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VS上海 谁是谁的老大

2009-06-02 16:22933

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涌动着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涌动着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上周,《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公布,方案提出深圳将与香港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巩固和提升深港 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的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勉励深圳,要有杀开一条血路的准备,希望深圳再领全国改革之风骚。

  两个月前,国务院通过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方案,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当的国际金 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要充分用好用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和大浦东的综合优势。

  而在两三年前,天津滨海新区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重庆获批国家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均获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中,深港和上海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焦点。

  深港VS上海,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深港VS上海,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终极PK。

  深港VS上海,谁是谁的老大?

  这个话题已成网上热议焦点,一个《深港PK上海:中国城市的终极竞争》的帖子更是引来无数口水。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深港PK上海专题报道,对 两大都会的金融、航运、物流、贸易、创意及创新等行业实力进行全面比拼,力图描摹两大都会在中国未来城市竞争中的新格局。敬请垂注。

  “现在干金融的,肯定是要去上海。”在深圳CBD中心区的一家咖啡馆里,来深出差的丁健(化名)不容置疑地吐出这个判断,而他的女朋友陈薰则很 不以为然,两人曾经是同事,都任职于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大型金融集团,但丁健半年前辞职跳槽前往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就今后是在深圳还是在上海发展这一问 题,这对恋人吵过不少次了,“看深圳的金融业已经不能孤立地看,深圳与香港将来要建成一个国际大都会,深圳加香港,难道还比不过一个上海?”陈薰反驳她的 男友。

  掐架的不仅是这对恋人,深圳、香港与上海的暗战由来已久。近日,一个名为《深港PK上海:中国城市的终极竞争》的帖子火爆各大网络论坛。其中,深港、上海的金融中心之争,成为热议的焦点。

  综改未提深港全球金融中心

  “你看,这次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没提要建深港国际金融中心,但国务院已经确定10年内要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丁健说起话来理直气壮,但他也承认,此前媒体盛传深圳联手香港共同打造“全球性金融中心”的说法,曾经让他动摇过。

  5月26日公布的《方案》令人意外之处,就是传说中的深港“五大中心”,变成了“四大中心”,“深圳联手香港打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提法并没出现,而这一点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提法有重合之处,也被认为是深港与上海最正面的竞争。

  对于这一意外,《方案》发布当日官方并没有解读,但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蒙敬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全球金融中心”这一提议经过多方讨论之后,被认为是“不太科学”的,因此《方案》向上申报过程中,已经将这一“中心”去掉。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则认为,深圳联手香港共同打造“全球性金融中心”,实力的确会增强,两者的合作既可以扩展国际市场的力量,也 为服务内地市场增加渠道,但也有隐忧,香港已经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市场,资金流的进出没有多少阻力,如果深圳在和香港的合作中缺少警惕,很有可能成为中国 金融体系的一个口子,使得国际热钱以合法的形式冲击我国的经济安全。“这是中央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所作的决定。”宋敏这样认为。

  《方案》公布后,丁健更加坚定了他返回上海发展的决定是正确的,他认为在中国从事金融业,不能忽视政策的因素,“国际金融中心跟区域金融中心,那不是一个等级的事。”他这样劝他的女朋友。

  深港的危机感和上海的爆发力

  丁健的判断基于他从上大学时就开始的对上海金融业的观察。尽管2005年从复旦大学金融系毕业后,他就到了深圳工作,但他依然认为,上海金融业近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可以追得上堪称“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更勿论深圳。

  “十年前,人们的议题是上海如何向香港学习,五年前,香港已经可以感觉到上海追赶的压力了,现在上海可以直接面对香港发起挑战,我相信不久之 后,上海完全可以超越香港,那时候,应该讨论的是香港如何向上海学习。”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这样总结十年来上海金融业的发展。

  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的网站上,一系列的数据组成了上海金融业的成绩单:2008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167.7万亿 元,同比增长30.9%;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股票成交额、IPO融资额及股票市值等数据上,都高于香港交易所,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都取得了不俗的 交易额及成交额。

