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当前喜忧并存 未来阵地在哪仍需探索
中国首批民营银行日前已悉数公开了2017年业绩。尽管第一梯队数据靓丽,未来怎么走仍是行业难题。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中国首批民营银行日前已悉数公开了2017年业绩。尽管第一梯队数据靓丽,未来怎么走仍是行业难题。
作为民营银行的领路者,微众银行、民商银行、华瑞银行等第一批试点机构的业绩十分亮眼。这几家民营银行的利润增速、净息差水平、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多项指标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7年,微众银行营收同比增速达175.54%,净利润同比增长261.1%。民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速达116%,净利润同比增长102%。华瑞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为48.65%,净利润同比增长77.96%。
但除了首批试点的五家机构外,第二批民营银行的增长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受前期试点已出现吸储困难、高管流动频繁、准入门槛抬高等现象的影响,民营企业参与筹建、运营民营银行的热情正在遭遇滑坡。
新生的民营银行也在努力寻找出路。一方面民营银行多以互联网或中小微之名行金融业之实,因而同受银行业强监管,但又缺乏传统银行线下网络、客户、品牌等重要资源禀赋。
“几年发展下来,当初盯上民营银行这块肥肉的许多民企老板逐渐发现,与传统银行牌照相比,这块银行牌照的含金量要大打折扣。”一位参与筹备东北地区一家民营银行的人士说。
当然,作为传统银行业的补充,民营银行填补长尾市场金融需求的价值依然明显。但如何基于自身生态圈资源、创新能力、技术等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将决定其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最终突围。
差异化难题
民营银行成长之路已走过近四年历程。2014年7月25日,银监会正式批准微众银行、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三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目前已经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总共有17家。
从数据看,民营银行有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44.17亿元,增长76.38%。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5.06%、0.76%,同比分别提高0.30和0.04个百分点。
另外,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24.25%,流动性比例98.17%,远远高于流动性比例大于等于25%的监管标准值。
但在增长的总体业绩背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行业分化。“腾讯与阿里已经是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资深玩家,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又分别定位个人金融和小微企业,避开了以往两家短兵相接的竞争之地,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中层管理者分析称。但是,虽然同样都定位于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苏宁银行、亿联银行、中关村银行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分别背靠腾讯和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坐拥资金、流量、技术等多重优势,在产品设计、客户来源、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强大的竞争力。
腾讯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旗下微众银行的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管理的贷款余额逾1000亿元,主动授信客户超1.3亿人,累计借款客户超过1100万人,不良贷款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网商银行依托阿里生态体系开发了“网商贷”、“旺农贷”等产品。截至2017年底,网商银行资产规模超过了700亿元,小微客户数量为350万。
在牵头和落实民营银行筹建的工作中,银监会明确要求民营银行要具备差异化发展战略,已经在运营的民营银行自开业以来无一例外都立足于寻求自身的差异化特色。
上述银行人士分析,一些主打互联网银行的民营银行在技术、流量、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力并没有突出优势,不仅无法跟两大互联网银行相比,甚至在决策效率、市场灵敏度、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不及一些金融科技企业做得好——“剩下那些基于产业链、生态圈为主要客群,定位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民营银行,大多还在依靠大股东的资源优势开展业务,靠山吃山。”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银行已经接到了首笔罚单:今年2月,金城银行被天津银监局合计罚款160万元。因为涉及同业业务违规,存在买入返售业务标的不符合监管规定、同业投资业务投向不审慎、同业业务部分管理制度缺失、同业投资投后管理失职等问题。
民企股东退烧
虽然银行牌照看上去很诱人,但对部分初创型民营银行而言,业务发展受到很多束缚。受有限银行牌照的影响,民营银行发展近四年来已经遭遇了不少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多位受访者对民营银行现状的共同描述。
最近,关于民营银行高管离职的消息又一次传来——亿联银行行长戴兵和富民银行行长闵路浩离职。此前包括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中关村银行等多家前期试点也经历过高管离职潮——例如,2015年从微众银行行长职位出走的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曹彤,2016年退出中关村银行筹建的原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等人,均在彼时的金融圈掀起过不小的猜测和争议,“水土不服”一词,几乎成为市场人士对此类现象的共识。
据《财经国家周刊》统计,在已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中,高管“水土不服”的现象普遍存在,仅行长一职变动的占比就接近三成。
除管理层变动以外,不少民营银行还出现股东退出甚至频繁更替现象,包括福建华通银行、安徽新安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威海蓝海银行等。民企股东的退出背后是难言的隐痛。
首先,在经营管理上,许多民营企业并不了解银行的经营规律,很容易在发展方向、业务重点上与专业银行人士发生分歧,易因理念不合导致高管层流动,也会令许多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的民营企业退出。
其次,受民营银行“一行一店”模式的影响,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营业部,不得跨区域,因而许多民营银行吸收存款受到一定限制,大部分负债还是依靠同业负债。
再者,民营银行在诸多业务资格上也受到一定限制。据《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规定,民营银行成立两年内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要求,民营银行成立3年内难以通过发行金融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由于不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正式成员,现阶段民营银行也没有资格发行大额存单吸收存款,只有华瑞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早期试点获得了同业存单发行资格。
与此同时,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朗玛信息和益佰制药曾双双发布公告称,拟不作为主发起人筹建贵安科技银行,公告显示:“在推进民营银行的筹建过程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民营银行筹建细则进一步细化,民营银行最低注册资本提高至20亿元人民币。”
中商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云认为,发起人要求提高,不仅对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要求提高,而且对企业的主营业务、社会信誉等多方面亦有要求,并且还需要评估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理性对待民营银行的申报。
受以上种种原因影响,此前市场趋之若鹜的民营银行申请有所降温。中商产业研究院获悉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国民营银行核名总数共141家,与2016年的178家核名相比减少了20.8%。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年初也指出,目前来看,不少民营企业对参与设立民营银行表现得更加理性。
未来阵地在哪
毫无疑问,在传统银行机构竞争日益激烈、生存环境愈加严峻之下,民营银行仍将继续以“补充者”的身份出现,用以填补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部分个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如何利用技术和资源服务好这一批长尾用户,是民营银行的未来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在眼下银行数量较多、监管趋严和去杠杆的背景下,新加入者必须要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不能一味复制现有的银行模式,而是要明确自身的差异化特色。
那么,如何实现差异化道路?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的有关民营银行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未来民营银行要想在众多银行中发展壮大,则需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从战略角度看则需重点关注几大方面:
首先,从市场角度看,民营银行要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领域,努力探索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化解之道,找准传统银行的不足之处作为突破点实施错位竞争。
其次,针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股东,民营银行可以充分依托其流量平台开展存贷业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并可采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股东的大数据体系来强化风控。而针对无互联网基因的股东,民营银行则可充分挖掘区域及股东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的深层次金融需求。
再次,民营银行应对传统银行和自身战略分别具备足够的认识和借鉴,并依托自身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无历史包袱等优势,从起步便围绕着轻型化、综合化、数字化战略搭建整个业务体系,追求效益导向型发展。
最后,民营银行通过同现有银行合作来开展业务会更加有力,同时也有助于其实现轻型化经营。特别是互联网银行,其本身就具有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基因。
为了促进民营银行更好地发展,也有业内人士对监管层提出了建议,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完善政策框架:
一是合理扩大准入、放宽限制,推进远程开户,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把握批设节奏;二是细化事中监管,加强对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完善审慎监管工具,明确监管资源配置;三是充实有关银行退出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监管部门职责,建立市场有序退出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