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如何摆脱大起大落
2009-06-29 09:44363
发改委数据表明,6月份第三周猪粮比价为5.99∶1,已连续7周低于6∶1。
发改委数据表明,6月份第三周猪粮比价为5.99∶1,已连续7周低于6∶1。
6∶1,这个比数关系着整个链条上人们的利益、甚至生存问题。这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养猪的、生产饲料的、运输的、加工的、吃肉的。您说这个链条上得牵着多少人?!
养殖户近半亏损
6∶1是咋回事呢?一般说来,当1斤生猪价格低于6斤玉米价格时,养猪就要亏本了。一年多来,猪价一路下跌,据农业部的监测,全国生猪养殖户平均亏损面从1月份的5.8%扩大至5月份的45.8%。6月份第一周全国仔猪价格仅为 15.02元/公斤,同比下降57.5%。
尽管当前生猪市场整体低位运行、亏损面扩大,但生猪产业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首先,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明显提升。据行业统计,2008年末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生猪出栏比重为56%,比2007年提高7.6个百分点,高于往年4—5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
其次,屠宰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尽管当前生猪养殖出现亏损,但几乎没有出现育肥猪卖难现象。这是因为近年来涌现出一批设备先进的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
农业部畜牧局巡视员陈伟生说,总的看,当前生猪价格处于正常周期性调节的下行通道,但没有出现非正常淘汰母猪的现象。据农业部监测,8、9月份正值生猪大量出栏,供大于求的格局仍会持续。
哪只手推动了猪价下滑?
2006年5月到2008年4月,养猪户们等来了23个月的“黄金期”。市场作用下,猪价一路上涨,其间,部分生猪主产省又发生疫情,影响了生猪恢复发展,猪价急剧上涨,活猪价格突破历史最高价。
而2008年4月,猪价又从高峰走向谷底,原因何在?
一是猪多了。生产快速增长,产能相对过剩。生猪价格从高峰回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在2007—2008年生猪价高利好的趋动和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生产迅猛发展,各地相继涌现了一大批生猪规模养殖场户,母猪补栏量迅速扩大,生猪出栏持续增长。据农业部对20个生猪主产省1800个规模场和1800个散养户的跟踪监测,2007年7月—2009年5月,规模养殖场户生猪和能繁母猪月度存栏连续23个月同比增长,平均分别增长11.9%和17.5%;出栏21个月同比增长,平均增长16.1%。
二是胃口小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猪肉消费需求下降。由于沿海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停产,外来务工人员减少,传统产区与销区的活猪价格差价明显缩小,目前广东与广西生猪价差从1元/公斤减少至0.5—0.7元/公斤。
在生猪生产继续增长、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猪肉消费需求下滑,供需出现反差加剧了生猪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预案调控”尊重市场、保护生产者
总的看,近两年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出台,比如,生猪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调出大县奖励和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建立了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但是,2007年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如果在2006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出台,更有利于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因此,在当前猪价低迷、养殖信心受冲击的特殊时期,国家应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政策扶持的力度。
200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会同农业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暂行)》。以《预案》形式对农业领域实施宏观调控,在我国尚属首例。
陈伟生认为,《预案》出台,扶持调控将更加科学,一是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反映出政府维护生产者利益的政策取向;三是体现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预案将调控主要目标定为猪粮比价不低于5.5∶1。调控目标略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为市场自行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每一级响应机制启动前预警指标的低位都有一定的持续期,也避免了响应机制的频频启动。
全国猪粮比价已连续5周低于6∶1,目前《预案》三级响应机制已经启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央冻肉储备政策,这将在短期内减少生猪和猪肉市场的供应,对于保护养殖户利益,稳定养殖信心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近期活猪和猪肉价格出现小幅回升的迹象。
养猪业怎样走出市场行情轮回
生猪市场行情三年一个轮回,好像总躲不过大起大落的轨道。
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养猪户们又增添了一分底气。
然而,养猪业要健步前行,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践表明,规模化比重越高,良种繁育体系越健全,市场波动的幅度就越小。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小规模、分散饲养户大量存在,一旦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散养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较为普遍,给生产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这是生猪生产发生波动的重要原因。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养猪业要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加大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强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6∶1,这个比数关系着整个链条上人们的利益、甚至生存问题。这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养猪的、生产饲料的、运输的、加工的、吃肉的。您说这个链条上得牵着多少人?!
