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结束,开拓沟通大于寻求方案
在冲突中对话,在矛盾中建立共识,不断反复拉锯斡旋,最终避免大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大原则与小利益妥协之间谋求平衡将是中国的挑战。
导语
在冲突中对话,在矛盾中建立共识,不断反复拉锯斡旋,最终避免大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大原则与小利益妥协之间谋求平衡将是中国的挑战。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贸易代表团4日结束了与中国官员为期两天的贸易磋商。据新华网报道,双方在扩大美国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上“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双方“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可见,双方达成更大的共识较为艰难。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短短两天的行程,就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考虑到中美经济的体量以及关系的复杂性,指望通过一次磋商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不太现实。”
据媒体报道,中美双方两天谈了6个多小时,美国代表团提前结束访问回国。美国代表团回美国后,中美贸易谈判细节逐渐被媒体公开。
根据《华尔街日报》和彭博通讯社获得的美国代表团出访中国前发给中国的一份文件,美国对中国提出了8点要求,包括削减贸易逆差、中国政府停止对高科技产业进行补贴等“激进”要求。
香港《南华早报》列出了一份较为详细的清单。这些要求包括: 第一,美国要求中国在2020年前将贸易顺差缩窄2000亿美元。第二,中国必须立刻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涉及行业造成市场扭曲的补贴和其他政府支持;立刻采取可核实的措施停止政府资助的盗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机密信息的行为。第三,中国不要针对美国农民和农产品进行报复。第四,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在某些敏感技术和敏感领域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加以限制,中国不要进行报复。第五,中国必须给予美国投资者公平和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并在7月1日前就外国投资发布负面清单。第六,中国将降低所有非关键领域产品的关税,同时意识到华盛顿可以对直接受益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中国产品征税。第七,中国采取特别手段致力于改善市场准入,并给予美国农产品公平对待。第八,双方将评估上述目标的进展情况。中国撤出向世贸组织提出的有关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诉讼。
在闭门会晤中,中方向美国提出了中国版的框架建议,以供美代表团协商,主要有9个方面。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第一,美国停止根据1973年《贸易法》的301条款进行的知识产权侵犯调查,并取消4月3日宣布的对中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的计划。第二,美国必须取消对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包括集成电路设计。第三,美国必须在5月31日前重新开始购买中国熟制家禽肉。第四,美国必须向中国开放民用航空安全设备市场。第五,两国将成立工作小组研究扩大市场准入问题。第六,在对中国企业做安全评估时,美国必须给予中国和其他投资国相同的待遇,并停止实施新的投资限制。第七,允许中国企业参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不要求他们购买地方产品。第八,允许中国公司参与美国的电子支付市场。第九,允许中国保险公司在美国开设分公司。
此次中美贸易谈判在部分领域有一定共识,但是并未达成最终的协议。中美谈判的具体分歧:
1、在贸易赤字方面,谈判焦点在于具体的削减幅度和方式。中国曾表示愿意减少逆差,但希望通过购买更多的美国高技术产品来实现,中国领导人曾呼吁美国开放这些产品的购买限制。但华盛顿担心的是,高技术产品被用于军事领域,或者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美国希望的是,中国开放市场,尤其是美国在全球有竞争力的行业领域,或者直接购买美国的资源,比如天然气。
2、保护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中美分歧主要在于要求中国放弃WTO多边磋商机制以及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补贴。
首先,WTO多边框架一直是中国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机制,与双边谈判相比,WTO的仲裁机制更加客观和中立。美国要求“到2018年7月1日,中国撤销其在美国的WTO磋商请求”,这会将中国置于被动地位。
其次,限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议,对中国来说则没得谈。路透社援引中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称,北京不会就核心利益进行谈判,中国把美国的要求看作是美国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美国而言,这点或许更重要。BBC评论称,经济发展根本上还是被创新所驱动,而美国对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创新质量和技术发展能力的引领地位。
3、美方要价太高,不切实际。
美方要求2020年底前,中国必须减少对美顺差2000亿美元。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发文指出,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贸易总额才1303亿美元。现在美国要求中国在两年多时间内新增2000亿美元进口,但凡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意识到这个要求是多么不切实际。就贸易结构而言,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北京也不会同意。
此外,美方强硬的方法使得谈判解决更加困难。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普拉萨德表示,中方愿意在进一步开放市场和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谈判,但显然没心情满足特朗普团队的意愿。《华尔街日报》分析,美方提出的要求比较像是开始叫牌,而非底线;但姿态摆这么高,要避开贸易战的难度也变高。
特朗普方面对中方提出的要求太高且非常不现实,中美短期内不可能达成协议,中美经贸关系的紧张趋势或无法得到缓解。但是,此次对话并没有彻底崩盘,由于美国带着超高、不现实的要求访问北京,双方或为将来彼此妥协做好了铺垫。
BBC评论称,本次会谈最大的成果或许是建立了沟通机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姆努钦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纽约时报》5日报道,不排除中国代表团在6月份访问美国举行进一步谈判。美方官员考虑的其中一个选项是:中国能否派出王岐山访美谈判,作为此次美方“超规格”代表团访华的“回访”,以便进一步讨论中美贸易分歧。
很多专家表示,刚刚结束的美中磋商只是开始,中美在经贸和其它领域接下来会有进一步的摩擦甚至对抗。尤其是美国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未来美国中国之间会愈加复杂。
但首轮谈判还是释放出新的信号,有助于看清贸易战未来发展的重点。贸易战本质上是中美结构性矛盾的产物。中美能够在沟通过程中避免大的冲突就是大胜利。未来十年、二十年幻想中美没有矛盾是不现实的,幻想中美没有纠纷也是不切实际的。在冲突中对话,在矛盾中建立共识,不断反复拉锯斡旋,最终避免大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大原则与小利益妥协之间谋求平衡将是中国的挑战。(综合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