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多策并举 合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09-07-06 17:261253

中小企业作为一支庞大的特殊企业群体,已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人口,创造的GDP占各国GDP总量的50%以上,产品出口也占各国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同时更是各国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试验基地和主要载体。2008年,我国55家国家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5.5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87%。即便如此,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融资问题”尤为突出。今天,天津银监局副局长王俊寿博士做客《首席观点》,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本期做客嘉宾:天津银监局副局长 王俊寿

  王俊寿  天津银监局副局长。南开大学金融学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出站,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获得者。历任天津市商业银行支行业务科长,行长,总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中国银监会海南监管局副局长,海南金融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企业融资创新,先后在《金融时报》、《中国金融》和《银行家》等核心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撰有《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金融创新》等专著。

  中小企业作为一支庞大的特殊企业群体,已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人口,创造的GDP占各国GDP总量的50%以上,产品出口也占各国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同时更是各国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试验基地和主要载体。2008年,我国55家国家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5.5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87%。即便如此,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融资问题”尤为突出。今天,天津银监局副局长王俊寿博士做客《首席观点》,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从企业自身找病因方可根本解决问题

  记者:你在商业银行工作多年,现在又从事银行业的监管工作,并始终关注和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据说你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方面的内容。现在,中小企业又是热点话题,你认为,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王俊寿:的确,无论我在商业银行工作期间,还是到了监管部门,都非常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因为,过去我一直同中小企业打交道,特别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成长困境,一些非常优质的中小企业因为不能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而“胎死腹中”。要知道,中小企业在推动科技进步、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产业结构、增加对外贸易等方面为各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它对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收益外在性的公共物品特征。从社会

  发展和宏观方面来讲,它是一个强势企业群体,是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个体和微观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却又面临诸如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诸多问题,尤其以融资难最为突出和普遍,这又大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讲,它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好在这种“强位弱势”的不对等状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英国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就指出,在现行金融制度中,市场的力量无法促使资金配置到中小企业;根据S-W的信贷配给理论,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就我国而言,除了政府在诚信环境建设、融资平台打造和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以外,单就借贷双方分析,关于商业银行的问题,大家已经“口诛笔伐”很多啦。我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有必要从企业自身找病因,方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来讲,中小企业存在一些先天的不足:一是信息不对称。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更加不透明,外部出资者在收集中小企业的信息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将承担更高的交易成本和更大的风险。若这些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外部出资者就不会向中小企业投资。二是规模不经济。由于中小企业在与银行打交道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转嫁部分额外成本,因此,规模不经济产生的成本实际上主要被中小企业所承担。但中小企业对利率升水的承担能力也有一定限度,即支付的贷款利率不能超过其所投资项目的回报率。三是经营不确定。经济灵活性是中小企业的天然优势,但在融资活动中,这种优势却可能转化为劣势。对于厌恶风险的外部出资者来说,灵活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不确定性。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倒闭率,显然使外部出资者特别是向其发放贷款的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使其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四是抵押不足值。由于中小企业资本弱化的经营模式和固定资产比率低的财务特征,其所能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与大企业相比显得十分匮乏。五是体制不完善。由于金融压抑政策和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金融体制的结构单一,金融市场被少数大型金融机构所垄断,民间金融组织处于蛰伏状态,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由于渠道狭窄而受到极大的约束。

  思路决定出路  理论决定实践

  记者:现在,大家一直在讨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产品和服务,基本围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进行,缺乏一个理论体系来支撑,你在这方面做过什么研究吗?

  王俊寿:我认为,思路决定出路,理论决定实践。既然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而且国外就解决这一“囚徒困境”式的典型难题也一直是热点。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分析入手,探讨和寻找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经典理论与案例,吸收先进理论与做法,才能从根本上求索出我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与方法。

  就我研究所掌握的情况分析,具体的理论支持有:第一,将融资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并分析,可以得出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顺序:即在初创期,以内源融资为主;成长期和成熟期,以外源主动性银行融资为主;成熟期到衰退期之前,以内源权益性融资为主,此时,银行融资考虑退出;进入衰退期,则以外源被动性债务融资为主。如果能“二资创业”,则可以开始新一轮的主动性融资。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中小企业始终存在对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的“路径依赖”。第二,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出发,将储户-银行-中小企业纳入三角形契约关系之中予以分析,可以得出,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所有者歧视和信贷配给,进而找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症结。第三,从博弈论角度看,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完全信息下的不完美动态博弈,所以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不畅的问题,必须从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入手,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与加工成本,实现银企之间的信息充分与对称。第四,运用集群效应理论,可以提出成立“中小企业创业园”等类似企业组织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组合与融资互助,从而从中小企业自身方面提升整体竞争力与信用水平,为其融资提供条件。第五,借用生物共生理论观点,结合信息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大小,提出构建我国银企关系新模式,即“大银行-大企业”、“小银行-中小企业”的共生对应模式,是实现金融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也是破解融资约束的突破口。

  记者:由理论回到实践,你认为在目前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有关各方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步骤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确实解决融资难问题?

