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兴东北?林毅夫开了一剂药方,却引来经济学界大论战……

2017-08-29 13:22 3178

来源:澎湃新闻网、观察者网编辑:任琳贤,制图:王亚婧近日,林毅夫团队为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开了一剂“药方”,提出应转变重工业赶超战略思

来源:澎湃新闻网、观察者网

编辑:任琳贤,制图:王亚婧


近日,林毅夫团队为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开了一剂“药方”,提出应转变重工业赶超战略思维,率先弥补轻工业短板。常言道“扬长避短”,此次“扬长补短”的新思维可谓是一大创新性建议,引发社会关注。此外,“药方”中还有更多开创性的建议,下图将为你简略概述

以上便是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领导下的北京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与吉林省发改委联合完成的《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简图,该报告8月21日在吉林长春发布。报告发布后也引发了很多专家加入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们都是如何为吉林开“药方”的。


解决路径该扬长避短还是扬长补短?

报告称,吉林省应把握当前的产业转移趋势和政策机遇,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转移,积极开展区域产业合作。发挥吉林省的后发优势,借助浙江省轻纺业的产业基础、先进技术、行业模式、检测服务和外贸销售渠道等优势,补足吉林省轻纺产业短板,加快经济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

 

前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


扬长不应该补短,扬长应该避短。


现在已经处于21世纪,快要进入2020年,轻纺等轻工业在我国江浙等地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这些对于东北是弱势产业,东北再发展这些产业,必然成本更高,竞争力更弱。并且,即便是这些产业的劳动密集低端制造部分,也基本已经完成了从东南沿海向内地或海外迁移的过程。目前东南亚国家在轻纺、家电等产业上的成本优势明显,而东北地区的人力成本是远高于东南亚国家的。此外,如果东北地区发展轻纺等产业成本过高的话,势必要依靠政府补贴。然而东北由于优势不足,发展轻纺等产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进行补贴的话,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影响优势产业的发展。


林毅夫团队成员、吉林课题研究执行负责人付才辉:


只要通过改善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软硬基础设施,降低交易费用,就可以“使短板变长”。


东北目前轻工业的严重缺位不是其不符合当地比较优势,而是历史上尤其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工业赶超战略的扭曲结果。另外,从体量上讲,轻纺工业规模确实在江浙沿海地区比较大,尤其是过去30年来。正是由于轻纺工业发展充分,带来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资本积累较快,使得禀赋结构升级,工资水平上升非常快,这就迫使东部沿海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逐步失去比较优势。就纺织品而言,劳动者报酬吉林省只有浙江省的0.47倍,但是营业盈余吉林省却是浙江省的1.66倍,增加值吉林省却是浙江省的8.83倍。这就是结构变迁的力量!东北地区各级政府需要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大力改善这些软硬基础设施降低企业成本。


东北经济是制度问题还是结构问题?

报告称,解决东北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违背比较优势型赶超战略”转轨到“遵循比较优势型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技术  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


吉林所在的东北地区而言,经济结构并不是振兴的关键症结。最值得注意的萧条病病症是技术人员的大量外流。技术人员流失的原因十分简单。由于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技术人员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有离乡背井找生活。另外,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种政策也会加剧人口流失问题,这种政策是转岗再培训。这种技术人员的流失导致老工业基地大出血,大出血不止,优化经济结构就是空谈。由此可见,防止人口特别是技术人员流失比经济结构”扬长补短“更为关键。保留住技术人才,是扬长避短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张跃文:


吉林目前最缺乏的是让关键生产要素有效结合并且发挥效益的土壤和环境,吉林经济问题源于非经济因素。政府作为积极行动的主体,在吉林经济振兴中需要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要政府拿多少钱来办企业,也不是仅仅让政府出台多少政策减税降费。而是请政府加快“自我改革”,为企业和创业者松绑,为社会保障兜底,主动减政放权,裁减机构和冗员。


吉林的出路在哪里?

报告建议吉林省要恶补轻纺产业集群的短板,按照不同类型的产业狠抓因势利导,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合发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一手培育本地企业一手抓招商引资,填满这五大万亿量级的产业集群。

 

北京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校友Lian JIAN(化名):


东北地区需要大力支持一批有活力的技术型民营企业,同时普及工业文化感,增强科学和工业素养。吉林这几年有一个亮点,就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辽源。在2009年左右,辽源就重视新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和高铁产业的发展。目前,吉林麦达斯是高铁车体的主要供货商,是高端铝加工的领军企业。依山傍海用于生产精密产品的地下工厂,让人感慨这是新一代工业文明的代表作。这些企业家重视对东北普通人的工业科学启迪,这才是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的出路。


前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


在我看来,东北还是应该将优势产业做强。东北机械工业、精密仪器和军工产业都非常发达;黑龙江、吉林都是生态粮仓,吉林还是中医药大省,长白山更是闻名遐迩;辽宁的工业基础雄厚,大连的软件产业基础扎实。另外,通过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把吉林乃至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药材、人参产品向外输送,同时也可以将被旅游等资源吸引的人群带进来,将优势产业做强。

8
标签: 林毅夫 一剂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