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消除世界和平赤字

王鹏权 | 2017-11-15 11:51 6795

作者:王鹏权,求是杂志社本文来源:红旗文稿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

作者:王鹏权,求是杂志社

本文来源:红旗文稿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和平赤字首当其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要消除和平赤字、维护世界稳定,需要各国人民共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世界面临严峻的和平赤字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秩序步入全面深度的调整,一些国家陷入冲突和动荡,衍生出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新态势,使世界和平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一是叙利亚内战和乌克兰东部冲突仍在持续。在叙利亚,虽然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取得明显进展,但是叙各方和解进程进展缓慢,阻力重重。在乌克兰,东部冲突时断时续,克里米亚问题仍然备受争议,俄乌关系以及俄罗斯与美欧国家的关系短期内难以转圜。二是阿富汗和伊拉克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危机。在阿富汗,塔利班植根于农村,不断发动武装袭击,与阿政府谈判的前景仍不乐观,不同民族和部族之间的矛盾也干扰着和平进程。在伊拉克,虽然打击“伊斯兰国”的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在政府治理能力有限和库尔德人独立诉求上升的背景下,伊拉克面临的和平挑战依然严峻。三是部分非洲国家的战乱也不容忽视。南苏丹持续内战导致全国性大饥荒,超过一半人口挨饿,200多万南苏丹儿童流离失所。利比亚各派力量并未按照政治协议接受民族团结政府统一领导,国家仍处于动荡和分裂之中。刚果(金)东部持续冲突,自去年以来已导致数千名平民丧生。


第二,恐怖主义蔓延肆虐。一是“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余波难消。虽然该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再无当年威风,但它在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建立的组织网络以及难以防范的“独狼”式袭击,仍将持续地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二是“基地”组织、塔利班、西非“博科圣地”“索马里青年党”等传统恐怖组织仍在大肆活动,各恐怖组织为了争夺主导权而大肆发动恐袭,危害地区和平与安全。三是恐怖主义在互联网上蔓延肆虐使反恐任务更加艰巨。“伊斯兰国”拓宽了网络恐怖主义类别,加强了网络恐怖活动机制,提升了防控难度,放大了全球性影响,使国际反恐事业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难民危机复杂难解。持续动荡引发了大规模难民危机。联合国难民署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难民和国内流离失所者总数达到空前的6560万,包括2250万难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引发的难民潮,尤其是叙利亚大量难民外逃给黎巴嫩、约旦、土耳其等邻国造成巨大压力,加剧了当地矛盾与冲突风险。同时,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后,造成二战结束以来欧洲最大的难民危机,促使东西欧、南北欧之间的矛盾激烈化,欧盟机构与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宣扬排外思想的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借机兴起,对欧洲政治生态与安全状况产生深远影响。


二、世界和平赤字出现的四大原因


产生世界和平赤字的原因,在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行为的泛滥,在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扩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足与治理缺位,在于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的缺陷以及国际秩序的不平衡、不公正难题。


第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行为导致战争和动荡。邓小平曾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91页)冷战结束后,世界大战的风险减轻,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行为并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利益,制造理由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或者发动颜色革命颠覆他国政权。受此影响,阿富汗、伊拉克、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不少国家陷入激烈冲突与持续动荡,成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各种次生危机爆发的重灾区。


第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扩张给其他国家带来灾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力推广的新自由主义学说,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承诺中的繁荣,反而加剧了当地的贫富分化,带来大量经济社会问题。同时,西方国家无视西式民主自身的弊端,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条件,大力推广西方选举式民主,其结果不仅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政治现代化,反而破坏了当地原来相对均衡的政治生态,放大了民族、种族、宗教、文化矛盾,导致了普遍的政治衰败和社会动荡。因此,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受资本主义危机影响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困境,仅仅是加剧和平赤字的催化剂,真正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和西式民主的扩张。后者实质上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剥削关系。如果不能在新自由主义之外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在西式民主之外探索出新的制度类型,那么发展中国家仍将深受其害,世界和平的前景仍然难言乐观。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足和治理缺位加剧了社会暴力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足导致贫困问题,加剧了社会群体对有限资源和政治权力的争夺。治理缺位加剧了这一矛盾,导致群体冲突与持续动荡,为极端主义提供了土壤,削弱了地区与全球和平的基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和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边缘位置及其所受的剥削不无关系,在世界经济长期失衡、南北差距持续拉大的背景下,这一矛盾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这个角度看,“南北关系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世界和平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发展问题,理应得到世界各国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发达国家必须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的缺陷使地区安全危机复杂难解。二战结束后,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成为大国协调和合作基础上解决地区安全危机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不平衡、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中,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首先,作为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主导角色的联合国面临着多元挑战,尤其是面临大国卷入其中的危机时,联合国往往难以充分发挥调解作用,这一点在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中均有所体现。同时,在民族和解、民主选举、国家治理、平民保护、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领域,各国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往往对联合国的能力、效力及合法性构成挑战。其次,区域和次区域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时也面临主客观两方面的挑战。主观上,一些区域组织被个别国家或集团所主导,在立场上和决策时明显有失公平,进而加剧了危机烈度。客观上,一些区域组织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即便做出正确决定,也没有能力贯彻执行。大国角力也是削弱区域组织危机调解功能的重要因素。


三、消除战争隐患,培育和平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要维护和平,不仅要通过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行为,反对西方推广所谓“普世价值”,消除战争隐患;而且要通过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完善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培育持久和平土壤。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行为,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也就是维护世界和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要剜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毒瘤,必须增强并联合一切和平力量,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年来中国沿着这个方向,坚持奉行并倡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同时,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此外,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倡导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为消除战争危险、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第二,反对西方推广所谓“普世价值”。发展中国家要认识到所谓“普世价值”作为西方国家对外干预新手段的本质,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所张扬的资本力量足以摧毁国家原有发展成就和社会秩序,认识到在经济社会条件和国家制度基础不具备的前提下照抄西式民主只会加剧社会分裂、造成社会动荡。在此基础上跳出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漩涡,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国家强行输出其发展模式与社会制度,避免因此陷入贫富悬殊、“劣质民主”的泥潭,引火烧身。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支持各国探索更好、更适合自身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转化为人类文明多元共存、共同繁荣的智慧,进而消除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共同追求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


第三,推动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发展是促进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通过各国经济发展可以消除国际动荡的国内根源,通过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可以缓解南北矛盾,通过增加全球经济总量可以为解决包括和平议题在内的国际公共问题提供更多支持。近年来中国沿着这个方向,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打造了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了共同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西方发达国家要向中国看齐,及时兑现承诺、履行义务,通过南北对话,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发展中国家要运用好新的国际合作平台,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完善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完善全球和平与安全治理机制,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国际社会应当拿出实际行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平等协商和公平正义提供空间。各国应当认清影响本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增强地区国家间战略互信和地区安全议题上的共识,逐步探索并完善适应本地区需要的和平与安全维护机制。


第五,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利益依存度不断增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国际社会追求持久和平、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这一思想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一套全面消除和平赤字、构筑人类社会持久和平的整体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我们相信,只要各国人民看清人类和平与安全事业面临的深层次挑战,国际社会就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只要各国人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国际社会就能在整体进步的基础上,迎来持久和平的灿烂阳光。


5
标签: 赤字 习近平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