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海外扩张,怎么不借共享单车东风?
高铁、共享单车、网购与移动支付,被外国友人形容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与四大发明一样,它们也在远渡重洋,海外传播,如高铁技术的输出与海外承建,如网购与移动支付的国际化,又如摩拜、ofo的国际化市场。
高铁、共享单车、网购与移动支付,被外国友人形容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与四大发明一样,它们也在远渡重洋,海外传播,如高铁技术的输出与海外承建,如网购与移动支付的国际化,又如摩拜、ofo的国际化市场。
与共享单车海外征程一样,移动支付在过去一年,也将战火从国内引到海外。
不同的是,移动支付的海外策略,首先是满足国内出境游的用户。支付宝的海外策略中,最初优先推广它的退税服务,而支付宝在新加坡更主要集中在了旅游区以及华人聚集地。
海外市场的扩展,中国互联网有过许多成功案例,如猎豹移动,如UC在印度与印尼,以及今日头条在美国市场,与猎豹、UC以及共享单车相比较,移动支付的海外扩张,看起来的确是有些“慢”。
移动支付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层面的协同,除了获取用户注册,还要绑卡,等等。更为主要的是,海外市场尤其如新加坡、欧美市场,信用卡POS机十分普及,还有Apple Pay 、PayPal这样的竞争者。
中国的移动支付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原因是建立在金融市场不发达,诸如POS机、信用卡等基础设施不完备,现金依旧是主流的基础上。同样的,中国电商的发达,也因为传统零售滞后。
这是“后发优势”。
我们一直强调,场景,支付即场景,场景即支付。过去几年,共享出行如滴滴,共享单车如ofo、摩拜之所以能够受到阿里、腾讯的青睐有加,说到底,还是因为场景。阿里重启口碑,入股饿了么,腾讯推动美团吞并点评,并追投,也是因为场景。
移动支付的海外拓展缓慢,说到底,还是场景的缺失。
中国旅行者,固然是场景之一,但这也是存量市场的增值服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增量。移动支付应用不能给出一个能够让本地人安装并注册的理由——当然,电商的国际化也是移动支付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场景之一,但其仍需要的是给予用户一个全场景的服务。
共享单车的海外数据中有一个很有趣的一栏:99%用户都是当地的。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移动支付海外扩张如此缓慢且艰难,为什么不借共享单车?
国内市场,ofo集成到了滴滴、支付宝应用之内,摩拜集成到微信,成为一个“功能”。在我看来,海外市场,这样的位置或许能够“对调”,支付宝嵌入ofo应用中,成为用户骑行付款的功能——因为,共享单车是中国特色的,摩拜、ofo拥有规模经济,已经建立起足够的规模门槛。
抛开金融系统对接这些问题,移动支付海外拓展的难度,首先是获客成本太高。在共享单车这一场景之上,获得用户注册自然就简单得多了,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支付宝的国际化业务比微信支付要成功很多,为什么?答案就是,国际友人也需要淘宝,上淘宝与阿里巴巴,注册并使用支付宝,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一个独有的场景,对移动支付的海外征程,的确很重要。
“场景”对支付来说,意义非常。前几天,星巴克与阿里合作“新零售”的新闻,铺天盖地,在此之前,腾讯也将星巴克视为非常重要的合作者,也是因为,星巴克的场景。麦当劳与KFC,两个全球性连锁快餐,一家是可口可乐,一家是百事可乐——卖个糖水,都要重视场景,何况移动支付。
在共享单车的APP上可以嵌入支付宝、微信支付,也就能够嵌入电商、音频、导航、社交等业务。事实上,对诸多渴望出海的中国互联网产品来说,共享单车的国际化也是可以“借力”的东风。在前两年手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滴滴出行APP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品手机发布的联合推广,现在许多电影的上映,也会借助滴滴推广,因为这是个覆盖城市人群,且每天都会打开的APP。
类似的故事,也能发生在共享单车APP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