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冷馒头”还是大市场?
飞速增长的银行信贷没有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注入太多活力。今年一季度全国增加的信贷总量里,中小企业受益不足5%。对于这种现实,外资银行悄悄开始在此领域跑马圈地,中资银行却仍在争夺大型客户,对是否该对中小企业报以信任目光犹豫不决。
业务“冷馒头” 外资银行却热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抵押难”、“担保难”已经成为小企业融资公认的瓶颈。
不过,外资银行却很重视这块市场。包括花旗、汇丰在内的外资银行一致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开辟中小企业业务的首选地,重要原因是那里的外向 型中小企业较为集中。上月渣打银行东北首个分行落户大连,就意味着大连地区的中小企业完全凭法人信用就可贷款。如果企业符合条件,最快在两周内就能拿到“ 救命钱”。
只要在大连注册满3年、年营业额在300万~8000万元并经营稳定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都可能从该行拿到最高100万元的贷款。
由于是无抵押贷款,企业销售收入、盈利能力,尤其是纳税情况将成为重点的考核条件。
信用有瓶颈 中资银行不敢试水
不久前召开的大连国际投资峰会上,大连路明集团董事长肖志国在谈论“危机时银企如何互动”的话题时曾建议,银行对中小企业在操作层面上要放宽,要看企业团队是否值得信任、项目产品是不是可以占领市场等。
对于业内普遍担心的中小企业信用问题,一家已经推行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业务4年之久的外资银行表示,该行已积累了一套成熟的信贷分析和风控体系。因此,该银行甚至不需要设置利率门槛。
反观大多数中资银行,虽曾有银行表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向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信用贷款”,但目前未见具体举措。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表示,只要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银监会将下大力气消除一些可能的障碍,包括财税、法规及其监管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