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增多 健全征信体系迫在眉睫

陈植 |2018-07-31 15:307872

“别以为P2P危局已过,行业运营风险才刚刚来临。”一家P2P平台运营总监感慨说。尽管近日P2P行业集中赎回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P2P平台接连爆雷,让

“别以为P2P危局已过,行业运营风险才刚刚来临。”一家P2P平台运营总监感慨说。尽管近日P2P行业集中赎回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P2P平台接连爆雷,让部分借款人看到新的“投机获利机会”——他们宁愿逾期不还款,等待P2P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从而逃脱坏账义务,这也被行业称为“恶意逃废债”。 

“目前,几乎所有P2P平台都遇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冲击,听说个别平台逃废债涉及金额,达到平台待收额度的15%左右。”这位运营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现在我们最担心的,是一旦恶意逃废债借款人持续增加,平台又将无力兑付投资者本息,进而引发新一轮的问题。”多位P2P业内人士坦言。 

近日多个地方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出台相关措施要求依法严查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P2P平台投资者合法权益。 

逃废债增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从6月中旬P2P平台接连爆雷倒闭起,选择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开始与日俱增。 

“很多小微企业借款人都以去杠杆或行业不景气导致企业现金流周转不灵为由拒绝还贷,但我们的爬虫技术却捕捉到他们经常浏览一些购物或旅游网站,表明他们手里有钱。”上述P2P平台运营总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甚至部分逾期借款人干脆卸载了P2P平台App,将催收短信号码列入联系人黑名单,不打算与平台接触。 

其间他听说,一些老赖组建了所谓的逾期群,吸引那些即将到期的借款人入群,每天在群里发布P2P平台即将跑路倒闭的信息,“引导”群里借款人坐等平台倒闭,从而摆脱还债义务。 

甚至还有人贴出自己的“成功案例”,比如P2P平台跑路时,将大部分借款合同与自融业务相关资料一起销毁,从而导致平台借款人无从查询,自己成功逃废债。 

“这些老赖其实在很多平台都有大额贷款,因此只要越来越多借款人不还钱,就能形成墙倒众人推效应,迫使平台早日爆雷,最终自己也逃避了大量还款义务。”一家P2P平台风控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的确激发一些缺乏法律常识、还款意愿不高的借款人心存侥幸,以为P2P平台倒闭就可以不再承担还款义务,试图利用平台爆雷、清盘后的混乱逃废债。”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 

在上述P2P平台运营总监看来,目前逃废债借款人数量,与平台爆雷数量形成正相关性。比如7月以来多家大型P2P平台相继爆雷跑路,导致他所在的平台逾期借款人数量有所增加,上周以来爆雷平台数量有所缓解,逾期借款人数量开始回落。 

“但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那些原先打算按期还款的借款人,一看到逃废债成功案例就可能心里不平衡,于是通过续贷不还钱方式押注平台在未来某一时间点倒闭,反而给平台后续稳健运营带来不小的压力。”周治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健全征信体系迫在眉睫 

多位P2P业内人士向担心,恶意逃废债可能会触发平台坏账率大幅飙涨,并击垮平台。 

一家P2P平台负责人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当前年化利率36%的限制下,平台在当前行业集中赎回压力下不得不提高产品利率吸金,导致整体募资成本提高至15%-18%,加之经营成本在5%-7%,实际坏账率约在7%左右,其实际业务利润率在4%-7%之间。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他们估算在最坏情况下,平台坏账率将一下子蹿升至13%-15%,导致整个业务模式亏损而难以维系。 

“到时很可能出现恶意逃废债借款人最想看到的局面,平台坏账大增而倒闭,他们就能浑水摸鱼不再还债。”上述P2P平台负责人表示。他之所以对此忧心忡忡,是因为近期他发现恶意逃废债借款人正从信用类贷款向抵押类贷款蔓延,具体而言,部分汽车抵押类借款人将手里的汽车再抵押给二押平台进行融资,从而拒绝还款且让平台无法处理变现抵押车辆偿还投资者本息,进一步加剧了平台经营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P2P平台纷纷加大催收力度。“不过,在当前P2P行业风声鹤唳,平台爆雷声不断的情况下,这些催收措施收效一般。”上述P2P平台运营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少老赖与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依然抱着侥幸心理不愿还款,甚至表示“等平台爆雷后再考虑还钱”。 

在他看来,要扭转这种局面,需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迅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只有当失信人发现因为逃废债,自身出行(订酒店机票)、购物(采购大额家具用品等)、金融(信用卡刷卡购物)遭遇很大的制约,才会意识到违约“成本”远远高于逃废债“收益”,才会选择尽早还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相关部门决定采取措施依法严查恶意逃废债行为,目前部分P2P平台一方面与当地法院建立联系,对逾期不还者采取批量式快速判决等方式,通过强制执行等方式迫使他们尽早还款;另一方面则积极与央行征信系统建立联系,尽快打通失信人名单的传送机制,从而对失信人生活出行形成一定的“制约压力”,迫使他们履行还款义务。

2
标签:运营 借款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