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军:解码“金砖合作”

2017-09-04 16:1614790

2006年9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式成立,并由此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的“金色十年”。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在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共同总结十年合作辉煌成就

作者:徐秀军,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金砖国家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来源:《世界知识》


2006年9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式成立,并由此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的“金色十年”。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在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共同总结十年合作辉煌成就,规划新的十年合作愿景。值此金砖国家合作继往开来之际,有必要对金砖国家合作进程进行全景式回顾与展望。

2017年6月,金砖国家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框架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由此掀开外长会晤的新篇章。


缘起:新时代的共同诉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政治经济逐步进入一个变革和调整的时期,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之一。从经济增长来看,199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率居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它们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从经济总量来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断提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数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按市场汇率计算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从1990年的21.8%上升到2016年的38.8%,提高了17.0个百分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 GDP的份额为58.1%,比1990年所占份额提高约21.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新兴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它们在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治理格局中的不利地位,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机制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与其自身实力很不匹配。新兴国家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整体提升的趋势,与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大调整和大变革互为因果。


新兴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和战略作用的日益增强,使得一批新兴经济体进入了全球大国俱乐部。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或区域战略,转而寻求借重新兴国家的力量来解决自身和全球问题,由此推动了南北经济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大调整。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随之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机制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时任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四个新兴大国并称为“金砖四国”(BRIC),并对其增长前景和投资潜力予以充分肯定。在高盛集团的研究团队眼中,此时的“金砖四国”仅仅只是一个市场和投资的概念。而对于四个新兴大国之间广阔的合作潜力,高盛团队并未进行分析和预测。真正推动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的原因在于,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金砖国家拥有了高度相同或相互契合的利益诉求。


从内部来看,金砖国家拥有保持稳定发展的需求。金砖国家都是处于发展进程中新兴国家,对发展的需求非常强烈。同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金砖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由于面临的发展问题和挑战相同或相似,这些经验更易于相互借鉴。从外部来看,金砖国家都拥有拓展国际空间的需求。


金砖国家的崛起是在现有的国际体系中实现的,而现有国际体系长期由发达国家占据主导权。这意味着金砖国家很难在现有国际机制中谋求话语权,国际体系的改革与重塑也要受到既得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的阻碍。从相互关系来看,金砖国家拥有加强战略和政策协调的需求。当今世界是一个联动的世界,不仅是物质上的联动、制度上的联动,还有政策上、理念上的联动。相同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分歧,需要一个平台来化解和应对。正因如此,在俄罗斯的倡议下,金砖国家一拍即合,共同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的新时代。


定位:全方位的伙伴关系


从事实来看,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一直是金砖国家的优先议题,也是取得进展最大的领域。并且,金砖国家在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军事安全等领域存在很多的差异与分歧。因此有人认为,金砖国家合作应定位于建立伙伴关系,并且主要基于经济合作关系,而更深层次的政治合作既不现实也不必要。


在2015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乌法会晤期间,五国领导人通过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全面规划了金砖国家“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互联互通发展格局,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建设落到了实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全球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联动性趋势日益增强,经济问题的背后很难排除一些政治上的考量。


在此背景下,即便是金砖国家将合作定位在经济领域,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其在政治等其他领域上的溢出效应将在所难免。作为全球重要的地区大国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金砖国家除了致力于实现经济的崛起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也都拥有全方位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诉求。


在全球大国之间总体维持和平以及部分金砖国家仍存在政治竞争的情况下,很难想象金砖国家将建立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盟友关系,但将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议题纳入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似乎是深化合作的一种趋势。


对俄罗斯而言,尤其是在经历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因此更为看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政治与战略作用,并希望依托这一平台,应对来自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与压力,缓解经济、政治与安全领域面临的困境,并以此维护世界重要一极的国际地位。


对于其他金砖国家而言,为了保障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且要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建立起超越经济领域的伙伴关系,相互提供支持。


为此,金砖国家领导人都在致力于探索和推进构建全方位的伙伴关系。在2015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阐述了金砖国家伙伴关系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和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伙伴关系。这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合作并不局限于五个国家自身,而是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成立与发展还拥有以下两个基本的定位:


一是引领南南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重视发展与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并致力于推动广大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合作。金砖国家合作对于南南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是引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新平台。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力量分散,很难形成共同的声音。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囊括了重要的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领域表达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主张,提升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


