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两面夹击,“云闪付”APP能否在狭缝中重生?

Melody | 2017-12-20 17:49 5911

9年前,阿里老大哥马云曾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如今银行开始改变了,但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也已经变了。今夕不同往日,支

支付宝、微信两面夹击,“云闪付”APP能否在狭缝中重生?

9年前,阿里老大哥马云曾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如今银行开始改变了,但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也已经变了。今夕不同往日,支付宝和微信的迅猛发展已经近乎代替了银行。 
  
艾瑞咨询发布的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市场份额为39.8%,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54.5%,两者合计占市场份额超过94%,银联商务所占市场份额寥寥无几。 
  
事实上,中国银联曾经也有一段风光的日子。 
  
作为各大银行卡的集合——中国银联,其有着得天独厚的背景。中国银联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  
  
中国银联旗下的支付公司为银联商务,主打线下POS收单。在中国银联成立的时候,支付宝和微信尚未问世,中国银联可谓是一家独大,再加上拥有雄厚的背景,一时间成为众多人追捧的支付方式。 
  
犹记得,2010年前后,各大银行开始开通网银,使用优盾在PC端进行支付。各大银行也去当地高校宣传“免费办理网银”,每天的人流可以排成一条长龙。 
  
可以说,那时候的中国银联可谓是过着“躺着挣钱”的日子。但是好景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2014年12月12日,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始进军线下收单市场,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逐渐开始被瓜分,中国银联的地位严重受到“威胁”。 
  
中国银联似乎又慢了半拍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持续布局移动支付市场的同时,中国银联也没有停下脚步,但总是慢了半拍。 
  
如在海外支付市场布局方面,2017年年 5月9日,中国银联宣布将在泰国推出通用二维码标准,作为泰国中央银行向当地金融机构和商户的推荐标准。 而支付宝和微信在2016年或者之前就已经进入泰国市场,目前微信更是全面覆盖泰国。 
  
紧接着,18日,银联商务收购日本收单机构Merchant Support,而支付宝和微信在很早之前就已在日本打开了市场。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但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支付已经走进广大用户的方方面面。 
  
12月1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一时间,又在业界引起一阵波澜,中国银联可能要“收复失地”了。 
  
据介绍,“云闪付”APP作为统一入口,汇聚银联及各大银行的支付工具、支付场景及特色服务。消费者通过这一APP即可绑定和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并使用各家机构的移动支付功能与权益优惠,从银联二维码扫码支付到各类手机Pay开通申请,从信用卡全流程服务到Ⅱ、Ⅲ类账户开户,从个人实时转账到各类场景消费支付,只要通过手机可以操作的支付功能都将陆续在“云闪付”App内实现。  
  
和之前中国银联推出的“云闪付”不同。两年前,即2015年12月12日,银联携手23家商业银行发布银联云闪付。云闪付是一款移动支付产品,相当于一张实体银行卡,用户可以在有非接触POS机的线下实体店及或互联网进行支付。已经接入银联“云闪付”的有Apple pay、Samsung Pay、京东、美团等等。 
  
也就是说,“云闪付”不再是一盘散沙,“云闪付”App的推出使各大银行形成了一个集合体,劲往一处使。 
  
“云闪付”App正巧赶在“双12”前发布。一年一度的“双12”大战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场支付战争,各大支付公司开启大幅度的补贴模式,特别是银联“云闪付”在线下的补贴力度更大,多数都是五折。但补贴之后呢?如何打造用户粘性显得至关重要。 
  
银联云闪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此看来,中国银联相比于支付宝们的发展慢了许多,那还能抓住支付宝和微信的“尾巴”吗? 
  
银联云闪付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NFC功能,不同于主要以二维码为主的支付宝和微信。 
  
此前,零壹财经曾发表《二维码支付对战NFC支付,谁主宰下一个十年?》一文,详细介绍了NFC支付的特点是安全: 

从产业链的角度,二维码是做减法,NFC是做加法,这也是二维码能快速切入市场,迅速占领中低额支付市场的关键。 

从金融安全的角度讲,NFC要比二维码要高许多。NFC和二维码本质都是通讯介质,只不过NFC是可双向的,二维码是单向的。从一开始,NFC就是基于金融级的要求在设计技术方案,而关于消费者扫码付款的情况,存在的漏洞较多。  

目前,由于银联的补贴以及NFC模块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手机支持NFC,也更方便快捷。 
  
成也NFC,败也NFC。 
  
相比于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的优势在于无须网络连接,以及省去手机开锁、打开App、点击扫码等环节。 
  
但对于商户来说,成本较高。商户若想使用NFC支付就必须要购买相应的终端设备,主要包括NFC收款机(NFC POS机)和NFC自动售货机、NFC读卡设备等等。 
  
对于用户来说,习惯已经形成。即便现在国内很多手机也开始支持NFC支付,但用户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习惯已经形成。 
  
未来,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中国银联三者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有人说,未来移动支付市场将呈现一个“两超多强”的格局,两超就是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多强指以银联“云闪付”、Apple pay、京东支付为主的支付公司。

1
标签: 银行 马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