口和开发区,这些商品可以通过港口运输到世界各地,也可以暂时储存在免税区的仓库里。中国在非洲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得中国的铁路和能源技术成为非洲普遍的标准,比如电力家用电压就是220伏,铁路使用的是中国的标准轨和信号信息系统。一旦这些在建的铁路形成中国标准,未来的泛非铁路必然采用中国技术,否则就无法互联互通。
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要建立围绕着中国市场、技术和工业体系的20亿人口以上的大市场体系,这个体系将与美国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发生竞争,这是一个跟美国体系存在交集的另一个体系,这一点跟前苏联的经互会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
欧洲在两大体系的竞争中是最难堪的,原先欧洲是有可能成为一个体系的中心的,但是现在看来,欧洲越来越丧失这种地位的可能,而且欧洲很有可能被中美两个体系撕裂,这是欧洲最担心的,也是为什么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人如此担心中国分裂欧洲的原因。因为欧洲本身整合与分裂的形势并不明朗,法国和德国都有小九九,想借助欧洲市场推动自己的制造业发展,但是又都没有能力在财政上抗起欧洲前进。欧洲的经济增长介乎0到1%之间,没有增长就没有政治整合和经济整合的权威,不能整合加深欧洲的合作就会给分裂的力量提供机会,英国就是一个例证。在欧洲不能给成员国带来期待的投资和增长,那么成员国必然要寻找欧洲之外的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这就是中东欧国家格外看重中国合作的原因,这种合作又打破了德国和法国把这些中东欧国家变成自己的经济“殖民地”的企图,客观上“分裂”了欧洲。这是这个世界发展的逻辑使然。现在由于美国发动贸易战,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转向被迫加速了,任何投资者要明确国家发展的逻辑的方向才不会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面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