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3年增长154倍!消费信贷已成ABS发行主力军

姜文 | 2018-02-28 11:44 2301

摘要2017年,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呈现井喷态势。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下称"消费信贷ABS"

中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3年增长154倍!消费信贷已成ABS发行主力军

摘要


2017年,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呈现井喷态势。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下称"消费信贷ABS")发行总规模为5572.77亿元,其中,2017年发行的ABS产品总额为4396.11亿元,同比增长336.61%,占ABS市场总发行金额的22.75%;截至2017年底,消费信贷ABS发行总量为219支,其中包括181支企业ABS,37支信贷ABS,1支ABN,2017年,消费信贷ABS发行数量为154支,实现同比增长175%,占ABS市场发行总量的17.42%。

从发行情况来看,截至2017年底,共有30家机构发行了消费信贷ABS。各产品加权平均次级占比为10.42%,加权平均优先级发行利率为5.17%,加权平均优先级发行年限为1.19年。发行的消费信贷ABS主要以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发行方式主要是私募发行。

消费信贷ABS市场集中度明显。截至2017年底,蚂蚁金服旗下两家小贷公司共发行产品132支,占总数量219支的60.27%;发行规模3277.9亿元,占总发行规模5572.77亿的58.82%。

2017年,也是消费信贷ABS发展的转折年。2017年11月底至12月初,现金贷监管整治文件陆续下发,新规落地使产品发行在年底迎来拐点。根据Wind数据,2017年下半年,除7月和12月外,行业发行ABS数量均在14单以上,但在12月仅有6笔小额贷款ABS发行,发行金额仅为55.47亿元,较11月的16单419.8亿元,发行金额骤降87%。

消费信贷领域,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高杠杆放贷业务已经引起监管层注意,相应的借助ABS融资的方式几近停止。零壹财经认为,未来一年,消费信贷领域ABS市场会继续面临高压监管态势,但市场需求难掩,将在监管框架范围内继续发展。

一、消费信贷ABS概述

1、基本概念

(1)消费信贷

关于消费信贷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定义。广义消费信贷指金融机构等为个人消费目的提供的各种贷款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卡贷款、各种消费品贷款和服务性消费贷款(包括一次性和消费品分期的)等,此外还涉及少量住房按揭贷款和车辆按揭贷款。

本报告对消费信贷的讨论分析排除了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主要关注各类主体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等围绕个人消费需求提供的各类分期与直接贷款,包括少部分的租房分期、汽车分期等。

(2)消费信贷ABS

资产证券化是基于资产负债表左端的融资方式,是以债权性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支持,发行资产支持债券的业务活动。

广义的消费信贷ABS又称个人消费类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住房贷款证券化(ResidentialMortgageBackedSecurities)、车贷证券化(AutoLoanSecuritization)、信用卡贷款资产证券化(CreditCardSecuritization)、学生贷款证券化(StudentLoanSecuritization)。

狭义的消费信贷ABS暂不包括住房贷款证券化、车贷证券化等。本报告沿用狭义消费信贷ABS的概念,重点分析面向个人的消费信贷ABS的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我国消费信贷ABS主要涉及三种模式:企业资产证券化(下称"企业ABS")、信贷资产证券化(下称"信贷ABS")、资产支持票据(下称"ABN")。

2、发展沿革

(1)发行特征

2014年--消费信贷ABS元年。这一年,平安银行绕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市,发行了第一支消费信贷ABS产品--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作消费信贷证券化元年。

2015年--互联网消费信贷ABS开端。这一年,消费信贷ABS领域共有8支产品发行成功,对应6家发起机构。其中京东金融发起了基于京东白条的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中腾信发行了微贷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开端。此外,2015年蚂蚁金服也发行了基于蚂蚁小贷的ABS产品,虽然蚂蚁小贷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消费信贷范畴,但其采取循环购买的方式设立资产池可以解决基础资产存续期难与资产支持证券相匹配的问题,这一方式也为后来大多数消费信贷ABS所采取。

