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极具契合点

2018-04-28 23:59 64742

编者语:比特币余温未散,区块链的热潮仍在继续,至今仍是最为炙手可热的金融科技。在强调严监管的今天,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场景相融合?

编者语:

比特币余温未散,区块链的热潮仍在继续,至今仍是最为炙手可热的金融科技。在强调严监管的今天,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场景相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围绕这些问题,中国财富网对巴曙松教授进行了专访。敬请阅读。


受访人/巴曙松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具有很多契合点

  

中国财富网:区块链技术有哪些特点?是否可以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目前是否有一些应用实践?

 

巴曙松:区块链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个区块以链式结构连接,构成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一个新的区块就是一笔新的记账。这个账本具有去中介化、安全性、可拓展性、透明性和匿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金融业务具有很多契合点,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传统金融业已经有一些应用。

 

首先是银行业,区块链技术在支付清算领域尤其是跨境支付领域的潜在优势格外突出,招商银行已经在2016年6月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直联清算系统,总行与六个海外机构均部署在这个系统中,任意两个机构之间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发起清算的请求。这个系统优化了清算业务,节省了中转成本,简化了处理流程,同时提高了信息安全性。此外,微众银行已经开发出清算联合贷款的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在票据业务中。2018年1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开发的交易平台上完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与传统纸质票据、电子汇票不同,数字票据将以数字资产的方式进行存储、交易,信息不易篡改,安全性更强。

 

在保险业,区块链技术主要用于降低核保成本。上海保险交易所于2017年9月发布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保交链,将保费、佣金、理赔等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上,实现自动化对账功能,解决了再保险行业目前手动对账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共享、透明、不可篡改等特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骗保风险,有效解决“逆选择”和“倒签单”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从保险模式看,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合约的自主执行,数据的“自执行+自验证”可以衍生出一种不依赖保险中介的、可以“自管理”的新保险模式——互助保险。在这种模式下,保单定价和执行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条件设定来自动执行并进行不断的自我重置和动态调整。

 

在证券业,区块链技术可用于证券发行、证券清算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将证券发行、分配、交易等行为电子化,提升发行效率,同时减少信任成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批准在线零售商Overstock通过比特币区块链来发行该公司的证券,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存托凭证、权证、债券。


在证券清算与交收方面,区块链技术有可能减少中介环节、简化结算流程;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区块链技术可助推ABS 底层资产穿透,还可以改善ABS现金流管理。

 

中国财富网:目前已经有多样化的新型金融业态兴起,您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用于这些新业态?

 

巴曙松:当然可以,现在比较明显的可与区块链结合的包括众筹、P2P、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众筹领域的“信任”问题,降低后续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股权众筹为例,区块链技术使得众筹平台之间投资人和项目可共享,从而促进股权流通和资源共享。

 

在P2P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出借人和借贷人直接交易的平台,借款人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创建一个贷款列表,贷款人可以手动选择借款对象,也可以建立智能合约,自动向满足条件的借款人放款。双方的直接交易可以避免“资金池”风险;信用评分制度、自动强制执行制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借贷人的违约风险;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保证客户的交易安全、隐私安全。

 

供应链金融领域,2017年10月,沃尔玛宣布和IBM、清华大学在食品供应线合作,用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实时记录,尝试打破原本分散不互通的数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这也是供应链金融努力的方向,基于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贸易信息进行征信,尝试为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金融监管需要兼顾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

 

 

中国财富网:区块链这样的创新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会给金融业态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是否会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

 

巴曙松:虽然区块链的透明性、不可篡改、信息共享等特性在理论上有利于穿透式监管,但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分散均衡的节点体系,降低了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区块链领域的学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并不十分充分,各国的监管机构还处于观察和研究阶段。当技术发展速度快于监管出台速度时,容易造成短期内的监管缺失,可能带来金融系统性风险上升;而如果在市场起步阶段盲目监管过严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技术的正常发展。不仅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亦是如此。

 

为了协调金融的创新发展与有效监管,监管机构应该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清晰地监管思路。一方面,监管分类应该更加细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监管机构可以针对监管对象、机构主体和业务范围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监管。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协调,金融科技的跨界性、混业经营与传染性会使得风险外溢,应该建立有效的综合监管机制。

 

中国财富网:您认为区块链技术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巴曙松: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都高度关注区块链的应用发展,未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具体呈现出几个方面的趋势。

 

从行业来看,各金融机构有可能会逐步组建联盟,共同制定区块链技术标准。由于区块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还不够完善,监管法规尚不明晰。金融科技公司、各大金融机构以及监管部门都可能影响区块链的应用和发展。

 

现阶段,国内和国际化标准组织对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的布局工作已有初步框架,以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会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组建行业联盟,期望在监管部门的参与下,建立符合监管要求及金融业需要的分布式账本体系,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行业标准,抢占市场先机。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也希望可以结合政策法规、行业逻辑,开发符合国家政策标准和行业逻辑习惯的区块链技术底层协议。

 

从金融机构自身来看,将继续重点开发核心业务中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未来各金融机构将联合科技公司探索可应用于核心业务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有可能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和商业模式产生新的冲击。(完)

文章来源:中国财富网2018年4月26日(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5
标签: 区块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