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整治“拒收现金”满月 市场整改初见成效

2018-08-22 16:028003

移动支付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过随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普及,有的商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拒收人民币,渲染“无现金”。这既损害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央行整治“拒收现金”满月 市场整改初见成效

移动支付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过随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普及,有的商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拒收人民币,渲染“无现金”。这既损害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规定除依法应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公告等方式拒收现金。一个月来,市场整改情况如何?拒收现金还有发生吗?本报进行了采访。 

整改有进展,现金支付畅通了 

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一度是拒收现金的“重灾区”。近日,笔者走访了相关类型的商户。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零售体验中心此前只能通过线上APP结算,不过自央行公告发出后,其对支付方式进行了调整。笔者来到盒马鲜生北京十里堡店,收银员称:“现在已经专门开设了现金支付通道,不方便手机支付的顾客可支付现金。” 

而曾被消费者抱怨不收现金的北京太阳宫附近停车场以及部分区域的某品牌便利店等,在笔者走访时,均已增设现金支付窗口或取下不收现金的招牌。 

在故宫等景区,移动支付则与现金支付融合得非常巧妙。 

自2017年10月10日起,故宫实行全网售票,现场售票窗口关闭。不过,工作人员介绍:“售票处取消后我们在门口设置了多个服务台,如有不会操作或者手机没电的游客,可以前往服务台支付现金要求前台人员代付门票。” 

正如北京市民曾先生所说,“移动支付只是给我们多了一些支付方式选择,而不是作为替换项把现金支付方式取消。公告的出台就是兼顾到所有消费者,保障大家的权益。” 

实际上,这也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体现。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币现金是法定货币,体现国家信用,是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公众对现金支付方式高度信任,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 

拒收现金让消费者不方便 

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拒收现金的现象不少。 

例如,广西南宁市某停车场公然张贴不收现金的通知;北京西红门某餐厅也曾拒收现金,坚持要求顾客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甘肃敦煌某景点也以规范景区商户经营为由,禁止商家收取现金,并鼓励对收取现金的商家进行“举报”。 

为何会产生拒收现金的现象?有的商家称找不开现金、太忙了顾不过来图方便,有的则是为了“方便”所谓的内部管理。不过,这些最终都损害到消费者权益。 

一方面,这对部分消费者群体构成歧视。正如央行有关负责人所说,“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消费者支付需求多种多样,现金支付习惯和偏好仍然广泛存在。”笔者发现,这在老年人群当中体现尤为明显。

张大爷从老家到北京来帮儿子带孙女,他对于眼下不少便利店不愿意收现金很不适应。“微信、支付宝我都不太会用。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即使学会了,也不敢放心用,还是现金用得踏实。何况,就是家门口的小卖店买点水果蔬菜,每次十几块钱,带点钱不比带手机方便吗?” 

另一方面,非现金支付也有自己的风险。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军指出,电子支付对实施条件有要求,在没有携带支付设备、支付设备不能使用、不能传输支付信息等情况下,必须依靠现金支付。此外,目前许多移动支付在发生操作失误等情况时,资金很难溯回。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拒收现金行为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更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 

多元支付和谐发展 

“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商家都不应该拒收。消费者各有各的情况,商家不能光图自己方便。”张大爷说。若遭遇拒收现金行为怎么办?央行表示,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央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禁止拒收现金并不等于只收现金或拒绝其他支付方式。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反洗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进行支付的,应当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随着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对于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以网络化、无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也不具备现金收取条件,且参与各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上达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规范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类支付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对支付行为、业态发展、技术创新并不会产生带有偏向性的影响。”该负责人强调。 

根据市场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约40.4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6.99%。目前中国已经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也各自满足着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 

“不同的支付方式应该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我们也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一个多元的社会,也应该让多元支付和谐发展。”来自北京的消费者王女士表示。


2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九江银行公布2021年年报: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22-04-07 14:46
27927

“还呗”上线周年成绩看起来还不错,分众传媒消费金融布局初见成效

2017-08-24 14:04
3203

人民币入SDR国际化初见成效 离岸人民币市场蓬勃发展

2016-11-07 14:08
19552

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初见成效

2014-08-11 16:36
889

银保转型初见成效 外资寿险加速成长

2013-08-09 16:47
90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