理念:传承中的超越与创新


新型合作理念的形成是金砖国家合作对当今世界的重要贡献之一。与传统的国家之间的盟友关系不同,金砖国家合作在理念上继承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国家间合作的优良传统,坚定遵循多边主义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并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与创新,从而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首先,金砖国家提出并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持。2014年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主旨讲话,并呼吁金砖国家发展独特的合作伙伴精神。它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坚持开放精神,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


二是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做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


三是坚持合作精神,继续加强团结,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各国经济谋求增长,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


四是坚持共赢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


其次,金砖国家合作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全球治理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世界各国都应该平等参与全球治理,为全球治理作出贡献,也应该公平分享全球治理的利益。尽管在金砖国家内部,各国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相差较大,但任何一国都没有将其自身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而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共商,意味着金砖国家合作的基本原则、重点领域、机制建设、发展规划等都由所有成员国共同商议并形成共识;


共建,意味着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共同推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改革与创新;


共享,意味着各成员国公平分享金砖国家合作的成果和收益。


“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倡导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成果共享,充分体现了金砖国家合作的平等性和包容性,顺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潮流。


最后,金砖国家形成了发展为核心的合作理念。尽管金砖国家合作的新议题、新领域在不断增加,但发展问题一直处于金砖国家合作的核心位置,贯穿于金砖国家合作的始终。作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既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问题与挑战。将发展置于合作的核心地位,契合了金砖国家发展阶段的身份特征,并推动了全球发展治理新格局的构建。


总之,金砖国家为当今世界处理国际关系、开展国际合作以及应对内外挑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对此,习近平主席进行了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并指出金砖国家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机制:多层次的合作网络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从一个投资概念转变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兴大国合作机制,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机制化进程中,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协调人与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实体机构为标志、工作组为基础及配套活动为辅助、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层次合作机制网络。


首先,金砖国家建立了领导人双轨制定期会晤机制。自2009年6月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每年依例在五国轮流举行会晤。2017年厦门会晤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九次会晤。历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规划了金砖国家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既推动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也推动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此外,金砖国家领导人还依例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补充以及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对接。


其次,金砖国家建立了多层次协商与交流机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起源于外长会晤。2006年9月,金砖国家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由此确立了外长会晤机制。2017年6月,金砖国家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框架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由此掀开外长会晤的新篇章。除了外长会晤机制,金砖国家在领导人会晤机制的总体架构下,还建立了定期举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专业部长会晤、协调人会议、常驻多边机构使节不定期沟通、工作组协商等多层次合作机制。在领导人会晤期间,金砖国家相关部门和团体还举办了企业家论坛、合作社论坛、地方政府与城市论坛、智库论坛、金融论坛、工商论坛等多种形式的配套活动。


最后,金砖国家建立了新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是国际多边合作机构,它的建立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化的里程碑。2015年7月宣布开业以来,新开发银行践行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的宗旨,并以实际行动成为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的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2016年,新开发银行批准了7个贷款项目,总金额达15亿美元,投资覆盖所有成员国。2017-2018年,新开发银行正在储备的项目已经有23个,规模达60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项目有5个,规模在17亿美元左右。根据《2017-2021新开发银行总体战略》,2021年前新开发银行批准的项目数量可能扩大到50-75个。


总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形成了非正式性机制与实体机构并存的多层架构,体现了渐进发展、决策灵活和注重实效等特点。合作机制整体松而不散、个别领域机制化程度较高,适应了金砖国家合作发展阶段的需要。


模式:“金砖+”的辐射效应


目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只包括五个成员国家,但这并不影响金砖国家合作向其他国家和区域拓展。实际上,2013年以来,金砖国家在南非、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举行领导人会晤期间,分别同东道国所在区域的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了对话会,并探讨了金砖国家与这些区域之间的市场对接与合作路径。


2013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的第五次会晤。本次会晤后,金砖国家领导人同安哥拉、刚果共和国、埃及、几内亚、象牙海岸、塞内加尔、乍得等15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主题为“释放非洲潜力:金砖国家和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对话会,探讨了双方开放合作的新机遇和实现路径。


2014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和巴西利亚两地举行。作为第六次会晤的主要议程之一,金砖国家领导人同拉美国家领导人举行了对话会。会晤期间的对话为双方展示彼此友好合作的政治意愿搭建了平台,挖掘了双方合作的动力和潜力,从而加强金砖国家和拉美两个大市场之间的对接。