  而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要达到几个基本标准,其中一条便是日外汇交易额要达到100亿美元,而在2007年,上海外汇市场的平均日交易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接近了100亿美元的标准。

  “时至今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确实岌岌可危。”曲建的观点并不孤立,在上海获批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遭到上 海强有力的挑战,金融界、政界、媒体界哀鸿遍野,而国家总理温家宝针对香港金融中心“不进则退”的说法,更被香港媒体认为这是中央给香港的一个“警告”: 再不“打醒十二分精神”,国际金融中心的头衔很快会失去。

  即使香港是国际股票市场中心,但以市值来计算,香港只是排行第五,距离纽约仍相差6倍,上海的市值也比香港高,而港股直通车喧闹一番后被叫停、 特别行政区不再“特别”……网络热帖《深港PK上海:中国城市的终极竞争》中,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开放,香港不再是中国计划经济与世界各国联系 的唯一桥梁,加上仅有1092平方公里、700万人口的“天生缺陷”,经历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正在经受金融海啸冲击的香港,的确不如上个世纪末 那般“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而在很多人眼中,同样锋芒消减的还有深圳金融业,从2000年10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新股发行(IPO)及上市被停止后,累计上市新股对流 通市值的贡献从原来近20%的水平急剧下降,随后两年始终徘徊在1%-1.5%的低位,而沪市上市新股对流通市值的贡献马上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停发新股 同时对筹集资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由于证券业的同业资金是深圳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2002年初,当时的深圳市委副书记庄礼祥证实,截至2001年 底,即停发新股一年后,深圳银行系统同业存款余额减少了800亿元左右。

  其他方面,诸如黄金珠宝加工制造业,深圳份额虽然占全国七成,但黄金交易所却设于上海;创业板磨了十年至今也没见细则出来……这些都被包括丁健在内的部分金融业界人士认为,是深圳金融与上海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例证。

  “香港人正在脱下阿曼尼穿上佐丹奴,上海人正在换下夹克衫穿上意大利毛料西服。”丁健引用了他的一位前辈的话,招来了旁边陈薰的一个白眼。

  香港给自己戴了紧箍咒

  陈薰始终认为,综改方案没有提“深港国际金融中心”,是因为香港本身就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了,待深港融合以后,深圳金融业还是大有作为。丁健则 不认同,他说待到深港花很长的时间融合后,上海金融已经“一骑绝尘”了,在中国未来的经济体系里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应该是无可取代的。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说,这个无可取代的地位,原本应该是香港的,而且中央对香港应该在中国金融中发挥的作用,期望很高,可惜“香港自己给自己戴了紧箍咒,表现并没有如中央所愿。”

  “首先,香港对一国两制有很机械的理解,体制机制完全不变的思维限制了香港发挥作用。”曲建分析,其次是在心理上,香港人还没有从英殖民地时期 的“高人一等”中转变过来,一直认为香港比内地优越,而在这种看不起内地的过程中,一些城市,例如上海已经不声不响地逼近甚至超越了香港。

  同时,香港对自身的利益看得比较重,在与内地城市合作时思路不开放,也是原因之一,而关键的一点,曲建认为,是现在港元仍然与美元挂钩,因此香港的金融体系无法与内地连接。

  “香港是一个开放性的经济体,与国际市场联系很密切,在国际市场发展比内地市场好的时候,它可以获利,但现在明显是内地经济发展得更快,香港背靠了那么巨大的经济体,如果不占领,那还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则认为,近年的香港经济借中资股大炒“一好掩百丑”,上海资深金融评论员叶檀对记者表示认同这个说法,近几年来撑 起香港股市的是中资股,令资本市场赚钱的是中资IPO,除了股市之外,香港的债券市场、黄金市场、能源交易都没有表现,金融市场的元素不完整。

