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蚕食不可避免 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必有一战

2017-12-15 15:08 16910

“金融科技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传统商业银行,如果没有有效的反击机制,在金融科技的供给下,它很可能变成一具被毕加索吃剩下

“金融科技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传统商业银行,如果没有有效的反击机制,在金融科技的供给下,它很可能变成一具被毕加索吃剩下的鱼骨头,头还在,品牌还在,框架还在,但垂直产品都被金融科技细分蚕食了。”12月9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治理挑战与中国角色”上如此表示。

朱民:蚕食不可避免 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必有一战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朱民

在朱民看来,AI应用可以遍布银行所有垂直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和蚕食不可避免。“金融科技第一个蚕食的对象是表外业务。从现在的技术来看,金融科技可以几乎完整蚕食所有表外业务。下一步就是对表内业务的蚕食。存款、贷款、资金管理、支付,现在已经都在做,对传统的表内业务的蚕食,也是一个必然过程。”

朱民认为,金融科技把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从设计、生产、风控、销售的内生产品链过程变成了一个外化的市场产业链过程,由此根本地改变了 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架和经营模式。这是一个巨大的对银行管理者的挑战,整个理念、方式、流程是完全不一样,取决于和所有垂直产品的合作,取决于和所有市场的沟通交流,改变它的利润和利润分享,改变它所有的经营理念。

他强调,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正在对存款、贷款、支付、融资、投资管理、保险、金融信息这7大金融业基础功能发起全面冲击。金融科技是垂直、细分市场,余额宝是在存款环节的派生切入,各种微型信贷是在贷款环节的派生切入,网络支付是在支付环节派生切入, 各种众筹是在融资环节的派生切入...传统商业银行一个一个的产品,通过金融科技的细分逐渐一点点被蚕食掉。最后商业银行只剩下一个框架,一具鱼骨。

不过朱民也表示,传统金融机构也不会坐以待毙,会反击,所以毕加索后来画了一幅鱼,鱼头在,剩下的不知道是什么,也许鱼有翅膀,也许鱼有脚,也许鱼有六个鳃,也许鱼会飞,所以,传统商业银行如果奋起反击,一定会产生出新的鱼,这条鱼是什么,不知道。但在此之前,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必有一场大战,这个大战会非常精彩。

以下为朱民发言实录:

朱民:感谢会议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又一次回到三亚和各位进行沟通,感谢波明的介绍。毕加索不会钓鱼,毕加索会吃鱼,所以我今天讲的是毕加索吃鱼。我主要是想讨论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颠覆,因为本来这节安排的是讲科技。

人工智能现在的浪潮非常凶猛,其中金融科技走的非常之快,它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今天想讨论金融科技怎么颠覆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什么是毕加索的鱼呢?我要到最后才告诉大家。

这是UBS瑞银在美国的交易大厅,我们当年去看,一个交易大厅1000个交易员24小时和全球交易,真的是非常壮观。我当时很震撼。但是,风光不再,这是今天,交易大厅的人几乎没有了。旁边的交易大厅是高盛的交易大厅,2000年600个交易员,今天4个。人去哪里了?当然是失业了,人被机器取代了。当我们讲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的时候,讲了很多贷款、存款、支付等等,其实在交易领域走的非常之快,因为机器能更广的阅读市场的信息,大规模、迅速、规模,都是人没法比的,它在几千个股里迅速选出满足你偏好的要求,人是没法比的。所以,交易的领域,通常我们在讲金融科技的时候都不太关注,它的变化是巨大的。

支付清算,在2016年,中国的支付清算,讲比数的话,非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已经是970亿比,传统商业银行才257亿比,移动支付主导了今天所有的支付。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而且移动支付会越来越主导。我们也看到,比数在移动支付上升的时候,金额上移动支付还是小笔为多,它的金额的份额还是小于大的商业银行,但它上升的比重是非常快的。