2016年--消费信贷ABS发行步入常态。与2015年相比,2016年ABS发行总额实现了600%的增长。共发行产品56支,发起机构增加至18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方面,分期乐、宜人贷、小米接连入场。其中,宜人贷采取了与之前中腾信类似的以信托受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模式,对接宜人贷平台上的精英贷,借助信托通道实现了合规设计。

2017年--消费信贷ABS发行呈现井喷态势,新规落地使之年底迎来拐点。这一年,发起机构总量为20家,与2016年几乎持平,发行产品达到了154支,发行总额为4396.11亿元,同比增长336.61%。2017年也首次出现了由京东以"京东白条"作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ABN)产品。此外,百度金融发行了以教育分期贷款作为底层资产的企业ABS产品,由重庆百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担任原始权益人,这标志着又一位互联网巨头入场。2017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现金贷监管整治文件陆续下发,监管趋严,小额贷款ABS产品发行在年底迎来拐点。

(2)监管政策演变

2015年1月4日,银监会下发文件批准27家商业银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业务资格,这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备案制的实质性启动。同年4月,央行将信贷ABS发行从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市场和投资者需要自行识别和判断产品风险,资产支持证券亟需标准化、充分的信息披露。

2015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项目申报系统接受资产支持证券挂牌转让申请材料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始接受资产支持证券挂牌转让申请。

2015年9月3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完善了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范,推动了消费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016年3月3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大力促进新消费领域的金融发展,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预示从彼时开始,消费信贷ABS数量和规模的将进一步增长。

2016年12月13日,《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修订稿)》下发,该文件就非金融机构发行资产支持票据的参与机构、基础资产、信息披露等进行业务规范,旨在拓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保证市场的安全性。随后,京东金融于2017年发行消费信贷ABS第一支ABN产品,该ABN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

2017年消费信贷ABS发行遭遇"成长的烦恼"。2017年4月,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协会下发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消费金融》,定义并规范了23项披露指标。

2017年11月下旬开始,《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接连出台。按照文件规定,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四无"属性的现金贷将难以再作为底层资产。网络小贷放贷杠杆率要表内、表外合并计算,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这意味着依靠(网络)小贷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并无限制规模融入放贷资金的模式难以为继。

2017年12月2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官网发布《个人消费类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修订)》(下称"信披指引"征求意见稿)。此版信披指引与2015年9月交易商协会发布的《个人消费类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相比,主要的变化在于将循环资产纳入信息披露规范。

3、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底,消费信贷ABS发行总规模为5572.77亿元;发行总量为219支,其中包括181支企业ABS,37支信贷ABS,1支ABN。截至2017年底,共有30家机构发行了消费信贷ABS,加权平均次级档为10.42%,优先级发行利率为5.17%,优先级发行年限为1.19年。产品主要为个人消费信贷ABS,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发行方式主要是私募发行。

2017年,消费信贷ABS的发行规模占ABS市场总规模的22.75%,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二、消费信贷ABS发行情况

以下,零壹财经按照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分别统计分析2014年-2017年消费信贷ABS发行情况。

1、发行量

图1.12014-2017年发行总量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1.22014-2017年月度发行量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如上图所示,2014年--2017年,消费信贷ABS产品的发行呈现出爆发式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的发行量占总体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总量的17.42%,实现同比增长175%,较2014年增长15400%。截至2017年12月31日,消费信贷ABS共发行219支产品。

根据以下几种分类方式进行统计分析,零壹财经发现:按市场分类,消费信贷ABS以企业ABS为主,发行181支;按基础资产类别分类,以小额贷款为主,共发行145支;按交易场所分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主,发行122支;按发行方式分类,以私募发行为主,发行176支。

(1)按市场分类

图1.32014-2017年按市场分类的发行量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1.42014-2017年按市场分类的发行量比例图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2014年,首支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平安银行绕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市发行,并没有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但仍将其归类为信贷ABS。

2014--2017年,企业ABS发行量增速高于信贷ABS,且呈现出差距扩大的趋势。2016年,企业ABS发行量同比增长1075%,信贷ABS发行量同比增长125%,发行量前者是后者的5.22倍;2017年,企业ABS发行量同比增长176.60%,信贷ABS发行量同比增长155.56%,企业ABS发行量增速大幅下降,但发行量是信贷ABS的5.65倍。

