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330家银行背后,金融科技的新旧动能转换
3月23日,京东金融与近30家商业银行共同发起成立“商业银行零售信贷联盟”,并推出“北斗七星”智能信贷产品;三天前,京东金融投资神州信息旗下的融信云,并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是国内最大的中小金融机构云服务商,拥有30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客户。
3月23日,京东金融与近30家商业银行共同发起成立“商业银行零售信贷联盟”,并推出“北斗七星”智能信贷产品;三天前,京东金融投资神州信息旗下的融信云,并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是国内最大的中小金融机构云服务商,拥有30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客户。
一周之内,京东金融直接和间接联手了330多家银行,这多少有些冲击我们已有的印象——互联网金融,尤其是巨头旗下的金融板块从诞生其就被视为银行的竞争对手。行业内的人应该都还记得那句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那么,京东金融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频频联手银行?结合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和互联网独角兽的特性,我们认为,此举背后也是一种新旧动能的转换,是整个行业改变发展模式和增加新驱动力的一种探索。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京东金融所开创的新道路——让金融回归金融,让科技回归科技。也就是说,京东金融的布局转向更底层的技术,而非直接的金融业务。因此,我们对标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两家友商自此一家向左,一家往右。
强监管下的转型动力
以蚂蚁金服、微信支付为代表的金融新贵,确实曾改变了国内的金融市场。
仅支付一项,支付宝用户数超过5亿,微信支付绑卡用户过8亿;信贷方面,蚂蚁金服刚上线借呗十个月,放款金额就超过3000亿,针对中小商户和企业的蚂蚁微贷6年更是为企业发放贷款上万亿。此外,巨头们的金融触角也逐步延伸至保险、基金、理财等各个领域。
我们无需避讳这些互联网金融独角兽们昔日与银行剑拔弩张的关系,而近两年,随着国内整个金融环境的变化,基于国家金融安全考虑的金融监管趋紧,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影响也逐步扩大。
今年4月1日起,静态扫码支付正式限额,每天最高500元;此前,蚂蚁金服旗下的余额宝也开始实施申购额度限制。去年12月份,蚂蚁金服对其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注册资本增资,由此前的38亿元,大幅提升至120亿元,这是一次更加明确的信号。
很显然,按照监管,注册资本直接影响信贷规模。据了解,目前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小贷公司放贷杠杆倍数基本要求在1—3倍,其中互联网小贷扎堆的重庆最高为2.3倍,也就是说,蚂蚁金服120亿的注册资本最多只能放贷276亿元。此前,这相对于此前动辄上千亿的规模而言,显然增长空间受到限制。而在强监管下,以往行业存在的超倍数发放情况将得到遏制。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金融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京东金融副总裁谢锦生在“北斗七星”产品发布会上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金融业务的发展受注册资本金的限制,相比银行而言,互联网公司通过不断增加注册资本金发展这条路很难走下去。
从商业角度而言,以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受到挑战,无论前端流量多大、中间技术如何强大,后端的金融合规将没有法外之地。而这些问题,不只是蚂蚁金服一家面临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金融科技行业进入一次重新定义周期,京东金融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金融科技公司转变为服务于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未来,最大的发展动能不再是简单的息差,而是科技驱动创新不断带来的综合收益。
寻找“空位”
科技+金融,当金融部分进入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后,在科技方面发力是一个自然的选择,金融科技相较传统金融,优势正在于科技。但在商业上,这也并非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需要金融机构的合作,要首先寻找他们的痛点。
陈生强透露,他和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见面一个月后就敲定了关于融信云的合作协议,三个月正式签约。面对庞大而又以稳健风格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市场,脱胎于互联网的京东金融选择这样的路径可以说非常讨巧。试想,如果京东一家一家自己死磕,要付出多少时间和成本?而神州信息的融信云因其拥有相关资质,早已在该市场卡位,拥有300多家银行客户。据了解,无论阿里云,还是腾讯云,在中小银行的公有云市场,均受到资质束缚,还未进入。
目前,国内大型银行,基本以自建为主,比如私有云和相关系统软件等。而数量众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和中小城商行,无论从成本还是业务规模来看,选择与第三方合作似乎最划算。这就为京东金融的技术赋能战略实施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并且还未有多少玩家进入,这以市场成为一个很大的“空位”。
另一方面,在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日子也并不怎么样。行业发展拐点来临,比如不良贷款增加风险持续暴露;整体资产规模增速放缓,从最高点时的29%降至近三年的3%;金融形态多元化发展,竞争加剧;最主要的是息差收窄,赚钱不再那么容易。
有意思的是,中小银行一面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一面也对互联网技术开始关注。以前是坐等生意上门,而现在在重压之下需要主动出击,而借助科技是最佳选择之一。
我们以美国营销大师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来看看转型期背后的逻辑。他把泰勒“科学管理”视为第一次生产力革命,由于运用了更聪明的工作方法,人类从体力劳动社会进入知识社会;德鲁克“管理”则是第二次生产力革命,采用和优化组织,又将知识社会带入竞争性社会;而随着竞争加剧,竞争的重心也不断发生变化,从工厂生产竞争,至渠道竞争,直至抢夺消费者心智的竞争。
这一理论其实也可以转化进目前中小银行的转型困境中,发展至今,无论在资产、风控、产品等各方面的基础能力已经相差不大,面临激烈竞争时,也从产品、网点等的竞争进入对客户的争夺之中,如果想取胜,就需要新的生产力,而互联网、AI、区块链等新型生产工具的出现,无疑为其提供了生产力革命的可能。
落地与商业
从商业利润来看,相比金融业务,京东金融的科技赋能之路,显然是“慢”的。就连趣店这样的独立平台,利润动辄也是几十亿,而科技一般都意味着先亏损。但以上所述,已经证明,躺着数钱的日子不多了。
那么科技赋能金融,如何落地?又如何平衡其中的利益关系呢?
从京东金融目前的路径来看,其实和京东集团的“无界零售”战略异曲同工,即基于自营构建起的庞大用户群,以及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体系,向第三方开放。无论是投资融信云,服务银行,还是北斗七星产品,基本都是这样的方式。
以北斗七星为例,其覆盖了从营销、申请审核、核身反欺诈、信贷产品、信贷系统直至资产流转整个链条。而这些技术能力,正是源于其在诸如京东白条等自营产品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是现在结合第三方金融机构的需求和特性,不断完善。
而相比传统的IT服务商,京东金融背靠京东集团,将带来更多的场景和用户,这是诸如思科、IBM等无法做到的。
按照此路径走下去,显然前期京东金融要先付出更多的场景、用户和技术,那么靠什么赚钱呢?社长以互联网的固有思维认为,京东金融可能意在金融数据,毕竟嫁接上如此众多的金融机构,更多维度和更大的规模的数据比直接收钱更有价值。但谢锦生否定了这一想法,银行的金融数据不会开放,而恰恰相反,京东金融的数据作为一个标签只是金融机构决策参考的一部分。
从整个合作的方式和京东金融透露的信息来看,其未来的收入点,我们认为分为三种,第一,系统、数据服务收入;第二,金融产品营销、销售收入;第三,帮助银行定制金融产品,共同开发共同收益,毕竟互联网消费者与传统线下不同,在把握需求、整体运营方面,互联网企业有其优势,即金融收入。
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金融科技,在大的环境变化下,都同样面临着危和机。和中国经济一样,新时代下,要及时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破茧而出,化茧成蝶。京东金融的战略转型,是否成功有待时间考证,而探索本身值得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