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展保函业务会经历些什么?

2017-08-22 17:13 15346

来源:供应链金融整理自《中国城市金融》2016年第9期作者:原擒龙 王桂杰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等保函是信用资源跨区域跨主体

来源:供应链金融整理自《中国城市金融》2016年第9期作者:原擒龙  王桂杰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等


保函是信用资源跨区域跨主体分配的重要工具,具有交易担保、风险分配、资信确认、融资支持等重要功能,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产能合作等成为新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函在贸易、投资、国际合作领域的增信作用日益凸显,国内保函领域的法律监管环境也在不断改善,银行在保函领域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保函业务,培育保函领域的竞争优势,打造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保函业务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


保函业务是与国家战略配套的金融工具,是银行重要的战略机会。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3.96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11.90%,实现对外投资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元,同比增长8.2%,新签合同额2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在贸易、投资、工程承包领域的规模和地位为银行保函业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对外贸易、投资、工程承包重要的增信工具,保函是对外经济关系中先导性业务。“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为保函业务的未来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空间,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建设以及资本项目开放推动的货币和资本流动催生新的保函需求,工程保函、船舶保函、融资保函、发债保函、并购保函等成为必备的银行金融服务。


保函业务的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是经济新常态下银行重要的利润支撑点和增长点。2015年,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保函余额达到24450亿元,信用证余额7232亿元(见表1),保函业务的规模体量大,已经远远超越信用证业务余额,是其3.4倍。历史来看,2006年我国境内保函余额已超越信用证,在银行担保承诺及国际业务领域的地位和应用日益凸显。全球来看,保函(备用信用证)的市场规模也远远超越信用证,比如,美国2014年二季度,164家大银行备用信用证余额2064亿美元,商业信用证只有103亿美元。保函已经成为银行涉入贸易投资领域的主流业务。



二、法律监管环境助力保函业务发展


保函业务的运行规则涉及法律、监管和国际惯例。我国保函业务相关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保函业务监管主要涉及外汇管理局、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规章和监管要求。保函业务常用的国际惯例主要有URDG、ISP98以及UCP600。在适应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化开放过程中,我国在保函领域的运行规则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调整,给保函业务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国内监管环境不断完善,为银行跨境担保业务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201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放松了跨境担保领域的限制,放开了发债保函、个人保函等新的领域,在保函领域率先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为跨境担保业务提供了规范统一的监管环境和创新机会。2016年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放松了中国企业举借外债的限制,为融资类跨境担保业务提供了新的空间。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和监管制度的日趋国际化,跨境担保业务会有更多机会和空间。


国内司法环境不断改善,为银行独立保函提供新的发展空间。2013年,最高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明确了保函属性的确定标准,明晰了保函参与各方的责权关系,进一步弥合了中国司法与国际规则的差异,2016年最新修订稿拟将独立保函适用范围拓展到境内交易,对中国担保法附属性基本框架的设置做出重大调整,从而与国际上大部分成文法和普通法国家有关独立保函的法律和司法实务相对接,有望成为国际司法领域的新标杆。可以预见,意见稿的最终实施将进一步改善保函业务的法律环境,激发国内独立保函的巨大市场潜力,推动保函业务快速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日益深化,国内监管法律环境的日益完善,以及近年来重要的政策制度的出台,都将为保函业务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带来全新的业务机会,带来传统保函业务的提速升级,商业银行需要加大保函领域的投入,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



三、新的风险和市场形势给保函业务带来挑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低迷动荡,欧债危机、恐怖主义、地区动荡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放大了保函业务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关注并加强保函领域的风险管理。


(一)保函领域的索赔和纠纷形势严峻


当前全球低迷的经济形势激发了市场主体的风险规避意识,放大了保函业务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保函索赔和保函纠纷的增长。近年来,工程保函、船舶保函领域的纠纷频出,给商业银行、承包商、船厂以及贸易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保函索赔笔数也逐年增长,以工商银行的索赔统计为例(见表2),2012年和2015年收到索赔的笔数都有大幅增长,2016年形势更加严峻。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保函索赔及纠纷,提升处理索赔及纠纷的专业能力。