2017年,京东金融发行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领域的第一支ABN产品,其以"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成为国内首单消费金融信托型ABN;此后,蚂蚁金服欲申请发行的300亿ABN产品随着现金贷新规而搁浅。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企业ABS发行总量为181支,信贷ABS发行总量为37支,ABN仅发行1支。企业ABS的发行量占总量的82.65%,信贷ABS与ABN的发行量分别占比16.89%和0.46%。

(2)按基础资产分类

图1.52014-2017年按产品分类的发行量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1.62014-2017年按产品分类的发行量比例图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2016年首次出现的小额贷款ABS产品占据市场发行的主要地位,且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17年同比增长为229.41%。

从广义角度看,小额贷款ABS产品应首次出现于2015年,由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担任原始权益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两期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总额为20亿元,但由于其基础资产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消费信贷范畴,因此并不计入本报告。此后两年,京东和顺丰也分别发行了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分别为3亿元和4.5亿元。其中,京东将"京东金条"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顺丰将顺丰小贷向顺丰员工发放的小额消费信贷作为基础资产。但受现金贷监管政策收紧影响,小额贷款ABS产品的发行量在2017年12月大幅下降。根据Wind数据,2017年下半年,除7月和12月外,小贷行业发行ABS数量均在14单以上,但在12月仅有6笔小额贷款ABS发行,发行金额仅为55.47亿元,较11月的16单419.8亿元,发行金额骤降87%。

信托受益权ABS产品首次出现于2015年,由中腾信发行,发行总额为5.2亿元,次级比例为10.2%,对接中腾信平台的微贷债权。2016年,中腾信再次通过该模式发行总额为2.87亿元的信托受益权ABS产品,次级比例为25.84%,对接中腾信平台的"工薪贷"债权。同年,宜人贷也采用该模式发行以宜人贷平台的"精英贷"债权为基础资产,规模为2.5亿元的信托受益权ABS。2017年,京东金融也初次尝试该模式,联手美利车金融发行以汽车分期作为基础资产的信托受益权ABS产品,发行金额1.89亿元,随后又发行以"京东金条"作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发行金额为5亿元。

应收账款ABS产品首次出现于2015年,是由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发行的两期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总额为20亿元,对接京东平台的"京东白条"应收账款。

保理融资ABS产品首次出现于2017年,由唯品会先后于1月和10月发行两期以分期付款业务"唯品花"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ABS,规模分别为4.75亿和3亿元。同年,读秒与去哪儿网联合发行一期规模为2.45亿元的保理融资ABS产品,对接去哪儿网"拿去花"消费分期债权。

可以看出,涉及新兴产品模式的主要是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且以电商平台旗下相关公司为主,依托于消费场景、客户数量优势,其占据消费信贷ABS市场的多数份额。

(3)按交易场所分类

图1.72014-2017年按交易场所分类的发行量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1.82014-2017年按交易场所分类的发行量比例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如上表所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消费信贷ABS发行以及交易的主要场所,占比为57%。其余交易场所及所占份额分别为银行间债券市场(17%)、场外交易市场(14%)、深圳证券交易所(11%),以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1%)。

从各年情况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发行数量,2017年增速达到296%;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数量,2016年增速为125%,2017年为166.67%;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数量,2016年增速为350%,2017年为44.44%;场外交易市场发行数量,2016年增速为1200%,2017年为30.77%。

上证交易所成为主要发行、交易场所,主要原因是大型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旗下相关公司大多选择在上交所发行ABS,并以私募方式为主;底层基础资产涉及小额贷款、应收账款债权、保理融资三类产品。蚂蚁金服旗下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都有发行ABS,但以上交所为主。京东金融没有在上交所发行ABS,主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发行。

(4)按发行方式分类


图1.92014-2017年按发行方式分类的发行量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1.102014-2017年按发行方式分类的发行量比例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2016、2017年,私募发行量增速分别为1075%、178.72%,公募发行量增速分别为125%、155.56%,私募发行量与公募发行量之比由2016年的5.22倍上升至2017年的5.7倍。目前消费信贷ABS市场中有83%的ABS产品属于私募发行,17%的ABS产品属于公募发行。