  叶檀也提到了,港币与美元挂钩,是香港进军内地金融市场的天然障碍,“中资上市公司的A股与H股有差价,就是因为H股以港币定价造成的,因为在 香港投资的国际投资者要留心‘人民币兑港元、港元兑美元”双重的汇率风险。”再者,上海具有比香港、深圳更为广阔的地区辐射能力,叶檀认为,中央选择上海 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宣布,将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交所上市,消息出来后,香港和记黄埔主席李嘉诚公开表示,和黄在上海上市是极有可能的,至于以什么形式上市则视乎情况而定。

  “上交所是能够吸引到优质的港资企业的,这肯定会对香港交易所形成一定的冲击。”叶檀说。

  市场的造就和政府的主导

  难道上海真的已经将香港远抛身后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金融要超越香港,还未够火候,上海的经济学家许小年就为香港打气说,国际金融中心靠 的不是GDP,不是你的港口、机场,不是你的电脑系统有多发达,不是你的办公大楼有多少。造就国际金融中心的是什么?是软实力,是法律体系、是监管体系、 是国际化的信用,是和国际操作的接轨,是国际化的人才,是国际化的业务流程。

  而根据伦敦独立机构ZYenGroup发布的权威《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009年度报告显示,香港在全球的金融中心排名中,仅次于伦敦、纽约和新加坡,名列第四,得分684分,而上海则位居第35名,得分为538分,整整低了146分。

  GFCI调查数据显示,金融人才方面,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l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业,但上海却只有不到10万人从事金融业,占城市总 人口1%,香港是35万人,占5%。而在五项行业指标上,包括资产管理、银行业、政府服务与监管、保险业和专业服务方面,香港前三项均排名第4,后两项分 别排第5和第3,而上海未在任何指标排名中进入前10。

  另外一份英国期刊《银行家》的世界金融中心排名也显示,香港属于世界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个排名中,深圳位于32位,上海位于37位。

  这些“家底”给予香港足够的自信,再加上被频频提起、令人充满期待的“深港融合”,也让深港两城底气更足,而且毕竟在改革开放的浪尖上起舞了30年,深圳金融业并非没有可以拿出来的成绩单。

  2008年,深圳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12%以上,在全国大中城市仅次于北京,深圳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净值占全国基金总规模、总净值的 39%,居全国第一。同时,深圳是中国第一个风险投资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创投业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截至2007年底,深圳创投管理资本总额已达600 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投资金额400多亿元。

  “上海金融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市场,但深圳和香港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两者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叶檀如是说。而曲建则认为,即使尚有优势,但香 港不能再固步自封了,要脑袋清醒起来,实事求是地正视上海金融业的挑战,其中关键就是要捉住深港合作的机会,开拓内地金融市场。

  “金融中心是竞争出来的”

  之前不久,东亚银行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出席上海陆家嘴论坛说,一个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内陆市场,必须能够成为一个领先的经济体 或者几个经济体金融活动的中心,同时这个城市及所拥有的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国际准则,并且使用商业标准用语———英语。此外,金融中心还应是一个能够吸引 创新人士、理论倡导人士、交易人士和决策人士的地方。

  他直言,目前香港和上海都还没有具备上述所有的条件,上海还没有那么国际化,香港则在内地市场还远远落后。

  “香港金融业要开拓内地市场,必然离不开深圳。”曲建建言,香港没有经营人民币金融业务的经验,深圳金融业则没有香港那么国际化,因此两地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同时,要容许两地的金融机构,可以相互开设分支机构,两地的金融人才,也要扩大交流的范围和机会。

  他甚至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两地的资本市场可否合二为一?当然这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计划,但深港两地应该将此作为一个目标。”他举例说,香港的创业板现在做得很失败,可以将深港的创业板融合在一起,再“超前”一点,甚至可以将两地的主板都合二为一。

  “深港在金融领域确实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说,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法律环境健全,专业性人才齐全,这些都是 其优势所在。而深圳在“对内”方面也有其优势。两者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既为扩展国际市场增加了实力,也为服务内地市场增加了渠道。

