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未来:构建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生态

2018-03-13 23:43 11023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理念从最初的线下的“1+N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理念从最初的线下的“1+N”发展到现在线上化的“三流合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当前,供应链金融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供应链的全链条信息化正在进行,二是金融服务越来越重视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的收集和挖掘,三是平台建设越发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依托供应链,构建“1即N、N即1”的金融服务生态圈,以“数据质押”为核心开展综合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客户行为转变: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化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行性;竞争态势的发展使得核心企业有了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为了优化供应链关系和流程、整合相关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核心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将供应商、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衔接在一起,从而在全链条上形成一个多方无缝对接、界面可视统一、信息实时共享的电子作业平台。


在内部,全面推行ERP信息化管理。在制造业领域,比亚迪汽车2001年还只有一套简单的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所有审批单据都是纸质的,而现在其已经整合供应链管理,实现了OA(工作流)与ERP的整合,达到信息共享、流程细化、透明的效果。在农业领域也是如此,新希望乳业正上线企业ERP系统,通威集团将升级ERP系统,拟通过在线订单、配送、资金清算等系统信息化,实现对物流、信息和资金流的全程掌控,提升对销售、准入、评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外部,搭建与上下游无缝连接的网络服务平台。以农业领域为例,今年4月末,新希望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将在“以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农牧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等领域形成广泛的优势互补,为农牧产业链上各方主体提供以电商为中心,物流及金融为两翼,信息和技术为支撑的综合农牧产业服务平台。新希望下游经销商已逐渐告别手工和电话订单模式,开始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网络下单订货。通威集团也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全农惠”生鲜网上商城。


(二)新型质押行为:“数据质押”


在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依靠交易数据进行金融服务的新型融资方式。以农业为例,在四川有商业银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业合作,以供应链中数年积累的真实交易数据为评级和授信的主要依据,服务其广大下游农户,希望借此弥补涉农贷款风险短板,对解决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总体来看,融资的各个环节皆以真实的交易数据为基础和核心。第一,核心企业根据下游农户积累了数年的真实交易数据(客户的合作年限、历年销售额、销售潜力和客户评级等)推荐优势的农户。第二,商业银行同样根据上述数据,通过网络融资平台系统筛选,进行评级和授信。


这种做法可归纳为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融资方式。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方式下,有三大类融资形式: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款融资,其分别以应收票据、存货、本票为质押品。而在掌握了足够长度的、可持续、完整的真实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条件下,则可采用经过挖掘的真实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替代以上三种传统的质押形式,我们称之为“数据质押”:即运用大数据分析,以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交叉验证的真实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评级和授信。


其实,当前所有以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融资活动,都有数据质押的特征,其都是以真实的交易数据或行为数据为基础对客户开展金融服务。例如,阿里小贷利用阿里巴巴、淘宝和支付宝等电商平台的无缝连接,将客户积累的交易数据、行为数据和信用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通过交叉检验技术和第三方验证判断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的行为数据映射为客户的信用评价。美国著名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与社交网站facebook进行对接,获取客户的行为数据,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


“数据质押”使银行的服务回归到了交易本质,其能从多个方面获益:一是摆脱了“开当铺”的传统模式,并实现了风险可控。二是无需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捆绑,大大降低了因核心企业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三是能够根据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对服务对象设计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四是服务的对象可大可小,使得普惠金融能够扎实落地。


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及其对银行的作用


(一)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银行可利用平台,将链链融合,整合数据生态链形成数据生态圈。纵向看,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三流整合正在推进。横向看,各企业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三流整合也在进行。假以时日,这将形成全链条的数据生态链。称其为数据生态链,是因为其数据的产生是交易双方自动自发的,具有动态调整、实时更新和可持续积累等特点。银行可通过一个平台将所有的数据生态链进行整合,扩展为数据生态圈。在生态圈内,借助于信息技术,无论规模大小,每个企业都可以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供应链,都有上下游,即“1即N、N即1”。每个企业都是核心和节点,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可以交叉验证、持续积累的360度全覆盖的真实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集合。