信贷ABS全部选择公募发行,原始权益人主要是商业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底层资产为消费性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企业ABS和ABN选择私募发行,原始权益人主要包括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底层资产为小额贷款、应收账款、消费性贷款、保理融资、信托受益权。由此可以看出,私募发行量的快速增长与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陆续发行大量的ABS相关。

2、发行规模


图2.12014-2017年消费信贷ABS发行金额总额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2.22014-2017年月度消费信贷ABS发行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2014-2017年,消费信贷ABS总发行金额快速增长,2015-2017三年增速分别为445.34%、601.75%、336.61%。2017年消费信贷ABS发行金额占市场全部ABS发行金额的22.89%。截至2017年12月31日,消费信贷ABS发行总额为5572.77亿元。金融机构发行总额为1849.49亿元,非金融机构发行总额为3723.28亿元,非金融机构的发行规模大于金融机构的发行规模。

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分析,零壹财经发现:按市场分类,企业ABS发行规模最大,总额为3708.28亿元;按底层基础资产分类,小额贷款ABS发行规模远超其他产品,总额为3355.53亿元;按交易场所分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主,总额为2939.46亿元;按发行方式分类,以私募为主,总额为3723.27亿元。

(1)按市场分类

图2.32014-2017年按市场分类的发行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2.42014-2017年按市场分类的发行金额比例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2016年、2017年,企业ABS发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500.13%和267.78%,信贷ABS发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79%和575.20%。对比发行量的同比增长可以得出,发行金额的增速明显快于发行量的增速,这说明单位发行金额在扩大。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企业ABS发行金额占比为66.54%,信贷ABS发行金额占比为33.19%,ABN发行金额为0.27%。

此外,从2015-2017各年情况来看,企业ABS发行金额与信贷ABS发行金额的比例分别为0.27、3.56、1.94。对比两者发行量之比,企业ABS与信贷ABS的发行金额之比小于发行量之比,这说明信贷ABS的单位发行金额要高于企业ABS,2017年尤为明显。这与2017年12月现金贷新规后,小额贷款ABS发行量与发行金额骤减有关。如前文所说,2017年12月小额贷款ABS发行6支产品,发行金额为55.47亿元,而11月发行16支产品,发行金额为419.8亿元。发行金额骤降87%,且单位发行金额由11月的26.2375亿元/支下降为9.245亿元/支。

(2)按基础资产分类

图2.52014-2017年按基础资产分类的发行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2.62014-2017年按基础资产分类的发行金额比例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以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的ABS是消费信贷ABS市场的主要产品,小额贷款ABS的井喷式增长是带动消费信贷ABS发行增长的主要力量。2017年,小额贷款ABS增速为308.13%,略低于消费信贷ABS市场整体336.61%的增速,一方面是2017年12月的监管政策影响导致发行规模骤减,另一方面是2017年信用卡贷款ABS发行金额669.26%的同比增长成为发行增长的带动力量。相比之下,其他基础资产类型的ABS发行金额增长表现平平。可以看出,新兴的消费信贷ABS发行模式因其具有一定的政策风险并没有迅速成为市场主流方式。

(3)按交易场所分类

图2.72014-2017年按交易场所分类的发行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2.82014-2017年按交易场所分类的发行金额比例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按交易场所分类的发行金额比例如上图所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仍然是两大主要发行和交易市场。对比发行量,除银行间债券市场外,其余交易场所累计发行金额占比均不及发行量占比,这说明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ABS的单位发行金额与其他机构相比较高。

从发行金额统计柱形图可看出,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规模增速不及银行间债券市场,前者增速为347.58%,而后者高达582.00%。因上交所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发行和交易ABS的主要场所,2017年12月后小贷发行规模骤减可能拉低了上交所发行规模的增速。

(4)按发行方式分类


图2.92014-2017年按发行方式分类的发行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图2.102014-2017年按发行方式分类的发行金额比例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2016、2017年,私募发行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500.13%和269.68%,公募发行金额同比增长分比为94.79%、575.2%。通过对比发行量的同比增长情况,可以看出,私募发行与公募发行在发行金额方面的差距在缩小,说明公募发行产品的单位发行金额要大于私募发行的产品。截至2017年12月31日,私募占有67%的份额,公募占有33%的份额。