2015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乌法举行。会晤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欧亚经济联盟及受邀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对话会。对话会加强了金砖国家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战略对接,为金砖国家与欧亚大陆国家之间的深入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本次会晤后,金砖国家领导人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举行了对话会。与会领导人围绕“金砖国家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充满机遇的伙伴关系”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双方合作的机遇,并推动构建联结两个机制的伙伴关系。


在新的形势下,金砖国家合作还可以通过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平台使金砖国家经济合作对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辐射,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金砖+”的开放合作模式,在更大范围产生联动和聚合效应,为金砖国家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金砖国家以“金砖+”的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开放型合作。这既大大拓展了金砖国家的合作空间,为金砖国家打造起主导作用的辐射圈奠定了基础;也使金砖国家的发展与合作成果惠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并推动南南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行动:不断深入的务实合作


金砖国家倡导务实合作,在很多具体领域,金砖国家已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为五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为金砖国家合作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财金合作方面,金砖国家都处在金融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财金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亮点之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五国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与贷款业务、开发性金融、危机救助、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金融合作领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尤其是新开发银行的成立和正式运营以及应急外汇储备库的建立。


金砖国家还签署了《“金砖四国”银行合作机制备忘录》《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可持续发展合作和联合融资多边协议》《非洲基础设施联合融资多边协议》等一系列财金合作文件和协议。在推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方面,金砖国家进行了紧密而有效的合作,推动了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货币金融机构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


在经贸合作方面,金砖国家之间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在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金砖国家都高度重视彼此之间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加强了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交流联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目前,五国通过《金砖国家贸易和投资合作框架》和《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框架》并取得进展,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单一窗口、中小企业、贸易促进、标准化等方面达成多项重要成果。


2016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制定《2020年前金砖国家贸易、经济、投资合作路线图》的重要性方面取得广泛共识。2017年8月,金砖国家第七次经贸部长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第七次经贸部长会议声明》,并批准建立金砖国家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批准《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指导原则》《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合作纲要》《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框架》等系列重要文件,还达成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的行动共识。


在农业合作方面,合作机制不断巩固,合作范围逐步扩大,合作成效日益提升。农业在金砖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先后批准《金砖国家农业合作工作规程》《金砖国家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12-2016)》《金砖国家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等成果文件,分阶段地明确了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有步骤地推动农业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农业合作机制建立以来,金砖国家农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0-2016年金砖国家农业生产总值从1.4万亿美元上升至2.3万亿美元,占世界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应地从47%上升至57%。金砖国家粮食产量占全世界的份额超过40%,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促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方面,金砖国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外,金砖国家还在能源安全、卫生、城市、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统计、知识产权、合作社、智库等一系列领域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合作,取得了惠及金砖国家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成果。


挑战:不容忽视的合作障碍


随着相互合作的不断推进,金砖国家在传统合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的难度也会相对增加。在金砖国家十分广泛的合作议题中,有的议题五国拥有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因此容易达成共识并取得重要的合作成果;有的议题五国之间的分歧相对较大,因而推进的难度较大,合作的进展也相对缓慢。随着金砖国家内外形势的发展,一些新的不利因素也在不断显现,并阻碍了金砖国家的发展与合作进程。


首先,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分化。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同时,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出现了分化,并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自2013年起,金砖国家经济增速逐步分化出两个梯队:印度和中国维持中高速增长,而南非、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增速则相对较低。根据IMF数据,2016年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8%和6.7%,而南非、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增速则分别为0.3%、-0.2%和-3.6%;印度与巴西的经济增速相差10.4个百分点。IMF预测,未来五年,南非、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增速大约维持在2%左右,而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速则有望维持6%-8%的区间。经济增速的持续分化将不可避免地加大五国政策目标的分歧,因此也将增加相互之间的政策协调难度。在此背景下,一些认为金砖开始褪色、金砖国家是“金”和“砖”的组合体等“唱衰金砖”的观点逐渐有了市场。


其次,金砖国家的战略考虑不尽相同。近年来,金砖国家都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进程,并提出了一系列对外经济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倡议和规划。这些合作倡议和发展规划的很多目标相同、拥有趋同或相似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发展态势,甚至有可能在部分领域和议题上产生对立。在金砖国家合作的议题和领域的选择上,五国均有自己的考虑,对不同议题和领域合作的排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国情不同的原因,也是相互了解不够甚至存在误解导致的。为此,金砖国家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战略对接,最大限度地寻求各自发展战略的利益契合点,在行动上形成相互促进的合力,努力减少各国政策的负面效应,并避免由于政策沟通不畅带来的内耗。


