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何向大学生争“送”信用卡
不久前,上海银监局向各商业银行发出风险提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持有的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上海银监局认为,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群体,对大学生发卡而不考虑其还款能力,会造成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超能力消费,或滋生攀比消费心理,给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按规定,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在校大学生,肯定不符合信用卡的基本申领条件。可这几年下来,却出现了一股银行争相办理大学生信用卡的风潮。那么,银行为何如此热衷抢食大学生信用卡这块蛋糕呢?
我们知道,信用卡业务利润主要来源于向持卡人收取的服务费用及透支利息。但所有银行均实施了免首年年费等优惠政策,基本上是免费为大学生提供信用卡服务。那么,银行要赚钱便只能通过收取透支利息。某种意义上,给大学生办信用卡,即是鼓励大学生透支消费,但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因此他们的透支行为只能是“花父母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学生信用卡领用合约》里删去了“收入情况说明”,同时特别注明联系人“无需承担担保责任”。殊不知,银行早已看好了合约外的担保人,那就是大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