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网贷圈地下江湖:职业黑、羊毛党上演群魔乱舞
当行业度过野蛮生长的阶段,在监管的领导下有序生长。有的人会高兴,可还有一部分人会认为错过了“红利期”,再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可以“赚”到钱了。
当行业度过野蛮生长的阶段,在监管的领导下有序生长。有的人会高兴,可还有一部分人会认为错过了“红利期”,再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可以“赚”到钱了。
在网贷行业里就有这么两种人——“职业黑”和“羊毛党”。顾名思义,前者是以写黑稿、刷恶意评论、传播谣言等方式抹黑某家公司,并以此获利的人群;后者则是热衷于各种营销活动,以低成本或是零成本来换取高额奖励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14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打击羊毛党联盟正式成立。9月30日,协会发布关于坚决打击“羊毛党”模式的通知。协会认为,此类行为不仅增加了网贷机构的运营成本,也会让网贷机构受到流动性风险冲击,要求各会员单位及个人如有类似合作要立即停止并整改,不支持违规机构申请备案。
那么问题来了,“职业黑”和“羊毛党”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对于网贷行业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如果全面禁止羊毛党,对行业又有何影响?
又爱又恨的羊毛党和避之不及的职业黑
对于平台来说,初期的发展难免会和羊毛党产生瓜葛,而由高额羊毛吸引来的部分羊毛党也在“薅羊毛”的过程中发现了“商机”,与部分居心不良的人组成了“职业黑”这一群体。
此前有自媒体爆料称,初级羊毛党和淘宝刷单员类似,通过在多个高返平台投资获取高额利润来赚取收益;中级羊毛党被称之为“羊头”,他们手握大量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使用几十甚至几百个身份多次注册、投资、拿返利,获取更高的利润;当中级羊毛党和P2P平台领导打好关系,可以获得一手信息之后,则自动升级为高级羊毛党——“领头羊”。领头羊通过领导一个个羊头,间接管理成千甚至上万的庞大的羊毛党群体。一旦这些领头羊第一时间获取羊毛信息,就通过Q群、公众号、个人网站广布信息。最后,一眨眼时间,领头羊就能赚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人头费“。
再来说职业黑。
职业黑在本质上可以说是网络水军的一种,他们有组织地对网贷平台用谣言等方式进行抹黑,以求降低平台公信力、引发投资人恐慌,进一步达到勒索平台从中渔利的目的。当然,这里也偶尔会出现各家平台有目的的“互黑”的情况,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在每个行业里都会出现。
如同刘慈欣在《三体》里所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则”一样,各家平台不仅要想着怎样去发展自身,也要思考如何躲避这些来自暗处的攻击。
某论坛官方QQ群记录职业黑对于平台的攻击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颇有几分“四两拨千斤”的意思。在确定的攻击的目标后,先在某些小论坛散布负面消息,利用抓人眼球的标题和煽动性的词语来吸引路人的关注。随后,等待事件慢慢发酵,再到网贷之家、网贷天眼这些投资用户更加集中的平台上进行二次炒作。剩下的,就是等着“客户”上门求删帖,交“保护费”了。
影响几何?
对于平台而言,如果将羊毛党和职业黑这两种群体互相比较,羊毛党可能还会显得有几分“可爱”,而职业黑则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在融360此前出具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2009年至2015年的6年时间里,有近九成(86.36%)的P2P用户在投资P2P时,都薅过平台的羊毛。在平台建立之初,羊毛党的到来可以在短期内帮助平台聚拢人气,一些平台甚至会在建立之初与一些规模较大的“羊毛团”合作以提升人气,但大多数“羊毛党”并不会真正转化为平台的客户,因此其带给平台的往往是虚假的繁荣。
重点是,数量庞大的羊毛党往往会给资本实力薄弱的平台带来压力,在大量的补贴资金被羊毛党们“薅”走之后,平台运营方会承担极大压力。当羊毛党们散去,最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平台直接出现经营问题。
职业黑和羊毛党的思维则不同,在平台出现危情时,羊毛党们纷纷逃开,职业黑则会如嗜血的蚊虫一样一哄而上,想方设法去吸干平台剩下的几滴血。可能是监管层有所发觉,也可能是行业已经到了竞争的最后阶段。现在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从业者都开始关注起了羊毛党和黑产的问题。
去年12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了惩戒委员会和申诉委员会,目的就是惩戒不正当竞争;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打击羊毛党联盟正式成立,重点关注羊毛党获客问题。
那么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等到网贷行业完成整改,监管腾出手正式处理羊毛党和职业黑的时候,这片地下江湖还会存在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