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通气会实录(划重点、附解读)

2017-08-20 23:058801

原标题:银监会落幕“三三四”自查,政策重心从“查”换挡为“稳”新阶段

原标题:银监会落幕“三三四”自查,政策重心从“查”换挡为“稳”新阶段

来源:海清FICC频道 邓海清,“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首席经济学家;陈曦 研究员

整理:Bank资管(ID:yinhangziguan)


2017年8月18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肖远企表示:银监会部署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银行业已基本完成自查,后续会要求银行认真对标,逐步整改。


目前来看,由于前期银行在“三三四”自查阶段,已经对大量的同业业务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且同业业务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未来政策重心可能由之前的同业监管转向穿透业务,这意味着监管重点会落脚于“非标”和通道业务,对券商资管、信托存在较大不利影响。


另附“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实录。


2017年8月18日下午,银监会审慎规制局肖远企在通气会上表示:银监会部署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银行业已基本完成自查,后续会要求银行认真对标,逐步整改。对此,海清FICC频道做出如下点评:

1、银监会“三三四”检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防风险”精神。2016年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中央对“防风险”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银监会“三三四”检查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开展实施的。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2017年3月底,银监会部署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符合党中央、国务院“防风险”的政策精神。

2、银监会“三三四”监管步调“稳中求进”。一方面,银监会监管“维稳”,通气会四大举措“维稳”市场:一是有计划实、实行错峰推进,二是分步骤推进,三是合理安排过渡、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四是实行新老划断,这都能明显反映出银监会“维稳”市场的意图。同时,此前银监会延期上交自查报告时间,也是监管政策维稳的体现。按早前银监会的部署,银行本应于6月12日前递交“三违反”“三套利”自查报告,于7月15日前递交“四不当”的自查报告,但考虑到时间紧、监管压力大,6月上旬银监会主动表态,银行可以延期递交自查报告,旨在给出时间查实风险底数,延期时间为一两个月,反映出银监会推进监管检查工作的“求稳”。

另一方面,银监会监管自查“求进”,银监会推行“三三四”监管检查,不仅符合中央防范金融风险的精神,同时是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高位的现实需要,比如,央行发布工作论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度量——基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研究》指出,2015年之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CISFR)指标大部分时间处于低度风险和中度风险状态、历史中枢在0.5左右,但2016年以来,金融风险指标约为0.6水平,高于历史中枢,处于中度风险状态,因此,银监会推进“三三四”自查,同样具有“求进”的政策目标。

3、央行+银监会监管政策,目前来看成效显著。由于央行推行宏观审慎考核(MPA)、银监会实行“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等严监管政策,使得银行业开展同业、表外业务显得更为审慎。自6月底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总体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出现大幅下降,表外业务逐步回归表内。

数据上看,隔夜回购占比大幅下降、同业业务收缩、表外业务收缩、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均反映出监管成效显著。具体如下:(1)隔夜回购占比大幅下降,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金额中,隔夜资金的占比从2016年4-8月的90%的高位,下降至2017年2月以来的80%的水平,隔夜资金占比的下降反映出市场加杠杆行为的减少;(2)同业业务收缩,截至2季度末,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均减少1.8万亿,同业业务增速由正转负,其中,同业资产减少5.6%,同业负债减少2.3%,为2010年以来首次;与此同时,同业理财募集资金同比下降33.8%;(3)表外业务收缩,2017年1月,表外融资规模12441亿,占比社会融资规模33%,但7月的表外融资规模已经转负,占比为-0.05%;(4)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以中信银行为例,中信银行一季度报告中,集团总资产5.75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02%;总负债5.36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39%。

此外,2017年7月以来,新华社、金融时报等官方媒体的声明表态,同样能印证监管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比如,新华社发文,“从银行业来看,一些银行开始自觉收缩、停办有违规嫌疑的业务,同业业务规模总体收缩,部分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有所缓解,资金空转现象有所减少”;金融时报发文,“银行表外业务逐渐回归表内,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从目前来看效果已经显现。在多项政策出台后,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都出现了明显收缩,尤其是银行资产负债表在个别月份也有明显的收缩。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的回落已成趋势”。

4、关于同业业务,防风险为主、但有着必然性与合理性。2016年以来,由于同业业务的过度发展,使得金融市场的同业链条过长、资金空转现象明显,这无疑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这也使得同业业务成了政策层“防风险”的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的是,2012年以来,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利率传导机制的必要一环,但是由于小行没有稳定的负债来源,从而形成了资金从央行流向大行、大行流向小行的货币流通体系,小行不得不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来从大行获得资金,这意味着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因此,总体上,监管层对同业业务进行严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毋庸置疑,但同时,同业业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监管不必“管死”。

5、展望未来监管政策,银行由“自查阶段”过渡至“整改阶段”,一方面,监管重心转向穿透式监管,不利于“非标”和通道业务,对券商资管、信托存在较大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前期银行自查已进行大幅的业务调整,监管政策落地更多是对前期自查内容的法规化,增量信息不可能太多,我们认为不能与刚推出“三三四”检查时相类比,“整改期”对股市、债市的影响有限,不会因为自查期到整改期而导致第二轮金融动荡。

