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发大招,虚拟货币遭灭顶之灾!

2017-09-06 10:36 4213

来源:澎湃新闻、万联网整理今日(9月4日),据央行官网,央行、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从即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来源:澎湃新闻、万联网整理


今日(9月4日),据央行官网,央行、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从即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公告指出,代币发行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


ICO是区块链项目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以网络虚拟货币而非法定货币(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作为公开募集对象,又以发行新的虚拟货币(代币)作为回报,并且规避了IPO那样的严格监管。

 

今年上半年,伴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飙涨,ICO这种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互联网融资方式在中国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在7月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通过ICO获得的融资金额已经超过了传统VC的投资,ICO累计融资规模达26.16亿元人民币,累计参加人次达10.5万。

 

但目前不少ICO项目都存在着估值过高的问题,动辄上千万、上亿的项目,就算落地也未必能有如此高估值。

 

据万联网记者了解,9月4日下午3时,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称《公告》)。首次代币发行(ICO)被官方正式定性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与此同时,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被要求立即停止。

 

《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在给出ICO的定性后,《公告》表示,本公告发布之日(9月4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受《公告》发布影响,各大代币全线下跌,超级现金Hshare(HSR)跌超50%;OmiseGo (OMG)跌20%;Lunyr (LUN)跌17%;VeChain(VEN)跌20%。比特币价格也出现跳水,据火币网显示,比特币价格从28600元左右迅速跌至27000元左右。

 

对于代币融资交易平台,《公告》也做出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即日起,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实际上,在《公告》发布之前,已有ICOAGE、ICOINFO等ICO服务平台宣布暂停一切ICO业务,同时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所之一的比特币中国也停止了ICOCOIN的充提。

 

《公告》还进一步指出,对于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金融管理部门将提请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关闭其网站平台及移动APP,提请网信部门对移动APP在应用商店做下架处置,并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对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公告》也做出了严格规定:不得直接或间接为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不得承保与代币和“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代币和“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现代币发行融资交易违法违规线索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参与《公告》发布的七部门分别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此前,关于ICO严厉监管的消息已是山雨欲来。

 

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指出国内外部分机构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

 

9月2日,有媒体报道,央行总部近日收到了相关紧急报告,明确指出,用实质重于形式的穿透式监管来看,ICO属于变相非法集资。

 

OKCoin币行副总裁田颖对记者表示,认定ICO的性质是推进监管的一个难点。ICO有点类似众筹,但又跟众筹不完全相同。

 

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副总裁朱导麟则表示,对ICO代币这一新兴事物仍持观望态度,不过他肯定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


附:《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商总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的本质属性


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关部门将密切监测有关动态,加强与司法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协同,按照现行工作机制,严格执法,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发现涉嫌犯罪问题,将移送司法机关。


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的管理


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对于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金融管理部门将提请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关闭其网站平台及移动APP,提请网信部门对移动APP在应用商店做下架处置,并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


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不得承保与代币和“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代币和“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现代币发行融资交易违法违规线索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社会公众应当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的风险隐患


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希望广大投资者谨防上当受骗。


对各类使用“币”的名称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社会公众应当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及时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


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


各类金融行业组织应当做好政策解读,督促会员单位自觉抵制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及“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金融活动,远离市场乱象,加强投资者教育,共同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来源:澎湃新闻、万联网整理


5
标签: 代币 融资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