  但深港合力是否容易?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认为困难不少,“香港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体,如果将深圳金融业向香港开放,也就是向世界完全开放了,在目前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中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冒这个风险。”

  除了风险太大制约了深港的金融合作,几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将是制约深港金融合作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香港可以试点 人民币贸易结算,但香港的对外贸易以转口为多,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作用有限,如果一个区域内连货币都无法自由流通,何谈融合?”陈文鸿这样认为。

  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不仅掣肘深港金融合作,也是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将要面临的难题之一,业内共识是,货币自由流通应该是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人民币何时实现自由兑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同时,利率尚未实行市场化,难以培养出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

  深港创新动力及能力大不如前、上海法制法治路子还很长……深港与上海之间的比较,目前尚看不出结论,普遍的舆论都认为,深港金融业与上海金融业 可以错位发展,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上海下一步将会更加国际化、虚拟化、在岸化,而深港将会更加本地化、实体化、离岸化。

  而在定位上,财经观察员马红漫说,深港没必要与上海非要争个大小先后,“上海是帅才,深港是先锋,作用是不同的,深港两城应该保持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在金融改革中创出自己的一条路子。”

  陈薰则坚持相信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句话“事实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靠政府确定,而是靠市场竞争。”她认为,深港的市场经济程度高,在市场竞争中,未必会落后于中央钦点的上海。

  网帖集萃

  理性的深圳人士都明白,尽管香港揩了深圳不少“油”,但深圳财富的增值是港人资金与经验外溢的结果。聪明的香港人也明白,以资讯服务、金融贸易、以及物流业为主的香港,将来必须与深圳这个科技之城、先锋之城联起手来,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深圳跟香港的GDP加起来两万多亿,在中国可是一个巨无霸,中央没有说让香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那深圳与香港捆绑在一起,这能不是全球金融中心吗?

  ———奥一网友十七进制

  专家视点

  十年前,人们的议题是上海如何向香港学习,五年前,香港已经可以感觉到上海追赶的压力了,现在上海可以直接面对香港发起挑战,我相信不久之后,上海完全可以超越香港,那时候,应该讨论的是香港如何向上海学习。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上海金融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市场,但深圳和香港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两者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上海具有比香港、深圳更为广阔的地区辐射能力,中央选择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上海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

  深港在金融领域确实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法律环境健全,专业性人才齐全,这些都是其优势所在。而深圳在“对内”方面也有其优势。两者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既为扩展国际市场增加了实力,也为服务内地市场增加了渠道。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

  深港

  排名 伦敦独立机构ZYenGroup发布的权威《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在全球的金融中心排名中,仅次于伦敦、纽约和新加坡,名列第四,得分684分,而上海则位居第35名,得分为538分。

  人才 上海只有不到10万人从事金融业,占城市总人口1%,香港是35万人,占5%。而在五项行业指标上,香港排名多在前5,而上海没有任何指标进入前10。

  家底 2008年,深圳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12%以上,在全国大中城市仅次于北京,深圳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净值占全国基金总规模、总净值的39%,居全国第一。

  上海

  业绩 2008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167.7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股票成交额、IPO融资额及股票市值都高于香港交易所。

  指标 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股票成交额、IPO融资额及股票市值等数据上,都高于香港交易所,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都取得了不俗的交易额及成交额。

  家底 香港号称国际股票市场中心,但以市值来计算,香港只是排行第五,距离纽约仍相差6倍,上海的市值也比香港高。

0
标签:深港 上海 老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

2024-11-22 10:38
933

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

2024-11-22 10:36
728

上海: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与信用链融合,开发特色融资产品,提供精准融资服务

2024-11-20 11:02
14280

上海普惠金融顾问:专精特新类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可充分用好供应链金融等工具

2024-11-15 11:03
49202

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市委金融办等12部门印发《本市关于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作用的实施意见》

2024-11-14 12:08
53507

江苏银行上海分行:以优质数字金融服务助力上海供应链金融示范区建设

2024-11-11 15:09
5927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