最后,金砖国家合作的外部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发达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并对金砖国家合作带来了新的冲击。英国公投脱欧及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遭受巨大打击,也对全球其他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奉行“美国至上”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公开宣称实施保护主义措施并试图发起贸易战,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特朗普政府内顾倾向的政策措施不仅对金砖国家对外经贸合作带来了挑战,也推动国际经济政策环境朝着只顾自身利益甚至以邻为壑的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加大,也导致金砖国家合作频添变数。

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金砖国家通过举行金砖国家文化节、电影节、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拓展了全方位人文交往。


质疑:此起彼伏的唱衰论调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各领域合作日益加深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合作成果。这些成果不仅直接惠及金砖国家,还在“南南合作”和“南北协调”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国际社会仍有人有意忽视金砖国家的发展成就与合作成果,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还存在许多误解,各种唱衰金砖国家的论调此起彼伏。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唱衰论调。


一是“金砖国家褪色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从危机前的中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通道。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也总体有所放缓。特别是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和欧美制裁影响的俄罗斯以及受国内政局动荡影响的巴西,经济增速还一度陷入负增长。国际社会由此开始质疑金砖国家的“成色”,并认为金砖国家“褪色”了。


二是“金砖国家差异论”。金砖国家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区域,在资源禀赋、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水平、宗教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金砖国家成员的发展战略各有特色,政策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上,金砖国家缺乏足够的互信,甚至是互相猜忌,因此难以达成共识。由于这些差异与分歧的存在,有人认为金砖国家是一盘缺少“黏合剂”的散沙,相互合作不过是“同床异梦”的权宜之计。


三是“金砖国家冲突论”。在一些领域,为了争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金砖国家之间必然会产生竞争。并且,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提升以及相互合作的持续加深,这些竞争有可能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出现激化,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因此出现显性化。因此,有人推断,金砖国家的经济利益冲击不可避免,甚至会与地缘政治因素结合在一起升级为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冲突。


四是“金砖国家威胁论”。这一论调源于在西方媒体和理论界炒作的“修昔底德陷阱”。根据“修昔底德陷阱”,新崛起的大国必然对现存的大国构成威胁,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武力来回应这种威胁,因此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之间的战争将不可避免。作为崛起大国的代表,金砖国家的崛起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力量格局,触动了西方大国的既得利益,因此抛出这一论调来防范和阻碍金砖国家的崛起进程。


五是“金砖国家崩溃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金砖国家普遍采取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过度倚重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经济的高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环境、健康为代价。同时,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存在,部分国家内部出现贫富分化,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动荡等问题,从而拖累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为此,有人在对金砖国家的增长模式和发展潜力产生质疑的基础上,推演出“金砖国家崩溃论”。


值得注意的是,金砖国家发展与合作的诸多成果正是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质疑声中取得的。尽管金砖国家的发展与合作正面临各种挑战,但金砖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深化各领域合作的动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目标并未发生改变。IMF数据显示,2016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0%,仍保持较高水平;同期金砖国家按市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分别为22.4%和31.4%,仍处于上升势头。


动力:创造新的合作增长点


金砖国家经济增速的总体放缓使其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步伐随之放缓,而经济增长的分化格局也将使金砖国家的政策目标和措施随之出现分歧,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同时,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金砖国家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充分发挥金砖国家的务实平台作用,应多措并举培育金砖国家合作的增长点。


首先,金砖国家应构建开放性的合作平台,以成员开放和议题开放创造机制发展新活力。关于金砖国家的开放性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思路。一种是进一步推进成员的开放。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自2010年吸纳南非为正式成员并由此实现首次扩员后,在成员开放问题上一直没有新的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金砖国家将成为一个封闭、排他的机制。在未来条件合适时,金砖国家有望实现再次扩员,从而为金砖国家增添新的力量。另一种是推进议题的开放。在不同的合作领域和议题上,金砖国家可以吸纳其他感兴趣、有优势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在货币金融领域,新开发银行可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致力于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发达国家开放,充分利用它们在市场、资金、技术、信用等方面的优势,为这一机制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资源。