在数据生态圈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构建“1即N、N即1”的金融服务生态圈,以“数据质押”为核心开展综合服务。基于商业生态圈所形成的数据生态圈中,每个客户都是核心,其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的可持续、可循环、全覆盖和交叉验证的可行性保证了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交易行为的稳定性。银行可以依托于此,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金融服务生态圈面对客户的一端,将是一个完整覆盖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的、集合了B2B、B2C、C2C和O2O等功能的综合电商服务平台。金融服务生态圈面对银行的一端,将是集合了海量、可持续积累的真实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的数据挖掘平台,银行利用此平台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


(二)金融服务生态圈对银行的作用


基于“1即N、N即1”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商业银行能够获取客户足够时间长度、真实、可持续、可交叉验证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从而使用线上“数据质押”为核心与线下实际抵、质押为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各种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一是开展综合金融服务。在数据完备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内,通过数据质押:第一,可有效解决小微、涉农等金融活动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将成本和风险降低至正常水平之下,是一条高效、批量拓展三农、小微客户的新途径。第二,使银行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客户的资金动向和金融需求,实现基于真实交易和数据质押的结算、融资、理财、保险、融资租赁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促进产品交叉销售。 第三,能够在平台上搭载P2P、众筹等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平台积累了足够多的客户和数据之后,完全可以开展P2P、众筹之类的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低经济资本占用的新兴利润增长点。


二是开展非金融综合服务。金融服务生态圈不仅能够获取客户的金融需求数据,而且能够获取非金融的物流、品牌偏好等各方面数据,我们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开展自身的以及与第三方合作的非金融综合服务。比如,平安银行橙e平台与路歌物流电商平台(被业界称为货运版的“滴滴打车”)合作,推出名为“橙e找车”的功能。


三是成为综合资讯提供商。通过金融服务生态圈,银行能够真实、充分的掌握客户的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数据。基于这些数据,银行可多方面、多角度发布行业的、区域的、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先行指数、预警指数和实时指数等数据和资讯。对内,有助于洞察市场变化,提前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对外,既能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又能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商业银行对策与建议


构建以“数据质押”为核心、“1即N、N即1”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将成为未来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要趋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以供应链为切入点,以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基础,分两个层次,构建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一)第一层次,纵向上以核心企业为基础,将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企业都纳入到服务平台,探索构建金融服务生态链平台


通过“银行搭台+信息共享+交易撮合”的方式,推动核心企业进入电商服务平台,进而将其上下游企业都纳入进来,使得整个链条上的企业都在此平台上进行交易活动,从而构建金融生态链服务平台(平安银行7月份上线的橙e网正是从供应链入手意欲打造此类平台;阿里巴巴10月13日启动的千县万村计划则是从互联网角度入手,极可能形成三农金融生态链)。借此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多维数据比对和信息对称优势,以整个供应链条上形成的交易数据为基础,尝试采用线上“数据质押”与线下实际抵、质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金融服务。


一是借助真实交易数据,降低风险和成本。从数据分析入手,主动掌握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只要贷款客户与核心企业具有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具备合格交易数据,经核心企业推荐和银行审核,可获得贷款资格,有助于解决小微金融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


二是借助网络在线操作,流程处理高效。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客户贷款全流程网上作业,改善客户体验,满足客户“融资急”的需求。


三是探索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融资服务。改变传统注重贷款客户抵质押物的模式,利用合格的交易数据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产品定价。


(二)第二层次:纵横结合,以金融服务生态链平台为基础,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


第一步已经从纵向的供应链角度构建了数据流转的金融服务生态链。第二步即以金融服务生态链平台为支撑,从横向的角度,使链条与链条之间数据交互、融合,然后以链上所有企业为出发点聚拢链外客户,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与其他平台合作,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


一是各链条相互融合,利用服务平台产生的中小微客户聚集效应,聚拢外围客户群体。一方面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外围客户群体吸引至平台,通过辐射效应扩大客户群体规模;另一方面借助交易信息发布和撮合机制吸引更多的有交易意愿的中小微客户加入平台。以此探索基于真实交易促发的、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结算、融资、保险、理财、融资租赁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以开放的理念广泛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获取更为广泛的客户群体。与物流、电商、第三方支付等电商平台对接,与会计、法律、商务代理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对接,与经济金融相关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对接,获取更为广泛的客户群体。


来源: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


9
标签: 金融 供应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