  王俊寿:银监会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非常重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业务指引,如要求商业银行要设立中小企业融资专营机构,加强六项机制建设,重点审查“三品”“三表”等非财务因素,等等。作为商业银行来讲,要摈弃传统思维,按照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财务循环状况,根据“5P”法的原则,科学放贷,关键问题是考察法人品格和对企业现金流的控制。因为,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没有足够的自由资产可作抵押,银行为了抵御风险,就必须抓住现金流,而中小企业往往又是整个产业或物流链条上的一个节点,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转化为银行信用,如借助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存贷等商业关系,开展包括多种抵押、保理、保兑仓等供应链融资业务,既实现了企业及时回笼现金,又可以保证银行贷款封闭运行。在企业借款同时,要求法人提供担保,这样,个人的无限责任加上个人的信用水平都是对中小企业风险进行了很好的缓释或披露,将个人信用纳入企业行为之中,可以确保银行贷款的相对安全。另外,为鼓励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积极做好中小企业贷款,商业银行内部就要有激励机制。其中主要一个就是降低资本占用费分配比率,引导其做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同时,相应提高大客户或高风险业务的资本配置占比,从结构上还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做到“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要设一个容忍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比率要单独统计并解决,需要各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提拨备可以适当调整比率,尤其是专项拨备方面,可相应降低比率,减少对当期收益的影响,进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

  从税收方面看,建议有关部门调整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率。在银行业整体税负水平不变或略降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要调低营业税标准,以税收杠杆的方式,激励金融机构对小企业放贷。相应地,政府对涉及民生就业类的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财政支持。包括财政提供启动资金,对银行贷款予以贴息,运用财政担保公司实现信用增级,减免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等等。另外,还要运用一些信用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增强项目的可贷性,提高小企业的可得性。

  只有“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记者: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是否融资的需求和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

  王俊寿:是的。中小企业的确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但是,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却又各有各的“难处”。因此,单就融资中的贷款而言,商业银行也需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融资需求,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只有“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针对工业生产型中小企业。工业生产具有周期性长、投入较大,拥有一定技术或专利,占有一定的固定资产,抗市场波动强等特点。如果是成长型的高科技工业企业,还具有产品俏销、回款良好、生命周期较长等优点。而且这类中小企业往往又是大型企业集团的“卫星式”配套企业,市场稳定性较好。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针对这种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量身定做对应的融资类产品。目前,可供操作的业务品种有: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贷款、园区厂房按揭贷款、股东联保信用贷款。

  第二,针对商贸流通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具有物流周转快、上下游关系密、现金流速高等特点。但也存在自有资金少、成长性一般等不足。商业银行针对这些特征,需设计适应它们的信贷产品。

  一、应收账款质押或保理业务。《物权法》出台以后,为动产质押提供了法律保障。人民银行专司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之责,这就为大力推广此项业务铺平了道路。由于商贸流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存在一定的资金相互占压和支付账期的现象。因此,商业银行就应该运用这种融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盘活资金。二、买方信贷业务。对于那些下游客户资金实力雄厚且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其下游客户(买方)发放专门用于购买销售商所售商品的贷款,实质是间接地支持了销售商的货款回收,改善了销售商的现金流量。三、买方付息票据贴现业务。与传统的贴现业务不同,作为中小企业的买方如能替卖方贴付利息,采用商业票据融资方式支付相关费用,既可实现双方交易,又能以贴现率(远低于贷款利率)融得资金,可谓一举两得。对于中小企业报表来讲,只是由短期借款调整为应付票据。

  第三,针对涉农类中小企业。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特征,而从事“三农”服务的中小企业就更需要呵护与支持。例如,就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作为一体进行融资计划的安排:一、保证保险贷款。鉴于“三农”的特殊性,一些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各种保险产品,化解农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履约保证保险就应成为商业银行风险分担机制的一种选择。这种银保合作,也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缓释。二、林权、宅基地抵押贷款。中央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对“三农”问题提出新的期望。因此,金融机构要借大势、鼓东风,就林权质押、农村宅基地有条件抵押等方面勇于突破,利用《物权法》和政策松绑的有利时机,唤起沉睡的“大地”,盘活这些资产,进而为“三农”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三、“农户+村长+党员村民”联保贷款。其实,中国的农民是最讲诚信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和利用。鉴于银行业机构自身贷款标准的要求,在农村完全可以利用不同性质主体的联保方式,帮助农民在创业、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化方面予以信贷支持。而村委会主任的威信加上党员的诚信,完全可以覆盖银行面临的风险敞口,是现阶段可供选择和操作的支农融资方式之一。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的难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少数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不懈努力,共同去解决。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

2015-08-26 08:46
2102

青岛2014年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贷款完成10亿元

2014-02-24 14:11
2034

年末融资 中小企业瞄上典当行

2012-12-31 10:28
1674

典当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的拐杖

2012-05-04 21:00
1572

2024年度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启动

2024-11-22 10:39
566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