其次,金砖国家应巩固和拓展合作领域,以新倡议创造务实合作新动能。在新的条件和形势下,金砖国家要推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齐头并进创造合作新动能。一方面,要提升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水平。金砖国家要在认真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的过程中创造机遇,不断提升贸易与投资、制造业与矿产加工、能源、农业合作、科技与创新、金融、互联互通、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水平和层次,并推动取得新的务实成果。另一方面,要把握新兴领域的合作机遇。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环境治理、深海、极地、外空、网络安全等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的新领域和新问题不断涌现。这既给金砖国家合作带来新挑战,也为金砖国家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带来机遇。


最后,加强国际和区域战略对接,以“一带一路”对接金砖国家合作,开创合作新格局。为了最大限度地寻求各自发展战略的利益契合点,充分挖掘利用经济的互补性,从而发挥战略的聚合效应和规模效应,金砖国家应加强国家发展和对外合作战略的对接。相比很多区域性合作倡议和规划,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具包容性。推动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对接,既能发挥金砖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有利于为“一带一路”寻找到各区域重要的战略支柱。在未来的合作进程中,可以探讨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对接的模式、途径和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抓手和依托,并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2017年8月19日,厦门,工作人员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纪念邮票首发式现场展示邮品。


前景:厦门会晤与新的十年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这表明本次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回顾总结过去十年合作经验,并规划未来发展愿景。因此,厦门会晤对金砖国家合作来说,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具体来说,厦门会晤的合作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化金砖国家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加强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三是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四是推进机制建设,构建更广泛伙伴关系。


关于厦门会晤的看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其概括为四个“新”,即实现政治安全合作新突破、充实务实合作新内涵、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支柱、构筑南南合作新平台。这里提到的四个“新”,表明厦门会晤在这四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不仅有开创性,更重要的是将为未来金砖国家的又一个“金色十年”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政治安全合作方面,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机制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并启动了外长正式会晤机制。近年来,金砖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安全、国家安全和发展议题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金砖国家加强政策协调,发出金砖声音。2017年6月,首次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在北京举行,实现了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机制的升级。发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机制的作用和启动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有利于提升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与战略互信,从而为金砖国家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全方位合作提供保障。


在务实合作方面,金砖国家将全面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出台一批实打实的合作举措,不断提升金砖的“含金量”。2017年8月,金砖国家第七次经贸部长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第七次经贸部长会议声明》,就促进贸易发展、加强投资便利化合作、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并规划了未来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金砖国家通过举行金砖国家文化节、电影节、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拓展了全方位人文交往。2017年6月,首届金砖国家运动会在广州举行,金砖国家体育合作由此迈上新的台阶;同月,第二届金砖国家电影节在成都举行,并首次为每个金砖国家特设了电影日,为它们向广大观众全面展示本国优秀电影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金砖国家文化节也已提上议事日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系列文化活动夯实了金砖国家合作的民意社会基础,并为未来金砖国家文化深度合作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


在南南合作方面,金砖国家依托“金砖+”模式,不断拓展与其他发展中大国或发展中国家组织之间的对话,推动建设更广泛伙伴关系。自2013年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举行对话会至2017年厦门会晤,金砖国家完成了一轮与所在地区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对话,金砖国家也由此成为了联系非洲、拉美、欧亚、南亚、东亚等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枢纽机制。在此过程中,金砖国家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也逐步成为当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


总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经过十年发展征程,无论在理念、机制还是行动上,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实现了对传统结盟关系以及国际和区域合作模式的超越。十年来,金砖国家合作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并由此创造了金砖国家合作的“金色十年”。2017年,金砖国家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金砖国家领导人借厦门会晤之机,共同规划新的十年合作目标与愿景,并以切实行动打造第二个“金色十年”。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有了十年合作的深厚基础和经验积累,不难想象,金砖国家将继续克服困难与分歧,并创造金砖国家合作新的辉煌。


15
标签:合作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三方合作合作 年内融资40亿元

2011-07-12 08:22
624

天逸集团与南阳投资集团成功合作 开立首单“云牒+”业务近千万元

2023-12-07 14:15
267004

京东科技与北京移动宣布战略合作

2022-09-17 21:37
24608

青岛跨境公服平台与阿里云独立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09-17 21:27
24873

天猫国际与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合作

2022-09-02 16:21
28035

“社保苏州银行金融超市”开张 深化社银合作提升服务效能

2022-05-29 20:57
1786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