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八举措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姜增伟 | 2009-06-01 09:34 1204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姜增伟5月30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国内消费市场基础坚实 8举措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文章。他指出:我国国内消费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姜增伟5月30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国内消费市场基础坚实 8举措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文章。他指出:我国国内消费市场基础依然坚实,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最稳定、最持久的重要动力。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受经济增长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要全面恢复消费信心,保持消费平稳较快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他还指出: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既是应急之策,更是长远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扩大消费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商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与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同时建立地方联系工作机制,形成了密切合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目前,正在按照国务院部署,从8个方面采取措施,扎实做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

8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进一步扩大农家店覆盖面。

二是大力促进家电下乡,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三是推进社区商业建设,扩大城市消费。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体系。

四是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

五是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

六是积极开展促销活动,提振消费信心。

七是开展内外贸对接工作,扩大国内消费。

八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

下一页:《国内消费市场基础坚实 8举措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全文

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去年7月份增长23.3%的高点下滑到今年2月份的11.6%。但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引导下,近期消费品市场出现良好发展势头,主要呈现以下4个特点———

消费规模平稳较快增长。1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与第一季度持平。其中,4月份增长14.8%,比3月份高0.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季度消费对GDP的拉动达4.3个百分点。

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第一季度农村消费增长17.0%,增幅高于城市2.9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30.3%提高到36.1%。4月份农村消费增长16.7%,比城市消费高2.8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从全国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看,一季度整个西部地区同比增幅均在17%以上,整个中部地区同比增幅均在18%以上。东部地区增速相对放缓,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同比增幅均不超过14.1%。

热点消费品需求回升。前4个月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4%,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8.6%,为近15个月来最高。4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的家具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2.8%、18.5%和10.8%。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市场基础依然坚实,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最稳定、最持久的重要动力。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受经济增长下滑、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要全面恢复消费信心,保持消费平稳较快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二、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既是应急之策,更是长远发展战略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重大部署。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印发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从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等7个方面提出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扩大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但长期以来,我国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低,2007年居民消费率只有35.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国内消费特别是城乡居民消费做出更大贡献。

搞活流通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国内消费的90%以上是通过流通实现的,流通缴纳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近1/5,吸纳就业8000多万人。搞活流通不仅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对于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搞活流通是保障供应、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改善农产品流通,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服务消费仍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增强农民消费能力,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外,目前我国服务消费支出仅占GDP的16.1%,比美国低34.7个百分点,服务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居民服务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消费需求增长潜力和空间很大,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扩大消费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扩大消费提供了重要基础。过去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3%。城乡居民储蓄规模较大,去年年底储蓄余额超过22万亿元。同时,我国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减轻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二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扩大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近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为扩大消费提供了内在动力。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乡居民正处于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时期,农村居民需求开始向耐用消费品迈进;城镇居民对汽车、住房、娱乐休闲等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商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与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同时建立地方联系工作机制,形成了密切合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目前,正在按照国务院部署,从8个方面采取措施,扎实做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

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进一步扩大农家店覆盖面。2009年再新建和改造15万家农家店,2010年10万家,覆盖全国75%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行政村。2009年新建和改造农村商品配送中心1000个,2010年2000个,统一配送率达到50%以上。大力推进“双百市场工程”。2009年在重点销区和产区再新建和改造2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400家农贸市场,到2010年分别为500家和1000家,提高农产品的集散辐射能力,解决农产品卖难,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扎实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在农产品生产地建设鲜活农产品直采基地,到2010年支持500个农超对接项目。在1000个县建立15万个信息服务点,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

二是大力促进家电下乡,促进农村消费升级。2月1日起,国家安排200亿元财政补贴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家电下乡。补贴品种由最初的4类增加到目前的12类,限购数量由1台增加到2台。为简化补贴审核兑付程序,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家电下乡操作细则》,对产品生产、销售、服务、补贴审核与兑付、市场监管、政策保障、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截止到4月底,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超过13.2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县乡。1至4月份,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446万台,销售额68亿元。

三是推进社区商业建设,扩大城市消费。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体系。2009年将新建144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到2010年建成287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为3亿多名城乡居民服务的家政服务网络,拉动家政服务消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家政就业工程”,促进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2009年至2010年,每年建2500个标准化菜市场,为城市社区提供一批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价格公道、安全放心的消费场所。开展“早餐示范工程”项目。2009年至2010年,在287个城市建设800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6万个早餐网点。

四是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将矿产品、建筑材料、大型连锁零售餐饮企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双百市场工程”企业纳入监测范围。建立重要商品预测预警体系,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加强信息引导。健全市场调控体系。在健全产销衔接、跨区调运、储备投放等机制的同时,继续完善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探索建立商业代储制度,建立健全储备的收储和投放机制。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将重点联系企业从现有的1000家增加到1500家,数据库中的应急商品品种在44种的基础上再增加熟食制品、罐头、蜡烛、打火机等8种。

五是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5至7家国有控股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及一批地方企业。帮助中小商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安排中小商贸企业专项资金、信用担保补助业务以及中小商贸企业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补助业务,缓解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推动信用销售全面健康发展。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向消费者直接开展信用销售,鼓励零售企业与商业银行、消费者信用担保公司开展各类信用销售业务,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用,建立完善信用销售风险防范分担机制。

六是积极开展促销活动,提振消费信心。近期下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扩大消费、创新生活”促消费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地方利用节假日,结合培育消费热点、开展信用销售和促进会展消费等,组织批发、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促消费活动。

七是开展内外贸对接工作,扩大国内消费。积极搭建内外贸对接平台,通过组织国内采购商参加国内展会、外贸商品展销会、中小商贸企业联合采购出口产品等方式,扩大出口商品国内销售。

八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管,抓好酒类流通管理,实施“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酒”工程,继续推进“三绿工程”,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加大商务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做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严厉打击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防止恶性竞争,积极改善消费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经济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准确的把握,及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随着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对实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的目标充满信心。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姜增伟)

0
标签: 商务部 国内消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