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博弈中信保改制 增资不低于60亿
政策性抑或商业化?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经走到了事关如何生存的岔路口。
不过,据记者获悉,中信保的改制方向不会令其改变政策性职能;目前财政部、保监会、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正在就其改制增资等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同时,预计其增资规模不会低于60亿,以扩大承保范围,增加出口险险种,提高风险赔付承担能力等。
改制背后是一场部委“利益拉锯战”,最终结果如何,包括性质、体制、机制、定位、归属等诸多问题仍待各方博弈。
部委博弈
“官办”,成为财政部的代理机构?亦或是“民办”,成为一家普通的商业保险公司?在中信保的选择中,纠缠了太多的部门利益诉求。
据中信保方面透露,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对中信保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对其经营的各类业务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但只是管理和考核方式不同,不改变从事业务的政策性属性。
其实,自诞生之日起,中信保就先天兼具了政策性与商业化两种属性;其章程定位“政策性业务,商业运行”,既有官商之名,又行民商之道,而国际上大多数的信用保险机构最终均走上民营之路。
但特殊时期的中信保更彰显其政策性职能。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增加资本金或国家限额、提高本国信用保险机构承保比例,加大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
“我们现在全力以赴支持出口企业,力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中信保内部人士直言,“不以商业利益为重”。
“现在,信用保险商业化的趋势得重新思考。”中信保副总经理说。
据悉,近期,商务部、保监会、银监会就信用保险专门召开了三次座谈会。
一位资深保险专家表示,信用保险兼具国际性和政策性,且两者关系复杂,国际性涉及国际游戏规则,如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WTO,是否属于补贴等;政策性又关乎国际性;因为,如果明确是政策性,确定政府和财政背景,就可能违背WTO的相关原则。
中信保的改制定性所困惑的是,如果全盘定位政策性,由财政部“兜底”其经营风险,又恐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财政部的想法就是纯粹做好政策性信用保险即可;这与中信保的理想“做强做大”相背离。
保监会与中信保的思路一致。
商务部则迫于解决出口问题的压力,希望调动各种资源与力量,在保增长、保出口方面尽快出成果。
至于“将对经营的各类业务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的改制设想,是基于中信保欲区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业务的思路;其初步想法是中长期出口业务归政策性,国内贸易和资信等业务归商业。
但短期险的出口属却是个问题。因为,目前人保财险与平安财险强烈要求开放短期出口业务,并且,无需财政兜底和补贴,如此,可能又会迫使中信保不得不把短期险定性商业。
此外,业务分类之后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分类管理,即分类核算,这背后是利益、费用的防火墙问题。“这其实很难,最终结果可能还是财政兜底做‘冤大头’,这也是财政不积极的原因。”业界人士分析。
人保财险一位高层表示,从国际市场情况看,商业信用保险和政策性信用保险的分水岭,并非是区别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
“只要商业保险公司愿意经营的业务领域,政府一般均不作为政策性业务而规定专营。”上述人士说。
而“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将中信保改制重组成为一个商业公司;中央汇金公司仅仅是作为投资人,之后代理财政部的政策性业务。”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中信保是否有优势?如果仅仅是中长期业务,可以代理的机构其实有很多,包括原本中长期业务就归口于进出口银行——那样效率可能更高,而且无利益冲突。
现状:遭遇高赔付率
作为惟一一家政策性信用保险国有金融机构的中信保,非常时期难免行非常之道。
数据显示,2008年10月至今年4月底,中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35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2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然而,由于国内企业的出口收汇屡遭违约,令其承保赔付率居高不下。截至4月底,中信保赔款金额累计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8.2%。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赔款金额8974.6万美元,同比增长122.9%。
2008年,短期险已决赔案795个,涉及对81个国家的出口业务。其中,对美国、阿根廷、巴西、德国、意大利五个国家的赔款金额占全部已决赔款的55.7%;因拖欠货款造成的赔款8780.5万美元,占全部已决赔款的83.3%。
去年中信保总赔款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而同期的总承保金额达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8%;赔款支出3.6亿美元;其中,国内企业在出口收汇环节面临的违约率创下历史纪录,增加了近2倍。
对此,中信保副总经理坦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信用风险程度明显加大;诸如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信用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出口下降、收汇风险加大等种种风险。
不过,为落实国务院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范风险、促进出口、便利融资的作用,在国际信保机构纷纷调高20%-30%承保费率,收紧承保条件的背景下,中信保却逆市而为。
据中信保内部人士透露,为加大支持出口企业,中信保正在研究下调费率政策。
“在风险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中信保不缩小保险责任范围,不提高保险基础费率,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梁志东表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学会理事陈秉正教授认为,中信保降低费率的宽松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压力。而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中信保政策性还将得以凸显。
不过,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危机正在令信用保险面临风险。惠誉国际评级日前指出,全球金融动荡可能导致更多的公司破产,反过来影响到信保公司承保业绩;对信用保险公司持谨慎态度。
就此,中信保有关人士曾透露,中信保目前现状为保本微利,甚至略有亏损。2008年年报尚未公布,但情况不容乐观。
客观现实是金融危机以来,中信保赔付率增幅远超承保增速,且契合国家保增长、保出口等政策,必须扩大承保范围等;而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中信保须自行承担出口险的风险成本;但这一切或许会令资本金为40亿的中信保“捉襟见肘”,增资改制诉求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