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及早防范大宗商品价格走跌风险
作为外贸大国,中国的进出口受大宗商品价格涨落的影响较大。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为外贸大国,中国的进出口受大宗商品价格涨落的影响较大。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概率大
结合经济活动中的各周期及美元周期综合判断,2018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概率较大。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超长周期)认为,经济处于以50年~60年为一个周期的循环之中。据此判断,目前全球经济被认为处于第5个康波萧条阶段,2017年~2019年大宗商品价格将二次探底。倘若该预测是正确的,则2018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概率较大。“库兹涅茨”周期或建筑业周期认为,经济周期与房屋建筑相关,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当前,中美两国都处于库兹涅茨周期的后半阶段,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趋于下降。“朱格拉周期”或“朱格拉”中周期提出市场经济存在9年~10年的周期波动。2018年~2019年,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呈现技术密集特征,这期间,大宗商品也通常被认为缺乏机会。
另外,目前全球处于二战之后第3个美元周期的后半程,美元长期趋势向下。但2017年全年美元指数累计下跌9.81%,创2003年来最大年度跌幅,2018年这种下滑不会持续。伴随美元加息,美元指数将大概率反弹,这也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
一是进口规模可能缩小。价格下降时,同样的进口量在数据上会体现为进口金额的减少。
二是进口量可能受影响。在“买涨不买跌”的商业计量下,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时可能降低进口商的积极性,减缓进口进度等待更低的价格。
三是引发贸易摩擦。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及进口金额的减少,可能扩大中国的外贸盈余,在国际市场整体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或容易引发对中国的贸易制裁。
四是通过汇率机制影响进出口。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导致中国外贸盈余扩大,人民币汇率会遭受升值压力。2017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5.8%,如果2018年继续升值,则不利于中国的出口。
五是影响大宗商品出口国的收入与进口。21世纪以来,中国作为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国,国际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固然有利于降低中国的进口成本,但会减少大宗商品出口国的收入。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低收入国家宏观经济情况和前景》报告中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调整使得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低收入国家面临持续的经济困境。当前,如委内瑞拉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已深陷支付危机泥潭;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可能因大宗商品价格再次探底而出现偿付困难;沙特、俄罗斯等国情况稍好,但前几年外汇储备消耗很大,前景也不容乐观。大宗商品出口国收入状况恶化,可能会影响其进口,其中也包括其自中国市场的进口。
及早防范
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可能带来的困扰,中国应早做准备。
一是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进口,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建立并扩大重要进口物资储备制度;积极推进能源资源战略储备计划,争取更多项目布局;结合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支持和引导企业扩大进口消费品;鼓励劳务进口等。
二是稳定人民币汇率,加强外汇市场引导,适度扩大对外投资,推进货币互换等。
三是加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改革,不断扩大SDR的作用,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是向经济较困难的大宗商品出口国提供援助,可提供人民币贷款,允许其在中国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与中国企业开展资本及股权合作,鼓励中国企业对其加强投资等。
五是推行记账贸易协议。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础,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与大宗商品出口国签订记账贸易协议,在鼓励其扩大对中国大宗商品出口的同时,促进其从中国的进口。
利用上述措施,一方面稳定国际市场的总体供求平衡,一方面促进中国与大宗商品出口国之间的外贸关系,帮助大宗商品出口国摆脱可能的困难,同时促进中国的出口。这不但有利于扩大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有助于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广度及深度。
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其既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带来有利结果。只要早做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