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风险管理要从“形似”走向“神至”

2018-02-28 17:32 20819

2017年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二代实正式施的第二年,保险业面临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更加复杂,风险防控也因此而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来源:风险管理智慧


2017年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二代实正式施的第二年,保险业面临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更加复杂,风险防控也因此而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普华永道6月6日发布的《2017保险公司偿二代二支柱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当前保险业对偿二代风险管理的认识已从初步接触过渡到深入理解,但保险公司从单纯满足评估指标的“形似” 走向从实质提升风险管理内功的“神至”,任重而道远。


九成险企建立风险管理框架


2016年四季度,保监会组织各保监局对保险公司展开了全面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SARMRA)。在偿二代体系中,SARMARA是第二支柱“风险管理”定性监管中的重要监管工具,其评估分数高低直接影响用于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最低资本”。

  

《报告》显示,经过去年的第一次正式评估,2017年行业对SARMRA得分预期更为谨慎,107家受访机构的平均预期得分为78.58,较2016年的76家受访机构的平均预期有所下降,仅42%的受访机构预计得分80分以上。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分析认为,除了行业预期更为谨慎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2017年新增的受访机构多为中小或新公司,风险管理基础较差;二是大多数公司预期2017年评估标准可能会调整并在执行上趋严。

  

本次全部受访机构均已设立了风险管理职能,包括独立设立或由其他部门兼职,负责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大部分大型及中型保险公司由于其业务体量较大及人员的配置较为完善,均设置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偿二代的风险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行业风险管理工作较去年有所改善,受访机构中90%的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62%的机构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偿二代风险管理工作。甚至在诸多未单独设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公司中,近期也在积极推进,将风险管理职能与现有兼职部门进行分离。

  

在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行业下一步工作面临风险管理实施和落地的挑战,包括数据和系统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模型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等专项工作的推进、风险管理对公司决策影响等方面。


“目标与工具”仍是风控最短板

  

与去年的情况一致,“目标与工具”依旧是受访机构普遍认为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最为薄弱的部分。集中体现在风险偏好的模型和工具、风险限额和指标预警、风险管理数据与系统、风险分析与决策支持方法工具等。

  

其中,风险偏好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技术难点,尤其是部门职责与跨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包括部门职责边际、数据提供、模型开发、工作分配和结果确认等以及风险偏好传导的应用成为最大挑战。不过记者注意,到今年在风险偏好的应用上较去年有了明显改善,64%的受访机构已将风险偏好传导至风险限额,50%的机构能够将其运用于战略规划和业务预算,36%的机构将风险偏好运用于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配置。某大型寿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风险规划室负责人表示,偿二代要求公司有整体的风险偏好,各维度及专项风险应该有明确限额,并以此为据,制定风险政策,将风险偏好运用到公司经营中。

  

当前,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背景下,投资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成为重点关注领域,但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然缺乏成熟的管理方法、模型、技术和工具,行业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

  

普华永道分析称,流动性风险是行业正在上升的风险类型,对于中小寿险公司而言,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大幅减少以及监管要求的出台,加之资本市场的波动因素,客观上导致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但调查显示,这一趋势的关注与跟进目前尚未在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践方面体现。同样引发中小寿险公司担忧的还有战略风险。操作风险由于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流程复杂,仍然是很多公司风险领域建设亟待加强的领域。战略风险成为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担忧的主要风险。


人才欠缺成主要制约因素

  

本次调查报告显示,94%的受访机构有高管人员分管风险管理工作,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62%的受访机构设立了独立的CRO,根据公司需求主管风险管理及内控/合规/稽核审计等工作,32%的受访机构虽未设立独立CRO,但是由CEO、CFO、总精算师或COO等高管兼任。

  

尽管如此,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仍然是保险行业实施偿二代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大制约因素,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人员资质能力,都远不能满足当前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需求。今年风险管理人员配备虽有所增加,但行业内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资历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升,随着保险行业的高速发展,该制约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会持续存在。

  

对此,普华永道建议,我国保险业要重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注重培养既了解风险管理,又具备精算、财务、投资、法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风险管理人才,可以考虑将风险管理条线作为专业序列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并在前中后台部门加大力度开展偿二代风险管理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储备风险管理后备人才。

  

周瑾表示,加强保险业内、行业间的经验交流实践,共享资源、信息以及经验,提高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保险业可借鉴其他金融行业,如银行、信托和证券等在风险管理领域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并应用于实际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

5
标签: 风险管理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当前形势下的贸易融资与风险管理

2009-04-16 19:36

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之外汇风险

2008-08-18 22:16
1349

【多图】超实用!信贷风险管理操作实务

2016-12-02 16:01
1783

国资委:央企须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2013-12-17 11:43
998

建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坚持审慎策略 确保用卡安全

2013-12-05 15:09
1238

临商银行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风险管理

2012-05-10 13:30
184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