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报告:投资者结构更趋优化 部分品种成熟度增强
大商所2月1日发布2017年自律监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参与大商所期货品种交易的客户累计为69.98万户,同比增长6%。2017年年末,单位客户持仓量占大商所总持仓量的48%,其中玉米、豆粕、豆油、棕榈油、聚丙烯等品种的单位客户持仓占比均在50%以上,接近境外成熟市场水平。资产管理、特殊法人等单位客户日均持仓小幅增长,占比达17%。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品种成熟度增强。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姚宜兵
大商所2月1日发布2017年自律监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参与大商所期货品种交易的客户累计为69.98万户,同比增长6%。2017年年末,单位客户持仓量占大商所总持仓量的48%,其中玉米、豆粕、豆油、棕榈油、聚丙烯等品种的单位客户持仓占比均在50%以上,接近境外成熟市场水平。资产管理、特殊法人等单位客户日均持仓小幅增长,占比达17%。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品种成熟度增强。
2017年,大商所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行为,全年共查处异常交易行为396起,其中自成交达标195起,频繁报撤达标190起,大额报撤达标两起,实际控制关系账户超仓9起,对148个投资者采取了限制开仓等措施;共查处对敲、影响价格等违规行为146起,处分客户215人,内部立案调查16起,上报证监会调查两起。
2017年全年,大商所共发出市场监察问询函486份,共将1641个账户列为重点监控名单,约见谈话、现场调查30余次,督促包括产业客户、私募基金在内的317组868个客户申报了实际控制关系,对一名未如实申报实际控制关系的客户给予限制相关业务的监管措施。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2353组6454名客户向大商所申报了实际控制关系账户。
套期保值管理方面,2017年,大商所共审核套期保值资格254笔、经营规模304笔、品种模式套期保值建仓需求额度118笔、合约模式套期保值建仓需求额度426笔。同时,大商所加强对套期保值额度真实性及合理性的监管,取消一名客户套期保值资格,取消两名客户套期保值额度,并对黑色系合约相关套期保值客户进行了全面核查。
程序化交易管理方面,2017年,大商所完善了程序化交易报备工作,增加了交易策略、系统接入和合规审核等报备内容,全年新增5836名程序化交易报备客户。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近13万名客户向大商所申报了程序化交易。
在拓展服务实体经济领域上,2017年,大商所上市豆粕期权,填补了国内商品期权的空白。同时,大商所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和产业扶贫,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增设交割库、完善交割标准等措施,推动玉米、豆油、胶合板、铁矿石等品种合约规则制度持续完善。另外,大商所还大力推进新品种研发和立项准备,深化油粕品种的仓单串换业务,研究探索建立仓单中心体系,开展场外期权试点,探索开展集团间的仓单串换场外市场建设,加快促进期现结合。
2017年,大商所继续加强期货公司会员监管和交割仓库管理。为配合期权上市,大商所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74家期货公司会员的期权业务制度、人员、系统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大商所还在大连、上海、广州组织三次共计85家期货公司会员首席风险官培训及座谈会,并对信访处置不力的两家期货公司会员发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示函,督促期货公司切实履行客户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的职责。在交割仓库管理上,大商所修改完善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全年新增交割仓库(厂库)35家,取消交割仓库(厂库)15家,现场检查交割仓库(厂库)111家,其中农产品交割仓库(厂库)63家,工业品交割仓库(厂库)48家。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大商所将继续落实“三个监管”要求,积极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确保市场安全平稳运行,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产业服务和市场服务,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工作,稳步加快建设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