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金融中的探索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从数字加密货币到智能合约、从公有链到联盟链,区块链技术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从数字加密货币到智能合约、从公有链到联盟链,区块链技术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
文| 京东金融风险管理部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研发 王虎
来源| 《贸易金融》杂志8月刊
要说当下最热门的技术,莫过于连接世界的区块链了。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从比特币到以太坊、从数字加密货币到智能合约、从公有链到联盟链,区块链技术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事实上,区块链已然超出了技术的范畴,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为传统国际经济秩序和产业互联互信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2018年3月和 4 月,京东和京东金融研究院分别发布《京东区块链实践技术白皮书(2018)》和《区块链金融应用白皮书》,将区块链提升到集团战略的高度,逐步部署到供应链、金融等核心业务。本文将结合京东的应用探索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行业的潜在商业价值进行深入解析。
2008年,比特币协议及其相关软件Bitcoin-Qt的创造者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详细描述了如何创建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体系。这种体系不需要创建在交易双方相互信任或者第三方权力机构认证的基础之上,首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交易主体间的可信机制,进而催生了万亿级规模的加密数字货币市场。在该电子交易体系的基础上,有人将比特币类比到黄金的挖掘过程,即:
(1)通过去中心的共识设定比特币发行的总量有限(2100万枚);
(2)每枚比特币由被称为“矿工”的计算机竞争挖矿获得,需要消耗算力和能源;
(3)初期挖矿容易,随着认可者和矿工越来越多、新发行量逐年降低,挖矿越来越难;
(4)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比特币的价格和矿工的收入,进而决定矿工的投入和比特币网络基础设施的规模。
目前,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已达8000美金左右,所有矿工的集合算力达到4 exahash/s,已经超过了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然而,基于挖矿算力的分配模式受到了多方批评。
首先,能源消耗方面,巨大的算力产生了巨大的能耗,增加了全球二氧化碳排量,甚至已经达到干扰社会电力供给的程度。
其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0.69%的比特币账户持有比特币数量占比特币总数的87.2%,这些账户可以视为比特币社区的“权利中心”,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能够在不受任何监管的情况下操控比特币价格。
随着比特币的快速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入到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和经济规律,有识之士希望据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经济规律来看,区块链分配共识和市场博弈是促进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个区块链项目都希望构建拥有共识规范的社区,分配共识是指所有成员都遵从社区规范并依据提前约定好的规则获取权利,市场博弈是指社区的可信度、应用范围和前景越好,则持有者越多、投入越多、抛售者越少,相应权利单位的价值越大,反则价值越低。与传统股票、期货等市场相比,区块链强调任何外来的干预都不能修改社区的规范,只有社区成员可以使用其手中的权利投票决定社区的未来。
当社区成员针对共识规范出现观点冲突(例如完善或者修改)时,一种方式是少数服从多数,另一种方式是分家成为两个社区。不过分家并非好的选择,因为分家意味着单个社区规范的影响力降低,权利被认可的范围变窄了,这将导致整体可信度的降低和权利单位的贬值。也就是说,打破共识对区块链进行分裂(硬分叉)将降低所有成员的权利,这使得每位社区成员在处理冲突时权衡利弊,维护共识规范的统一。
基于上述经济规律,区块链能够为社区成员带来共识规范和权利,成员投入越多则权利越大,权利越大则对共识规范的话语权越大。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励社区成员通过投入资金或者贡献内容以提高社区的价值,因此能够用于组织广大群众力量通过众包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在金融领域,最核心的任务是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是以信息和情报为基础的。当前,情报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央行征信、政府监督信息公开、互联网征信等标准化的信息;
(2)贷款方依据金融机构要求提交的资料;
(3)互联网舆论。这三种方式都存在时效性的问题,金融机构常常是在企业倒闭或者法人跑路等事件之后才得到相关情报,导致损失。
利用区块链的共识规范和激励,“众包风控”可以引入群众的监督和新的情报来源,降低金融风险,从而为风险控制带来新途径。
从技术方面看,区块链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块链式数据结构被用于验证与存储数据,分布式节点之间的共识算法被用于生成和更新数据,密码学机制被用于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被用于操作数据。简单来讲,在区块链系统中,每过一段时间,各参与主体产生的交易数据会被打包成一个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各参与主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从而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一致决策,确保各主体身份和主体间交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公开透明。
基于上述技术特点,区块链能够用于解决若干金融领域存在已久的问题。金融的核心是信用的建立和传递,由于信用评估代价高昂、中介机构结算效率低下、监管方式有限等原因,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难以有效解决行业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痛点。
例如在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 “ABS”)行业,在我国监管部门推出备案制后,ABS发行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ABS行业的发展规模和体量还有较大发展空间。2017 年我国ABS市场存量为1.8 万亿,占信用债比例为9.82%,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31%,因此ABS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今年6月,“京东金融-华泰资管19号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成功设立并将于深交所挂牌转让。该项目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为基础资产,由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计划管理人,兴业银行担任托管机构,京东金融担任资产服务机构。在该场景中,区块链技术改善了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出售结算效率,增强证券交易的透明度,降低增信环节的转移成本,同时有利于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监管。
从区块链在消费ABS 领域的应用实践来看,以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为切入点,解决了资产证券化服务商模式的数据痛点,从而使资金方能穿透地了解底部资产,中介机构也能够实时掌握资产违约风险。对于监管方而言,更能有效把控金融杠杆、提前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一创新尝试将为整个金融交易市场提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证资产数据真实透明的宝贵经验,也为未来进一步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
又例如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痛点在于企业偿付能力难以评估,交易本身真实性难以验证,信息相互割裂、无法共享,履约风险无法有效控制等。区块链技术通过共识算法解决信任问题,通过智能合约防范履约风险,从而使信任可沿供应链条有效传导,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履约效率。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债转平台” 能够盘活应收账款,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痛点。今年京东金融供应链金融参与发起的医疗区块链金融联盟旨在构建基于区块链联盟链的医疗供应链金融商业生态,希望借助区块链重塑供应链金融征信体系。
综上所述,区块链的本质在于利用共识机制以实现分布式节点之间数据的同步存储和验证,通过技术手段增加网络节点之间的一致性、提高作恶成本。这种方式提升了网络玩家之间的信任,从而为联盟协作和去中心的社区活动提供新的生产关系,我们认为,区块链最终必将改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