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贷款亦可“芝麻”中拣出“西瓜”
银行领域一贯 “嫌贫爱富”,贷款的大门总是对国有企业敞开,而对中小企业则是请君另走“角门”,因为国有企业在银行眼里是“西瓜”,而中小企业是“芝麻”,银行向来以抱得西瓜为主,捡芝麻只是业务中的点缀。而实际上,优质的中小企业不仅可以为银行带来高回报,且产生坏账的几率极低,更值得被当做“西瓜”来把握。
不过近期,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表示出了相当的诚意。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四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已经超过了6万亿。其中工商银行宣称1-5月份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是2.22万亿元,增长了3,254亿元,同比增长了17.16%,占整个贷款发放的61%,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在工行占比从去年年底在的47.16%,提高到49%。
此外,农业银行行长张云也表示,截止5月底,农行中小企业贷款增加2,400多亿元,占全行贷款增加额近50%。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披露,1-5月份中行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了44%。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表示,建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万亿元,占信贷余额的42%。
世华财讯分析师认为,国有四大银行在当前披露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情况,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出台的多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扶持力度的政策有所呼应。
对于银行实际上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应该也是确有增加的。因为一方面,中国的银行业还是依靠政策盈利,政府规定的存贷利息给了银行不得不盈利的理由,所以在国家号召并引导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时,国有银行势必要表现出冲锋陷阵的气魄,并且拿出真金白银来做表率。
另一方面,银行也必定是尝到了为优质中小企业贷款的甜头,据朱小黄表示,在建行的业绩中,中小企业业务的综合收益达到了大型客户的2.8倍。这对于一向“抱西瓜丢芝麻”的银行来说,不啻于在芝麻中豁然发现了还有“西瓜”。而且这“西瓜”较那些最终需要国家埋单的大型国企信贷来说,更加的货真价实,更符合市场化的游戏规则。
不过尽管银行或主动或被动的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过去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依然存在,比如如何从“芝麻”中甄别出“西瓜”,国内还缺乏相对客观、公正、权威的评级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过高,尤其是小企业根本无力支付资产评估等高昂的费用。另外,中小企业自身账务换乱、改制不彻底等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是否还能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或者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能否从制度上得到彻底解决呢?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小银行才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主力军,而大银行由于成本过高,给小企业贷款会造成收益、成本的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要靠大力发展草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也在前期召开的博鳌论坛上表示,提倡发展草根金融机构,如城商行、农村信用社等,因为这些草根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所建立的独特的商业模式,正在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此外银监会还将着手进行六项机制建设,包括建立独立的核算机制、独立的会计撇帐原则、独立的约束激励机制、进行专门的培训、建立短、平、快的决策机制。希望在这位监管机构官员的指导和努力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缓解或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