3、发起机构

表3.12014-2017年企业ABS发起机构排名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企业ABS的发起机构中,蚂蚁金服旗下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占据榜单前两名,在规模上与其他发起机构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截至2017年底,蚂蚁金服所发行的ABS金额为3277.9亿元,占消费信贷ABS总金额的58.82%。其中,以"蚂蚁花呗"作为底层资产的ABS规模为1921.8亿元,以"蚂蚁借呗"作为底层资产的ABS规模为1356.1亿元,分别占消费信贷ABS总金额的34.49%和24.33%。

表3.22014-2017年信贷ABS原始权益人排名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相对于企业ABS,信贷ABS具有发行量较小、单位发起金额较高的特点。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以累计639.13亿元的发行金额位居榜首。

与企业ABS不同的是,排名靠前的原始权益人在发起金额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信贷ABS的市场集中度不高。

表3.32014-2017年发起机构/原始权益人全排名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整体来看,共30家机构发行了消费信贷ABS,其中有13家机构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或业务范围中包含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平台。发行金额排名前十的机构中,5家为商业银行,2家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除蚂蚁金服的两家公司外,还有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表3.42014-2017年发起机构详细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CNABS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数据说明:

(1)信用评级数量化方法采取北大香帅团队的《中国消费信贷证券化白皮书》中的方法:AAA=15,AA+=14,……

(2)浮动发行利率的转换方式:基准利率的发行当期值+贴水

(3)由于次级档一般是发起机构作为一种内部增信措施而自己持有,因此仅列示次级档,产品的发行利率、信用评级、发行年限均采取优先级的平均值。

从上表可看出,次级档方面,次级占比最高为京东金融的25%;占比最低的是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0。国有及大型股份制银行中,次级档占比最高的是8.99%的招商银行,最低是5.47%的交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次级档占比多位于10.12%-14.06%内,其中,中银消费金融次级档最低,为8.03%。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中,次级档占比多数位于8.5%-18.25%内,其中,唯品会和拉卡拉支付次级档占比较低,均为5%。

量化优先级信用评级方面,最低分是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和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两者都为13.5分;分数介于14-15之间的机构最多,共有19家机构。

平均发行利率方面,最高的是北京正东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7.49%,该项目是美利车发行的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最低的是南京银行(60100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为3.36%。30家机构中,发行利率排名前21家的机构均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排名后9位的均为国有及大型股份制银行。由此可见,仅考虑发行利率,国有及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要低于其他发起机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普遍高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但蚂蚁金服旗下的两家小贷公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平均发行年限方面,有7家机构超过2年,有7家机构少于1年,其余16家机构在1-2年之间。可以看出,大部分机构的ABS发行年限偏向中短期。

资产池状态方面,共有11家机构选择动态资产池,其中有8家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2家持牌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和1家商业银行;共有14家机构选择静态资产池,其中有6家机构为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或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的项目,有3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余5家机构均为商业银行;共有4家机构选择动态资产池和静态资产池兼有的模式,其中2家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蚂蚁和京东),2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和广发银行)。

三、小结

2014年6月第一支消费信贷ABS发行至今,消费信贷ABS市场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且仍保持增长趋势。目前,消费信贷ABS市场集中度较高,蚂蚁金服旗下两家小贷公司的累计发行金额占市场总发行金额的58.82%,2017年发行金额2635.1亿元,占比达到了59.94%。

随着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进行,信贷规模受管控,居民借贷行为将进一步得到规范。同时,受"现金贷"相关政策影响,以小额贷款作为底层资产的ABS发行将受到限制,发行规模有所下降,市场整体发行量在2017年12月出现拐点。

