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力推科技金融扶持创新
没有实物抵押,仅凭一纸证书就可贷来真金白银。今年一季度,南京专利质押融资呈爆发式增长,仅凭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41家企业获得超1亿元贷款,融资额已达2017年全年的67%。
来源:南京日报 记者:毛庆
仅凭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四十一家企业获超亿元贷款
我市力推科技金融扶持创新
没有实物抵押,仅凭一纸证书就可贷来真金白银。今年一季度,南京专利质押融资呈爆发式增长,仅凭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41家企业获得超1亿元贷款,融资额已达2017年全年的67%。
因为估值难、变现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我市通过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推出“宁科贷”等扶持政策,为金融扶持科技创新开辟绿色通道。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贷款增长迅猛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指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申请融资。其中,主要是专利质押贷款,包括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一季度41家获得质押贷款的科技企业中,34家是发明专利质押,7家是软件著作权或实用新型专利质押。
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凭借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500万元贷款。“第一次尝试专利质押贷款,申请提交一个月就下款了,很及时。”公司财务总监童士卫介绍,公司一直做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几年陆续贷款1400多万元用于研发和市场拓展,但所有贷款都是用房产和土地抵押。公司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发,目前已有10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次专利质押贷款这么顺利,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今年,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迎来爆发期。”市科委专利管理处处长陆建峰介绍,这几年,南京专利申请量逐年攀升,去年受理专利申请75406件。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占到专利申请量的半壁江山。以专利质押为主体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增长迅猛,反过来也能促进企业创新。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技术换钱牵线搭桥
知识产权变现难,很大程度是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和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第三方平台。近年来,我市通过第三方平台牵线搭桥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估值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我的麦田”副总眭冰最近特别忙,因为今年一季度超亿元的专利质押贷款,基本都是通过“我的麦田”服务实现的。一年半前,这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时,她没有想到生意居然这么火爆。
“我的麦田”是由省市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园区以及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共同建设的“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的专业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科技政策解读、专利检索、人才交流等综合服务。
眭冰告诉记者,和平台合作的有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紫金农商行等,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目前,平台已经开发了“麦金1号”“麦金2号”“麦金3号”“麦金4号”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还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南京)中心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实时查询。
多重政策助力,为银行打消后顾之忧
知识产权质押一旦出现风险,企业无法按期还款,如何将产权处置变现也是难题。这也导致不少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望而却步。
记者了解到,我市去年完善已有的“宁科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提供政府代偿,同时给予利息20%—40%的补贴,降低金融机构风险。今年初出台的市委一号文中明确,对提供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金融机构,给予实际融资额度的2%风险补助。这一政策可以和“宁科贷”政策叠加享受,大大激发了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贷款的热情。
“这些政策,看得出来政府对金融支持创新的诚意满满,打消了银行的顾虑。”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陈松介绍,2016年,分行和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开始尝试专利质押信用贷款,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专利数量,分成ABC三个信用等级,最高可提供5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这款产品目前南京地区放贷8070万元,最高一笔贷款达1600万元,目前无一例坏账。现在,分行和市知识产权局合作,免去知识产权评估这个环节,进一步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降低成本。此外采用线上线下双通道申请的方式,今后企业通过手机就可以申请贷款,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