(二)保函业务风险特征复杂专业性强


保函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申请人或被担保人违约风险、受益人欺诈或恶意索赔风险、转开保函下的转开行信誉风险、分包合同保函项下的主承保商违约风险、保函文本技术风险、法律和仲裁风险、对外担保中的汇率和国家风险、司法止付等。保函风险涉及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并受国际形势和国别司法环境的影响,风险来源多样,风险控制压力大。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近年来保函索赔和诉讼事件明显上升,尤其是受益人恶意索赔、申请人无力偿付、银行操作不当造成损失等三个领域,对银行在保函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国内银行同业保函领域的投入和竞争加剧


面对保函领域的市场机会和复杂的风险特征,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保函业务的专业投入,进一步强化了银行在保函领域的竞争态势。中国银行组建了超过100人的保函团队,配备了保函专家,负责国际国内保函的技术审查、业务处理、专业咨询。工商银行在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组建了40余人的保函团队,并专门成立了小语种保函团队,为各分支机构提供专业支持。进出口银行设立了船舶保函团队,负责船舶保函这一细分市场的业务处理、纠纷处理、以及船厂重组等事务,业内领先。面对广阔的市场和特殊的风险形势,各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保函领域的重视和投入。


四、对策和建议


为抓住保函业务带来的巨大机遇,应对保函领域新的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充分重视保函业务带来的巨大市场机会和风险特征,统筹资源提升保函领域的市场规划和专业能力,引领商业银行保函业务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大保函领域的市场投入


银行的保函市场具有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和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国在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型中,中国的银行有机会在保函领域超越外资银行,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在保函领域实现跨越发展,领先全球银行业。商业银行应该关注并服务于国家战略,加强国际市场和交易合作模式的跟踪研究,开发与国家战略和全球趋势配套的保函产品,支持国内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国际资本流动等,同时,加大人员投入和资源投入,加强保函领域的风险控制,把保函业务培育成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增长点。


(二)加强保函领域的专业建设


保函业务涉及法律、监管、国际惯例等多个领域,面临纠纷、诉讼、索赔等多项挑战,商业银行在拓展保函业务过程中务必走专业化道路,构建一支具有法律、专业、语言跨界能力,有国际视野的保函专家队伍。一方面来研究保函产品开拓保函市场,另一方面来控制风险、承载运营、解决纠纷。一定程度来说,保函领域的竞争就是专业和专家的竞争,银行需要超越传统的运营理念,构建与保函地位和潜力相匹配的激励制度,持之以恒地强调专业、重视人才、加强专业建设。



(三)加强保函领域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发展保函业务的重要根基,是保函业务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银行通过集约化的业务处理和技术审查构建一个专业高效的流程控制体系,是保函风险控制的运营保证。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保函业务的风险特征,统筹管理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国别风险,进一步加强保函调查、保函审查和保后跟踪的风险控制环节,切忌流于形式。同时需要加强保函风险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对基础交易的理解和把控,跟踪市场动向和风险事件,完善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提高对系统性保函风险的控制水平。


(四)开拓保函新领域


银行发展保函业务需要关注社会经济热点,适时进入新的保函领域。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热点有:一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保函支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特点和项目特点提供配套的保函服务;二是PPP模式的保函应用,为国际和国内的政府和私人资本合作模式提供保函支持,尤其要关注BOT模式、BOO模式及股权变更环节的保函应用;三是跨境融资领域的保函应用,配合国家监管政策的调整,为境外融资、发债、并购等提供保函支持和增信服务;四是保函在再担保、再保险领域的应用,以及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等。


(五)重视小语种保函业务发展


伴随着中国与非洲、拉美、中东等区域经济关系的加强以及工程和产能合作的深化,对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保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小语种人才和相关法律人才的储备,加强对非洲、拉美、中东等经贸合作地区的了解,培育小语种保函处理能力。


(六)关注独立保函在国内的应用


独立保函以其便捷、高效、单据化的特点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司法判例中多不承认国内保函的独立性。中国商业环境的不断进步,以及最高院新的司法解释的出台,将会为独立保函在国内的应用提供司法支持,银行保函将广泛应用于国内工程、融资、发债、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商业银行如何抓住国内保函的机遇以及如何借鉴国际独立保函成功运营的优势来发展国内保函,是银行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标签: 保函 中国工商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