2018年1月,蚂蚁金服卷入"杠杆率过高"的风波,ABS发行计划曾被曝一度搁浅。虽然蚂蚁金服最终发行了"花呗"和"借呗"的相关ABS,但发行规模不如从前。据悉,蚂蚁金服于一月底明确承认旗下两家小贷公司现有杠杆率突破监管要求,未来会逐步降低杠杆率。这就使得以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消费信贷ABS市场仍存在监管套利的空间。发起机构提供实质近似的金融服务,但有牌照和无牌照的金融机构却面临不同的监管机构和政策规范。同时,发行ABS的准入门槛不一,使得发起机构的融资成本有差异。因此,监管机构应加强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做好政策结构设计,使消费信贷ABS市场更规范、更健康地发展。

四、2017年消费信贷ABS年度事件

1、京东发行消费信贷的首支ABN

2017年2月24日,"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京东白条信托资产支持票据"(下称"京东白条ABN")在银行间市场定向发行,成为国内银行间市场消费金融类的首支资产支持票据产品,这也是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产品首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其中,兴业银行为主承销商,负责产品的交易结构设计、项目推动、推介发行等工作。

"京东白条ABN"于2016年12月14日获得交易商协会注册通知,发行总规模15亿元,其中优先A级证券发行利率为4.8%,优先B级证券发行利率为5.5%,认购倍数达到3.9倍,次级档由京东金融全额认购。

2、区块链技术首次落地国内资产证券化

2017年3月21日,京东金融宣布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云工厂底层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于消费信贷ABS底层资产管理。目前,已帮助消费金融服务公司落实到京东金融的资产云工厂业务中,将降低ABS融资成本。接下来京东金融资产云工厂业务还将引入更多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参与京东金融与合作的消费金融服务公司发行ABS的全程,达到对消费金融服务公司区块链内数据的进一步增信,成为内部增信的新手段。

2017年8月,国内发行了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场内ABS产品"百度-长安新生-天风2017年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计划中,百度金融的角色就是技术服务商,它搭建的区块链服务端BaaS使得项目的资产情况可在区块链上被追踪。项目参与机构,包括百度金融、资产生成方、信托、券商、评级、律所等作为联盟链上的参与节点,都可以通过链上数据,对资产状况进行观察和监督。

3、消费信贷ABS首次出现保理融资产品

2017年一共有三支保理融资ABS发行。其中,两期由唯品会于1月和10月发行,发行规模为3亿元和4.75亿元;一期由读秒和去哪儿网于6月联合发行,规模为2.45亿元。

唯品会发行的两期ABS均以其平台上的消费信贷产品"唯品花"作为底层资产。"唯品花"是一种"先消费、后还款"的支付方式,由太平洋财险承保。两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供循环购买的资产池规模较大,同时通过品种保理IT系统自动筛选符合标准的保理合同债权资产,保证了循环率和资产的安全性。

去哪儿网发行的"读秒-去哪儿网第一期消费分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以去哪儿和闪白条共同开发的"拿去花"产品作为基础资产。此次读秒场内ABS的发行,意味着市场上首单以独立信贷技术服务商作为主要发起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ABS在上交所正式挂牌,打破了以往互金行业主要由电商巨头发行ABS的模式。

4、中腾信发行机构间市场首单消费信贷ABS

2017年7月,中腾信在机构间市场发行"国金证券·中航信托·中腾信未带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简称中腾信2017ABS),以为工薪人群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服务作为底层资产。发行规模为4.5亿,成为在报价系统挂牌的首单由非持牌机构发行的消费信贷ABS。

对比中腾信此前发行的两期ABS,在增信措施方面,除了采取以往的双SPV结构、结构化分层、超额利差的增信措施外,此次发行还采取了差额支付承诺、加速清偿机制和贷款服务机构继任机制的新尝试,但没有延续前两期产品的不良微贷资产回购措施。

5、资金端机构成立消费金融Pre-ABS投资基金

2017年,京东金融、天风证券等机构设立Pre-ABS投资基金,为基础资产的形成提供资金。Pre-ABS投资者可以参与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监控,从而确保基础资产质量,具有期限较短的特点,大部分在一年以内。

参与Pre-ABS投资的机构主要包括江苏银行和德邦证券发起的"江苏银行-德邦证券消费金融ABS创新投资基金"、阳光保险投资设立的阳光证券化基金、天风证券资产证券化部门等。这些机构除从事Pre-ABS投资外,也进行ABS夹层投资。


1
标签: 信贷 消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