P2P是现在大家讲的比较多的领域,把P2P做一个比较。绿的部分,他们是一致的,黄的部分是不一样的,比如传统的借贷银行要有代理,P2P要有网站。监管,传统商业银行受到严格的监管,P2P的监管不明确,但现在在加强,这是个好事。它的利差很大,传统商业银行是自己承担服务的,P2P是从双方收费的。关于风险的承担,传统的商业银行承担全部的风险,P2P的风险是由借贷双方承担的,因为它只是一个平台。如果讲监管、经营成本、对客户接触的面,商业银行没法跟P2P比,利差大、成本低、客户广、监管松,这个仗怎么打。

机器人做投资顾问,现在变得非常普及。国内的理财业务发展的非常快,理财业务迅速的向中产、中产以下的人延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机器承担了财务顾问。理财,以前在美国都是100万美金以上才能承担,因为它要有一组顾问服务,成本非常之高,根据每个人定制特殊编号题材的结构、产品、期限、风险,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回相当长的时间,几乎六个月搞定一个客户,所以,它起点必须非常高。机器改变了所有的一切,机器可以很快的辨认客户的风险偏好,很快的降低对资产的配置,因为它可以迅速得到客户需要的东西,客户有任何不满意,管理费用大大下降,今天整个财富管理的基点从100万美金下降到5万美金。

风险管理,毫无疑义是金融科技非常优势的方面。我举了一个北斗的案例,对客户的了解,因为信息的维度是五维到七维左右,远远高于传统商业银行单维的信息,它对客户的描述是非常精准的,它可以在大概30秒钟判断是不是欺诈,反欺诈机器今天做的几乎完美无缺。整个的信贷管理,特别是贷后的管理,风险预警,通过机器不断地学习模型的迭代,现在风险管理的参数迭代,可以做到以周为计,以天为计。传统风险系数的模型迭代是以年计和以季度计的,现在是以天和周计的,所以,可以看到风险管理的精准性大大提高了。

腾讯做的微粒贷是很有意思的,它把数据从交易数据走向了个人的社会特征信息,通过社交圈行为特征,加上银行的征信,对人的身份确认远远强于和好于交易信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做的对个人和对企业的服务,精准度和定价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都要好很多。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通过社交的信息刻画一个人,定义一个人。

从刚才讲的例子来说,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七个基本功能产生了根本性的颠覆。第一,存款。余额宝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基金,超过了JP摩根,也就是五年的时间。

第二,贷款。各种微小信贷、产业链贷款,做的非常好。我能给小企业贷款,为什么不能给大企业贷款呢?现在可以用大数据描述大企业的财务信息,比如通过对一个生产企业的装卸运输车辆的描述,订货、销售的描述,远远可以得到超过它财务报表的信息和风险质量。

第三、支付功能方面,出现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个人支付主要渠道;

第四,融资,现在众筹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当然还在进一步规划。

第五,财富管理,机器做的比人快得多的多。

第六,人工智能对保险的颠覆会来得更加迅猛,因为保险是以场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以场景为基础处理特殊的任务,保险是以场景为基础的。所以,现在人工智能正在一点一点的切入保险业,走的非常之快。

第七,整个金融市场的信息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金融科技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从内部来看,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在它改变金融产品和行为的时候,最根本的是把金融机构的内生的产品,从设计、生产、风控、销售的过程,变成了外生的产业链的社会的市场的过程。这是一个巨大的对银行管理者的挑战,因为它整个理念、方式、流程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取决于和所有垂直产品的合作,取决于和所有市场的沟通交流,改变它的利润和利润分享,改变它所有的经营理念。

在传统的金融银行,金融科技是一个垂直的市场,细分市场,它是不断一个一个的切割,把传统商业因的市场给割掉。余额宝是存款、微贷是贷款,支付是支付,传统商业银行一个一个的产品,通过金融科技的细分逐渐逐渐蚕食掉了。这是一个很厉害的过程。