养殖户近半亏损
6∶1是咋回事呢?一般说来,当1斤生猪价格低于6斤玉米价格时,养猪就要亏本了。一年多来,猪价一路下跌,据农业部的监测,全国生猪养殖户平均亏损面从1月份的5.8%扩大至5月份的45.8%。6月份第一周全国仔猪价格仅为 15.02元/公斤,同比下降57.5%。
尽管当前生猪市场整体低位运行、亏损面扩大,但生猪产业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首先,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明显提升。据行业统计,2008年末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生猪出栏比重为56%,比2007年提高7.6个百分点,高于往年4—5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
其次,屠宰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尽管当前生猪养殖出现亏损,但几乎没有出现育肥猪卖难现象。这是因为近年来涌现出一批设备先进的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
农业部畜牧局巡视员陈伟生说,总的看,当前生猪价格处于正常周期性调节的下行通道,但没有出现非正常淘汰母猪的现象。据农业部监测,8、9月份正值生猪大量出栏,供大于求的格局仍会持续。
哪只手推动了猪价下滑?
2006年5月到2008年4月,养猪户们等来了23个月的“黄金期”。市场作用下,猪价一路上涨,其间,部分生猪主产省又发生疫情,影响了生猪恢复发展,猪价急剧上涨,活猪价格突破历史最高价。
而2008年4月,猪价又从高峰走向谷底,原因何在?
一是猪多了。生产快速增长,产能相对过剩。生猪价格从高峰回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在2007—2008年生猪价高利好的趋动和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生产迅猛发展,各地相继涌现了一大批生猪规模养殖场户,母猪补栏量迅速扩大,生猪出栏持续增长。据农业部对20个生猪主产省1800个规模场和1800个散养户的跟踪监测,2007年7月—2009年5月,规模养殖场户生猪和能繁母猪月度存栏连续23个月同比增长,平均分别增长11.9%和17.5%;出栏21个月同比增长,平均增长16.1%。
二是胃口小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猪肉消费需求下降。由于沿海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停产,外来务工人员减少,传统产区与销区的活猪价格差价明显缩小,目前广东与广西生猪价差从1元/公斤减少至0.5—0.7元/公斤。
在生猪生产继续增长、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猪肉消费需求下滑,供需出现反差加剧了生猪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预案调控”尊重市场、保护生产者
总的看,近两年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出台,比如,生猪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调出大县奖励和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建立了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但是,2007年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如果在2006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出台,更有利于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因此,在当前猪价低迷、养殖信心受冲击的特殊时期,国家应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政策扶持的力度。
200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会同农业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暂行)》。以《预案》形式对农业领域实施宏观调控,在我国尚属首例。
陈伟生认为,《预案》出台,扶持调控将更加科学,一是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反映出政府维护生产者利益的政策取向;三是体现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预案将调控主要目标定为猪粮比价不低于5.5∶1。调控目标略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为市场自行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每一级响应机制启动前预警指标的低位都有一定的持续期,也避免了响应机制的频频启动。
全国猪粮比价已连续5周低于6∶1,目前《预案》三级响应机制已经启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央冻肉储备政策,这将在短期内减少生猪和猪肉市场的供应,对于保护养殖户利益,稳定养殖信心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近期活猪和猪肉价格出现小幅回升的迹象。
养猪业怎样走出市场行情轮回
生猪市场行情三年一个轮回,好像总躲不过大起大落的轨道。
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养猪户们又增添了一分底气。
然而,养猪业要健步前行,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践表明,规模化比重越高,良种繁育体系越健全,市场波动的幅度就越小。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小规模、分散饲养户大量存在,一旦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散养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较为普遍,给生产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这是生猪生产发生波动的重要原因。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养猪业要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加大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强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