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增量货币推升通胀预期 中国预警资产泡沫与国际游资
当中国的政府官员和学者还在热议经济是否已触底回暖的当下,由美元贬值引发的通胀预期正成为越来越多经济界人士的关切,普通投资者也开始选择投资房产和黄金进行避险。
推升通胀预期的因素包括股市持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扬、房地产市场回暖以及黄金和金矿股票价格的飙升等等。
近一个时期,全球主要股市均呈现涨势。中国沪深两地的A股股指已创下10个月来的新高,累计涨幅超过50%;香港恒生指数也创下八个月来的高点。
原油期货已升至七个月高点,盘中价格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较年初价格近乎翻番。单在5月份,原油期货上涨30%,创下十年来最大月涨幅。
有色金属价格也是涨幅可观。国际期货黄金价格创下三个月高点,一度逼近每盎司1000美元关口。在过去两个月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格涨幅近30%;
价格的上涨甚至还传递到农产品期货。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美国小麦期货在最近一个月内上涨了19%,大连大豆期货价格涨幅接近15%,美国玉米期货三个月来从年内新低一路上涨超过30%。
“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是美元贬值。”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告诉记者。
在过去3个月中,美元指数从接近90点高位最低下探至78点,下滑幅度超过10%,演绎了20多年来最严重的暴跌行情。大宗商品价格和新兴市场股票的持续上涨,反过来又增加了美元贬值的压力。
“尽管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在逐渐恢复,但尚未达到旺盛的程度。”庄健强调,尽管这次价格回升与投机资本的炒作也有很大关系,但根源在于美元贬值。
“投资者对于世界经济的恐慌情绪正在淡去。一度作为避险工具的美元,贬值速度加快。流动性过剩正在推升全球通胀预期。”他说。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措施,通过直接购买长期国债释放流动性。继美国之后,英国、日本和欧洲的央行也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美元、英镑、欧元等货币资金拆借利率近期大幅下滑。
由于投资者担心美联储可能会在近期开始加息,国际原油期货和黄金价格有所调整。但专家预计,随着全球经济数据持续转好,国际油价和金价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各国对通胀和资产泡沫的担忧会越来越强烈。
“一旦美国经济走出谷底,商业银行的信心随之恢复,接下来很可能就是通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认为,美国的通胀可能输出到世界各国,包括中国。
中国的投资者已经在采取一些措施规避通胀风险,房地产再度成为投资新宠,不仅购房者观望气氛有所淡化,开发商信心恢复,甚至开始出手抢地。中国最大的地产商万科一改数月来的谨慎做法,斥资23亿元多处拿地。
根据搜房网新盘数据监控中心的最新数据,5月份北京有30多个房地产项目涨价。当月,仅北京地区就成交28宗土地交易,成交量超过前4个月的总和。在中国其他的一线城市,土地交易也在快速升温。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开发商近期的拿地行为还不能说明房地产投资和开发信心已完全复苏,他们更多是出于对通胀的预期。
除了房地产领域,普通投资者还选择投资兼具避险和保值双重功能的黄金。“现在已经感觉"钱不值钱"了。国债又那么难买,持有点黄金心里踏实”,在号称“中国黄金第一家”的北京菜市口百货大楼选购黄金产品的曹亚杰告诉记者。
据商场总经理王春利介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商场去年的营业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近50%。今年前5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3亿元,其中,黄金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全部的60%。
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同比增长38%,达到1016吨。黄金零售投资需求包括交易所交易型黄金基金、金条和金币等,同比大幅增长248%,高达596吨。
“黄金作为一种硬通货,仍然是老百姓避险的保值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在通胀预期之下。”王春利告诉记者。“通胀不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而是它已经影响到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
“温和的通胀预期有助于经济复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说,一旦市场形成通胀预期,一些企业将重新购入原材料,这将带动对上游产业的需求。消费者为了避免未来购买力的下降而增加即期消费,最终将导致需求回暖。价格上升和需求增加又将改善企业盈利。
在中国,通胀预期同样与充裕的流动性相关联。今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出5.17万亿的天量。有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实施的货币政策,其宽松程度已经超越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水平。
“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中国尚不突出,但是股票等虚拟资产已出现泡沫。”庄健认为,股市的连续大幅上涨和房价的再度升高,缺乏宏观和实体经济的足够支撑,对资产泡沫的担忧“绝非多余”。
中金公司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呼吁警惕资产泡沫卷土重来。报告强调,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资本流动催生亚洲资产价格泡沫,而现在的情况与当时有诸多相似之处,新兴市场泡沫重演的风险加大。
专家警告,仅看到物价指数的稳定而不注意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价格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过松。如果央行在经济复苏时不能及时回收巨额流动性,将可能再次埋下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隐患,届时国际游资一定会掉头重来。
目前已有迹象显示,中国股市和房地产业抢眼表现的背后有“热钱”的炒作。根据花旗银行最新的研究报告,过去6周内,平均每周流入亚洲的资金已经达到2007年牛市高峰时每周流入的资金量水平。
“"热钱"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重新变得活跃,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庄健强调,这些避险资金的涌现主要基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杨涛认为,全球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是必要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有很多。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避免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
“对各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恢复增长。”杨涛预计,中国的货币政策今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