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在寒冬中的发展机遇

2009-06-16 10:14757

随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寒冬”的逐步加深,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的物流产业,所受到的影响也正日益加剧。因上游制造企业减

    随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寒冬”的逐步加深,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的物流产业,所受到的影响也正日益加剧。因上游制造企业减产带来的运量萎缩,直接造成2008年物流行业总体上的各指标增幅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尽管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89.9万亿元,然而其增幅同比下降达6.7%,同时,物流业增加值和社会物流总费用两项的增幅也分别同比下降4.5%和4.4%。在物流行业内部,众多中小企业也是艰难维系,毛利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和半亏损式破产。

    就在物流产业寒冬逐渐显现之时,作为最后一个国字号的振兴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它也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一个服务领域的产业规划。物流业是连接制造和消费的特殊产业领域,《规划》中特别提出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九大重点工程。在3月26日,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33个部门以及3个相关协会召开会议,具体落实和推进《规划》的编制工作。业界普遍希望本《规划》及后续细则的出台能对物流业调整振兴,甚至是对制造业的带动起积极作用。

    《规划》旨在加速物流产业变革

    在位于物流产业前端制造业生产萎缩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优胜劣汰、洗牌、重组将是物流寒冬带来的必然结果。《规划》也将“调整”作为了“振兴”的前提,可见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规划》实施阶段的到来,物流产业的变革即将全面展开。

    首先,《规划》着眼于结构变革。

    在《规划》框架所涉及的内容中,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是将现有物流市场的丰富性和物流产业关联性扩大的举措。基于这些改革方向的物流产业发展,迫切要求市场中一方面出现更具实力和整合性更强的大型物流企业,另一方面出现专业化程度更高、服务领域更为聚焦的专业物流企业(如食品、药品、农产品、危险化学品等),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物流产业现有的体系和结构。

    其次,《规划》着眼于技术创新。

    将物流信息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科技攻关等列为发展重点,体现了《规划》要求中国物流产业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要提升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发展拓展物流发展空间,提升物流效率,从而满足更新更快的物流需求。“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信息化为主线”也是落实和推进《规划》的基本要求。信息化的快车已经让物流业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而基于各方面科技的新成果也必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第三,《规划》着眼于服务提升。

    作为服务行业,物流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而其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规划》中所提出的物流标准化建设以及城乡物流体系发展,都是对物流服务提升的重要要求。业内有专家评价当前物流瓶颈是“最后一公里”,认为中国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这是物流服务要解决的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问题。赛迪顾问认为将完善物流服务作为物流业发展变革中的紧迫任务,提升物流标准化建设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要点所在。

    第四,《规划》着眼于长远发展。

    之所以说物流《规划》主要是着眼于长期的布局和发展,是因为物流业发展本身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受益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大物流需求。而当前这个时间点提出这一《规划》,可以说是从物流发展的角度为经济发展预先做好准备,颇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略眼光。

   《规划》将促进物流产业的整体提升

    考虑到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全球发展趋势,赛迪顾问分析认为,《规划》将直接促进产业从技术水平和服务方式上的整体提升。

    在当前物流产业结构方式上,从赛迪顾问的数据看,2008年中国物流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运输占比居于绝对优势,而仓储、加工、包装等相关环节的投资仅占到7.3%,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5%—20%,中国物流产业结构问题在于仅仅聚焦于运输环节,整体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综合性、全局性和一体化的物流产业发展体系。

    延续了《2008—2015年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规划强调了物流产业的整体性,如《规划》重点工程中的物流园区建设本身就是促进物流业整体性的一个有效方式。物流园区整合了诸多生产后环节(如仓储、加工、转运、配送、分拨、展示等),这些环节是物流产业链整体中的重要部分,物流园区的建立,对提高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的意义重大。

    赛迪顾问研究认为国内外物流园区可以划分为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两类,前者以现代化、多功能、社会化、大规模为主要特征;后者则以专业化、现代化为主要特征。而两者共同点就是拓展了物流的运输功能,并通过园区产业集聚将物流产业链有效和充分地延伸。通过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物流产业结构,整体提升物流产业层次和水平,将是《规划》给物流寒冬带来的最好发展信号。

    物流业度过经济寒冬的几点建议

    基于对《规划》政策的解读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特点和趋势的分析,赛迪顾问建议物流业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发展,从而度过经济寒冬,迎接发展春天。

    第一,加强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确立物流产业的发展地位,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从企业层面,在当前的经济“寒冬”中物流企业应一方面加强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审慎分析制造业实际物流需求,同时对一些行业的特殊要求予以充分重视,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合理预测未来物流发展的需求,提前完善企业自身物流能力和水平,满足发展需要。

    第二,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无论对整个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还是对具体企业的物流效率提升,都是有效的着力点。通过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有效发展现代物流,形成物流体系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另外,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可以直接提升用户的物流体验,对物流企业良好形象和口碑的建立也有直接和明显的作用。

    第三,以产业集聚为思想指导完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物流园区的建设应该按照产业集聚的指导思想,充分分析物流发展的运输、包装、转运、展示、通关等各个环节,合理有效发挥物流园区的作用。同时,通过区域性的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形成区域物流枢纽,服务城乡物流需求。

    第四,注重物流业非运输部分的服务能力拓展和提升,增加物流服务的附加值。

    改变当前物流体系中的运输环节“一业独大”的局面,从各个角度发现物流产业的价值所在,拓展物流服务范围,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注重物流重点工程建设,将成为加速物流业发展的有效抓手。
0
标签:寒冬 物流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