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报频发,那些专有名词你懂吗?

2018-03-27 14:29 16677

来源:2私基每年的3、4月是上市公司密集公布年报的日子,银行因为与一般企业的业务差异较大,所以资产负债表会有很大不同。同时,年报里有一些

来源:2私基


每年的34月是上市公司密集公布年报的日子,银行因为与一般企业的业务差异较大,所以资产负债表会有很大不同。同时,年报里有一些银行业所特有的财务指标或监管指标。


这里就带大家一起看下银行年报里的那些名词,以后看起银行年报也能666


先放一张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大家先感受一下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不同。



银行最基本的业务就是存贷款业务,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以银行的故事就是从最基本的借贷业务开始。


01 “发放贷款和垫款”和“吸收存款”

A银行发放一笔100元的贷款给B企业,B企业在获得贷款后将资金存入A银行,所以A银行又吸收了一笔存款,银行会继续拿这笔存款去发放贷款,如此循环,银行的贷款规模(发放贷款和垫款)和存款规模(吸收存款)不断增加。


类比一般生产企业,存款就是生产产品的原料,贷款就是出售的产品,银行从中获得的息差收入就是产品的售价和成本之间的差额。


 

02 “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但是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需要在中央银行存入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是保证银行的日常支付和结算,比如存款人突然要取款了,不同银行之间进行清算等等。


所以,在银行的资产中有一项“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就是为了保障银行的支付结算。



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存款的缴存比例被成为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由央行规定的,其高低决定银行每笔存款可用于贷款的规模多少,所以,提到了调节货币政策的作用。


03 银行存款以外的资金来源

对于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被动获得负债,另外还有一些主动获得负债的行为,比如找央妈借钱,就是“向中央银行借款”;找银行同业或者非银金融机构借钱,获得同业借款,就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还可以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拆入短期资金,以应付流动性需求,就是“拆入资金”;当然还可以发行金融债或者是同业存单,就是“应付债券”。



类比企业,实际上银行不同的融资渠道,可以理解成为企业不同的供应商,价格上会有差异,虽然有些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价格便宜,但是物美价廉,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拿到货,企业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其他的供应商,价格虽然是高了,但至少能保证供货。


对银行而言,一般性存款的资金成本是最低的,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有些银行上浮了40%左右,也才2.1%;一年期的同业借款利率目前在4.9%左右;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4.8%左右,所以,一比较,存款的资金成本优势不言而喻,但往往好东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04 银行贷款以外的资产配置

银行在获得资金后,内部也是需要进行资源配置,除了发放贷款外,还可以进行债券投资,或者是开展同业业务。


目前很多银行很重视债券投资,部分银行投资类资产规模已经接近贷款。一般债券投资会被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这四个科目里,其差异在于是交易还是投资,是会中途卖出,还是一直持有至债券到期。


银行还会持有一些同业类资产,比如会借给其他银行或是券商、基金等非银行机构,即为“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或是有临时性的资金剩余,会短期拆借给同业,即为“拆出资金”,或者会投资一些同业机构发行的产品,比如同业理财、同业投资等,会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


类比企业,考虑市场上不同产品的价格和需求后,企业会在ABC三类产品中决定多生产哪个,少生产哪个。对银行而言,考量的因素除了各个资产的价格,还有风险的大小,以及流动性的需求,所以银行考核中会有一些比较特殊指标,如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ORAC),衡量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


05 “资本充足率”,资本约束杠杆

银行通过借钱,发放贷款或是投资,所以本质是杠杆经营。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资产负债率是我们来衡量企业杠杆的主要指标,负债规模过大,资产负债率高,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更大,虽然收益会被放大,但在亏损时,风险也会被放大。所以,银行也会通过资本充足率来约束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从而约束银行的杠杆。


根据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假设资本充足率为10%,在既定的资本规模下,加权风险资产的规模最多是资本的10倍,从而对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形成了约束。


银行根据资本构成不同,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等不同指标,其差异在于资本的构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我们所孰知的资本,比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具有转股性质,或是吸收损失功能的资本工具,比如优先股、混合资本工具、次级债等,也可以对银行吸收损失或低于风险起到一定作用。


表1 银行资本构成和不同纬度资本充足率


对于资本充足率,银监会的标准逐年提高,同时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设立了不同的标准。


表2 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06“不良率”与“拨备覆盖率”

银行发放贷款,可能会存在贷款人无法到期按时还款的,从而产生逾期。类比一般企业,就和企业把产品卖给客户后,客户欠钱不还,从而产生逾期账期一样。


所以银行对贷款会进行分类,区分能正常还款的贷款和无法正常还款的贷款。目前银行采取的是“五级分类法”,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其中,不良贷款即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三类贷款的总和,不良贷款率即为不良贷款与各项贷款余额的比值,根据表3,不良贷款余额为344.16亿元,不良率为1.65%


表3贷款五级分类


因为贷款没法正常偿还就会发生损失,所以需要计提一定的准备金,在企业确认无法还款时,用来抵消这笔坏账。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是有标准的。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需要计提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1、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2、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3、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所以,根据表3中贷款分类,我们大致可以测算出:

一般准备不得少于208亿元=20798*1%

专项准备不得少于163亿元=539.19*2%+174.96*25%+120.68*50%+48.52*100%;

所以贷款损失准备合计少于371亿元。

计算下来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107.91%;拨贷比=贷款损失准备/贷款余额=1.79%


除了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有规定,监管对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的比例也有要求,根据最新下发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将拨备覆盖率要求由150%调整为150%-120%,贷款拨备率监由2.5%调整为1.5%-2.5%


所以,银行至少要满足拨备的监管指标。同时,从银行自身角度而言,偏保守的银行会提高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比例,比如本文例举的银行实际贷款损失准备为722亿,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达到210.51%3.48%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损失准备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直接在贷款总额中扣除,所以资产负债表里显示的“发放贷款和垫款“是扣除贷款损失准备后的净值。从而当发生坏账需要核销时,直接在贷款损失准备中进行扣除即可,不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里的贷款净值。


那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多少就不会影响到银行的报表了么?当然不是,要不也就不会有说”拨备是银行的蓄水池,可以调节银行利润了“。


从表4中可以看到,贷款损失准备是一个存量概念,每年会计提新的拨备,同时也会核销或转出,是动态变化的。其中,每年计提的拨备叫”资产减值损失“,是一个预期损失的概念,不是真实发生的损失,只是计提出来,放入拨备中,核销未来可能产生的坏账。


因为“资产减值损失“是计入利润表的,所以计提的多,当期的利润就少;计提的少,当期的利润就少,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拨备可以调节利润了。


表4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算


总而言之,大家记住银行做的就是资金买卖,借来的钱不能全部贷出来,要缴存一部分的准备金,以备储户突然取现或是结算需求;贷出去的钱也要计提准备金,万一别人还不了钱了,要用来补窟窿。因为借钱做生意,所以杠杆要控制,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毕竟,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稳健是最重要的。

6
标签: 年报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