金融科技在根本上把商业银行的产品链变成了一个市场的产业链,把这个产业链拉细拉长,使得无数的小的市场行为的金融科技可以掺入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所以,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科技把商业银行内生的产品的内部决定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开放的产业链的市场的合作的过程。最为关键的,商业银行只剩下一个框架。对传统商业来说,它改变了银行的客户管理、渠道、成本、服务,它改变了信息,因为商业银行的信息维度太单一,它改变了业务流程,从人工流程变成了机器的流程,它挑战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所以,它在银行内部的管理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银行的四大基本支柱,分行和分支、网点,现在不存在了。专业人士的风险管理,机器做的更好。产品的综合整体的设计能力,被一个个单独的产品分割。几个传统的客户,战略合作伙伴变成了一个广义的,要和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合作伙伴合作,这是个很大的不同的变化。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看,今后的人工智能,智慧金融是数字世界+物理世界,数字世界是通过大数据对客户的精准定位、风险管理、服务等所有东西和物理的实施,放在云上降低成本,然后通过各种网络,通过风控,通过产品,通过效率,来达到整个的客户。它是一个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结合,这个发展现在看来也是非常迅猛。

我们到2015年全球的金融机构已经对传统银行的分析做了分析。横的方面是零售、中间商业银行、大公司。纵的是产品、账户管理、借贷、支付、金融资产管理。大家可以看到,最多的还是在零售,零售里面最高的已经占了25%,是它的支付。深蓝表示这些领域的规模本身是很大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借贷里面,在大公司这一条其实也在开始。仔细想想,如果我能做零售的话,为什么不能做大公司。

我们把全世界在2014年的整个银行收入做了一个剖析。把整个银行的收入分成两个部分: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内业务,整体的利润比表外业务要高,占了54%。表内业务,借贷占了最大的比,12000亿收入,账户等等管理是5000多亿的收入,成本是1000多亿。表外业务主要在资产管理、支付和交易,这两块也占了11000亿左右,但是税后的业务呢,表外业务占了59%。资本的回报率来看,表内业务占据大量的资本,表外业务不占据很多资本,表外业务资本汇报是22%,表内业务资本回报只有6%。为什么讲这个?金融科技第一个蚕食的对象是表外业务。从现在的技术来看,金融科技可以几乎完整的蚕食所有的表外业务。下一步就是对表内业务的蚕食。从刚才看,存款、贷款、资金管理、支付,现在已经都在做,所以,对传统的表内业务的蚕食,我觉得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我们把未来的金融科技对不同银行业务的冲击,圈的大小表明影响的大小。从这方面可以看到,横的是不同的产品,大的是资本市场、零售不同的分割。最大的当然还是在支付,支付会越来越走向大公司、小公司。同时,在整个贷款方面会走得很前,数据分析会很大,而且最终会改变银行业的管理和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科技对银行的蚕食是很大的。

未来金融科技的生态,一定是大的平台来支撑小的金融科技企业,从全世界来看,比较到的是IBM、谷歌等等,大的平台在小的公司,大的平台载体开始出现,这是未来一个很大的生态,垄断和反垄断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中国现在金融平台,几个比较大的,百度、蚂蚁、腾讯、平安,下面支撑了无数的中小企业。所以,如果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觉得AI可以应用遍布银行所有的垂直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和蚕食不可避免。


未来人工智能的走势,走在最高的还是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和电讯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深、最广、最有希望的未来,所以,金融业一定是人工智能,一定是金融科技和传统科技,大战一场的战场。所以,这就回到了我的毕加索的故事。毕加索是个画家,精力旺盛,画了很多抽象派的画,50年代有一个西班牙的画家想去采访他,看到他正在津津有味的吃一条鱼,发现他吃鱼非常专注、非常认真,把鱼吃的干干净净,留下了一个完整的鱼骨。传统商业银行,如果没有有效的反对机制,如果不能群起反击的话,在金融科技的供给下,它就很可能变成一具被毕加索吃剩下来的鱼骨头,头还在,品牌还在,框架还在,但是垂直产品都被金融科技细分蚕食了。当然,传统金融机构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会反击,所以毕加索后来画了一幅鱼,我们能分辨这是一条什么鱼吗?毕加索是个抽象派画家,可以看出鱼头在这里,剩下的都不知道,也许这个鱼有翅膀,也许这个鱼有脚,也许这个鱼有六个鳃,也许这个鱼会飞,所以,传统商业银行如果奋起反击的话,一定会产生出新的鱼,这条鱼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在这之前,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必有一场大战,这个大战会非常精彩,改变整个金融业的未来。传统商业银行怎么反击,这是我以后想要的第二部曲,所以请听下回分解。谢谢大家!


2
标签: 金融 毕加索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