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需解决好系统集成问题
上海自贸区建设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建设自由贸易区要注意哪些方面?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陈彬 罗霞 苏庆明 孙婧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自贸区建设需解决好系统集成问题
上海自贸区建设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建设自由贸易区要注意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5月9日,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系统集成是改革难点痛点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各项探索和试验的核心。尹晨告诉记者,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包括政府职能转变、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和创新、法治环境完善五大方面。
“目前自贸区建设遇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系统集成,这是改革的难点和痛点。下一步上海自贸区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就是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尹晨认为。
“现在很多改革探索要一事一报,凡是涉及到的事项都要跑各部委审批,如果涉及部委之间的协同审批就会更难,耗时会更长久,导致出现‘大门开了,小门没开’的现象。”尹晨举例说,上海自贸区探索引进外资独资医院,已经把它从负面清单里拿掉,但是外资医院在建立过程中会遇到国外医师资格的认定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要解决这些难点,就涉及到系统集成问题。
尹晨介绍,在系统集成方面,上海也在不断探索。比如2015年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在浦东这个完整的一级政府框架下探索自贸区改革;实行科创中心推进机制和张江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今年5月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张江管理局四个机构合为一个机构、一套班子。
“把事办成”是最优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尹晨认为,根本在于抓好“四个导向”,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获得感导向、体验度导向。
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这是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尹晨表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有差别,现在的企业与10年前的企业在营商环境需求上也会有变化。比如10年前的外资企业,更侧重于税收、土地劳力成本、市场空间等需求;现在的外资企业,经过调研发现他们更看重知识产权保护、行政管理透明度和稳定性、纠纷的国际化解决机制等。
尹晨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呼唤开放,包括对外资和内资的开放,真正让想办成事的人在这里把事情办成。而开放除了带来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带来竞争。通过充分的竞争,进一步倒逼改革,完善营商环境,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针对如何吸引人才,尹晨建议,最好是能把高端人才和团队一起“打包引进”,充分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
要处理好“大”“小”关系
尹晨认为,自由贸易港与自贸试验区点面结合,港区联动,就可以同时发挥点的“小”优势和面的“大”优势,又有效抑制了“大”和“小”的难处,将中国的自贸试验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推动形成有层次、立体化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尹晨分析认为,自贸试验区承担了政府职能转变、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与创新、法治环境完善、营商环境改善等诸多任务,应该放在比较大的区域内开展系统集成的探索和试验。自由贸易港探索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总体会采取逐步探索、稳步推进的路径。因此,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比较适宜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聚焦在最重要的领域,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高开放水平,展开最充分和深入的探索。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后,复旦大学、上海财大、华东政法、上海对外经贸、上海海事等高校,积极为自贸区建设献计献策,形成了上海高校的自贸区“智库群”。“我认为智库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智库,另一种是让各种民间智库充分参与、自由竞争。这两种模式要做到两轨并存,并形成固定的交流机制。”尹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