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行长郑晖详解准政策性贷款困境
中国金综合报道由于部分业务准入的门槛比较低,企业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贷款,或者叫风险贷款。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企业带有点诈骗行为,公安部门正在查处,属于诈骗案。企业方面通过向农发行来申请收购粮、棉、油的贷款,但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和市场的原因,把这批贷款转移了。比如说到了房地产领域。
政策性业务针对的是农业主产区的主要粮食品种,而剩下的主要品种的非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区的非主要品种的收购,就是准政策性业务。
这些领域财政没有政策,因为它粮食少,市场好调节。这部分的收购就是企业自己的行为,就是市场的行为。所以在这些省份收的粮食就完全属于市场行为,企业要自担风险。主要风险有粮食价格波动,比如高收低出,这里的差价就会形成企业的亏损。企业没有多少自有资金,全是银行贷款,这就是准政策性的,但我们农发行又不能不贷。
棉花领域最为典型,全部都把它作为准政策性,完全由企业自担风险。国家没有一些政策的扶持或者保证,那么我们银行的贷款就要自担风险。但是准政策性的这一块我们农发行还必须支持企业收,只要是农民卖,企业收,就得支持企业,这是我们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一项义务。
企业利用这个领域,以收购粮、棉、油的名义,采取诈骗的这种方式来转移资金形成了风险,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贷款、大额风险贷款,有的甚至已经形成案件了。有的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是我们银行内部的人员也有可能构成犯罪,比如受贿。
对于银行而言,它就是有经营风险的,不可能没有风险贷款。农发行主要是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外部拓宽业务范围这两个方面来改。
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农发行不能不要,必须得去做。这几年也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也都了解,准政策性其实就是我们代替政府在作为。农发行不能不贷,必须得贷,但是农发行不能自主经营,又要自担风险,这就有点扭曲了。商业银行就能自主经营自主选贷,然后自担风险。
目前农发行在管理难度上比较大的也是准政策性贷款这一块,我们都反映到上面去了,希望有更合理的制度安排。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消化这些问题贷款、呆坏账,这几年经营情况比较好,我们靠自己的利润就核销了400亿元。
实际上核销的呆坏账都是我来之前产生的,都是传统业务,是收购粮、棉、油形成的。但是国家又不认账的,我们得用自己的盈利去核销。以2004年底为基数的话,我们2005、2006、2007、2008这四年农发行税前的毛利,每年都是70亿以上,去年达到了200多亿。
我们首先就是要化解这些问题和案子。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的话,就是有一些比较大额的风险贷款,因为有的企业它都是属于龙头企业,它有一些财产,进行财产抵押,争取尽快的通过变现来收回贷款,尽量减少损失。农发行的这些问题贷款,风险贷款,有它的特殊性的,领导层和监管层都掌握。
我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我现在针对准政策性贷款管理中的问题,出台了专门的文件。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集团性客户资金检测。
银行去管理这些贷款其实非常难的。企业它自有资金,有多家银行贷款。大公司有自己的财务公司,他们把这些钱完全融合在一起,但是银行给他贷款的时候,都有正常用途。说句老实话,你也很难监控他,这个贷款到底是用在那上面去了,因为他全混在一起了,现在你银行缺乏有效的防火墙。包括你提到的松源,他都是属于大的集团公司,他有粮食的出口贸易,还有收粮、储粮、出口、港口业务、房地产。所以我下了一系列文件规范集团性客户的管理。
另外我们对贷的款放出去以后,信贷人员后续是否尽职尽责也加强了管理。现在就是如何保证企业将贷款用在银行要求的既定用途上。还有就账户本身如何加强管理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