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提前“望见”通胀苗头
物价变化或几个月后反映出来。
物价变化或几个月后反映出来
虽然今年以来我国PPI、CPI等持续回落,但不少专家从期货市场价格的表现已经看出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苗头。
在25日大商所PVC期货合约上市仪式上,有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期货新品种的陆续上市将丰富商品指数内涵,从而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及企业决策提供指导。
国民经济的预警器
“如果说股票价格指数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那么期货价格指数则具有国民经济预警器 的功能。”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晓雪介绍说,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两项基本功能之一,目前国外较著名的期货指数有美国商品研究局指数(现更名为 Reuters/CRB指数)、高盛公司的GSCI商品期货指数、道琼斯公司的DJ-AIG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等。其中,CRB指数影响力尤大。
“美国经验表明,CRB指数期货走势一般领先于市场利率3-6个月,已成为美 国通胀(通缩)的重要早期预警指标。”刘晓雪说,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是一个较为灵敏的指标,包含多种基础商品价格,直接影响PPI,进而传导至CPI。 CPI作为通胀或通缩的直接观察指标,影响央行的利率决策。与CPI、PPI相比,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是通胀(通缩)的先行预警指标。
一般而言,商品期货指数上涨,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涨,最 终传递到消费者层面,推动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研究表明,尽管CRB指数不能预测每个月CPI和PPI的变动,但是一年内CRB与CPI和PPI大致同方 向波动。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讲,CRB指数是一个较好的反映通胀或通缩的指标,可以作为CPI和PPI的早期预警信号,对通胀或通缩变动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证券报专家委员会委员常清研 究发现,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早已通过期货价格的变动显现出来。他介绍,从2006年8月开始,连豆期价便触底反弹并一路上扬,从最 低点的2486元/吨涨至2006年底的2937元/吨,累计上涨了近20%,但2006年下半年我国CPI却一直稳定在1.5%左右,并无通胀迹象,直 到2006年底,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才传导至CPI指数之中,致使CPI同比增长率一举突破2%,达到2.8%。此后随着大宗商品的价格继续上扬,CPI指 数也一路上涨。
常清解释说,由于农产品、能源和原材料均属于基础原料,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产业链层层传递并向下游产业扩散,最终在生产资料以及消费产品的价格上得到体现,而各类生产资料以及消费品价格不断拉升,进一步导致了PPI以及CPI指数的不断上升。
当前通胀苗头已现
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PPI以及CPI持续下降,似有通缩的迹象。但接受采访的专家们认为,从期货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变化中,却能提前感觉到通胀的苗头。
常清介绍,从2008年底开始,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探底回升。以铜为例,从2009年初至今价格涨幅已逾70%,这与当前PPI以及CPI指数仍持续下跌不一致,主要在于期货价格有一个传递周期,可能暂时还看不出物价变化,但几个月后可能能反映出来。
“今年以来PPI以及CPI等保持下降趋势,但反映的却是2008年底时的情况, 而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已经筑成世纪性底部,并开始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而这一变化通过产业链的层层传递,在未来数月才会反映在PPI以及CPI的变化之中, 使其开始探底回升。”他表示。
南华期货在国内较早开发了商品指数。该公司研究所所长朱斌介绍,南华期货商品指数(NFI)一般领先于物价指数一个月左右。从该指数去年12月份至今的表现看,PPI上涨概率很高,如果传导到CPI,那么未来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就很大。
格林期货公司和中科院联合设计的“中科格林商品期货指数”和“中科格林粮食期货指 数”也是国内较早开发的商品指数之一。该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永民介绍,从过去数年的表现看,这两项指数较好地预警了物价走势。而结合当前指数走势分 析,他认为不排除2009年下半年出现通胀的可能性。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英敏认为,去年底至今,大宗商品上涨预示着行业好转,中国经济可能率先走出低谷,但能否传导到CPI来,还取决于生产效率、商品指数构成等因素。“期货价格只能说引导价格的发展趋势。”她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