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的魔咒!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虚假宣传

2018-03-21 17:19 6287

校园网贷,作为一种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借贷服务,因“裸贷、收费混乱、暴力催收”等负面事件备受舆论质疑。网贷事件层出不穷1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

校园网贷的魔咒!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虚假宣传1

 

校园网贷,作为一种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借贷服务,因“裸贷、收费混乱、暴力催收”等负面事件备受舆论质疑。

 

网贷事件层出不穷

 

1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校园贷成为十大关键词,成为消费维权的难点和热点。

 

福建省一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小广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滚利的情况下背负的债务近20万元;河南省一大学生在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福建省厦门市一大二学生因卷入“裸条”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骚扰,选择烧炭自杀……打开网络,输入校园网贷一搜索,各类恶性事件席卷全国各大高校。

 

曾有统计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突破800亿元。而校园网贷形式也五花八门,如不良贷、高利贷、多头贷、传销贷、刷单贷、裸条贷、培训贷等不一而足。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省高校学生也未“幸免于难”。去年,我省某高校班主任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彩信,打开一看是她们班某女生裸照上半身截图,告知她你们班谁谁贷款逾期未还,希望她转告学生立即还款,否则将裸照视频上传到网上。于是,老师和这名女生及家长及时沟通,还清了本息。

 

同样,我省某高校大四男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莫名消失了。后经学校和警方的努力,得知他已经离开青海,回到外地老家。根据警方提供的线索,当家人在他入住的宾馆找到他时,他已经服了大量安眠药处于昏迷状态。所幸抢救及时,这名男生没有失去宝贵的生命。但最终,他选择了自动退学。其实,他家庭条件不错,出手大方,经常请同学大吃大喝,但谁都不知道他的这些钱是网贷来的。

 

虚假宣传引诱贷款

 

零担保、零抵押、零利息……纵观各种校园网贷,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消费是大多数校园网贷的主要原因。这正迎合了一些大学生容易接受的信用消费、分期付款消费观念。

 

“校园网贷,不论是哪种形式,共同的特点就是虚假宣传。”3月9日,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王宇分析说,校园网贷的虚假宣传让学生误认为能还得起,而且手续简便,几乎没有风险提示。而这侵犯了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知情权。这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抵御诱惑和欲望,最终“上了贼船”。随之,校园网贷利滚利的计算方式远远超出了大学生承受能力,致使逾期不能还款,很容易陷入以贷还贷的情形,放贷人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客户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从这些年爆发的不良校园贷不难看出,校园网贷具有高利贷性质,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较弱的劣势,提供短期、小额贷款。仅凭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放款,网贷机构只核实学生身份的真实性。过低的门槛使得校园网贷行业呈现出严重的丛林特征。

 

针对校园网贷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病,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校园金融的监管和专项教育。

 

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网贷风险。记者在走访我省高校发现,目前,校园网贷从前大张旗鼓在校园宣传现象已不复存在。有学生告诉记者,现在校园网贷的小广告已经“转场”到厕所等比较隐蔽的地方。

 

理性消费远离网贷

 

对大学生而言,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贷以及保护好自身权益?

 

谈起校园网贷,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大三学生李姝月非常理性。她说,作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便需要,也要贷助学贷款,不去沾染那些不良网贷。她还特意告诉记者,为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她利用课余或者寒暑假,在超市收银、代家教等方式去赚钱,这样不仅有了一定的收入,减轻家庭负担,还可以历练自己。

 

校园网贷,作为一种消费贷款,尽管校园网贷外部环境在强监管下趋于好转,不良平台逐渐远离校园。但大学生的金融信用知识依然非常薄弱,亟待加强管理和引导。“遭遇网贷,学生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偿还贷款本息。”同时,王宇建议,作为大学生,理性消费、学会理财,远离不良网贷才是根本。在追究放贷者的责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量力而行”。先保证基本生活开支,保障电话畅通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别的消费。避免月头山珍海味,月末馒头咸菜,保证相对稳定的生活品质。

 

王宇当老师之前,是一名专职执业律师。为此,针对理性消费,王宇结合多年的律师执业生涯提出建议,他认为借钱还债,天经地义。校园网贷利息计算方式过高或者违法,但大学生作为一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免于借款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追求放贷者的法律责任的同时,不能一味的倾向如何保护大学生,这样造成有些学生不劳而获的误解。

 

一名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表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各方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和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过度消费。对此,我省各高校今年春季第一课就是校园网贷的警示教育及理财教育课。


2
标签: 校园网 事件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