目前来看,由于前期银行在“三三四”自查阶段,已经对大量的同业业务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且同业业务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未来政策重心可能由之前的同业监管转向穿透业务,这意味着监管重点会落脚于“非标”和通道业务,对券商资管、信托存在较大不利影响。

关于未来监管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整改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不会因为自查期到整改期而导致第二轮金融动荡。2017年4月26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因此,维护金融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必然是未来监管政策的“基石”。同时,据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实际上,大多数银行在“自查阶段”已经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了整改,很大程度上,以往的金融过度发展与金融乱象的行为已经得到了纠正,监管政策落地更多是对前期自查内容的法规化,增量信息不可能太多,我们认为,不能与刚推出“三三四”检查时相类比,“整改期”对股市、债市的影响有限。

附“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实录

“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发布人为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徐洁勤;银监会现场检查局副局长李琳。通气会主持人为银监会宣传工作部副主任杨东宁。中国网财经将对发布会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素材来源:中国网 为了方便阅读,有删减

杨东宁:

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百忙之中又见面了,今天是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今天请到三位发布人,他们是: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徐洁勤;银监会现场检查局副局长李琳。

首先请肖远企局长进行情况介绍,之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肖远企:

上次(5月12日)我们见面也是在这里,三个月以后,再次见到大家,感到非常亲切。 首先就上半年银行业运行和监管的一些基本情况,跟各位媒体朋友做一个简单的通报。

今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银监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重点围绕支持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治理 金融乱象和银行业改革开放,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市场乱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场竞争开始趋于理性,经营行为开始趋于规范,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保持稳定,风险总体可控。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增长,上半年累计新增各项贷款8.8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利润增速有所回升,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9703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4.7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77.2%,这一指标的最低监管要求是150%,资本充足率是13.16%。这些经营和监管指标都保持在较好的 水平。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银监会紧扣“三去一降一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稳妥有序退出“僵尸企业”,进一步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积极稳妥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继续推进减费让利,有效坚持去产能、去杠杆、降库存和降成本,同时,银行业继续加大普惠金融工作力度,五家大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进展顺利,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精准扶贫,进行发力,机制更加完善,方法更加多样,措施针对性强,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弥补制度短板方面,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确定了弥补制度短板的项目,我们在研究确定过程中,经过严密认真讨论,征求业界的意见,提高制度短板的针对性和问题导向,这些制度涵盖了银行股东管理、跨业产品创新、不良资产分类、流动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按照问题导向、急用先行和由易到难的原则,对各项制度进行了统筹安排,有的已经发布了,有的在进行过程当中,时间进度不一,主要是根据需要。

同时,在制定和修订各项规制的时候,我们非常注重与其他部门进行充分协调,同时也注重与市场主体、银行机构和新闻媒体进行密切的沟通,提前释放政策信息,稳定各方预期,确保我们各项规则的出台平稳有序。

在治理市场乱象方面,上半年,银监会组织开展了“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专项治理,同时实施治乱象、防风险的综合治理方案,坚决整治市场乱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督导金融机构严守市场秩序、依法合规经营。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基本完成了自查,后续监管检查和整改问责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过程当中。针对自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金融机构认真对标、规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惩处、严肃问责,对整改工作不落实、问责不到位,特别是屡查屡犯这些机构,依法从严、从重采取监管措施。上半年也进行了一些行政处罚以及责任追究,对金融市场乱象、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总之,上半年监管工作内容比较多,出台的政策、规章制度比较多,采取的具体措施、实施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比较丰富,涉及到银行经营各个方面,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主要就最主要的方面跟大家通报。谢谢大家!

1、金融时报提问

郭树清主席在2017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服务实体经济要有新贡献”,银监会在推进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的工作中主要有哪些措施?谢谢!

徐洁勤:

感谢金融时报的记者朋友,确实近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后,银监会也好,银行业也好,对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有更多的新思考和更全面的一些部署举措。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根本举措,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有阐述。银监会将深入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引导和督促银行业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完善机制,优化服务,重组存量,优化增量,促进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和质量提升,在巩固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和差异化信贷政策,有效支持去产能。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是银监会2016年推出的,今年将继续推广债权人委员会制度,要求债委会主席行切实负起有效责任,履行好发起、日常运行责任,认真做好债务重组相关工作,探索银企双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还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提升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细化分类名单制管理,稳妥有序退出各类“僵尸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主动去产能、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暂时存在资金困难的企业进行金融债务重组;对能产生整合效应的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有效支持去杠杆。鼓励银行充分利用现有的符合条件的各类实施机构,自主协商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包括中小银行,通过所属的实施机构也好,还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与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建筑、建材、运输等多个行业企业签署了债转股的框架协议。银监会还积极研究并且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相关制度出台,目前有关办法已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同时,批准了四家大型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农行和建行的新设实施机构已经获批开业了。此外,引导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授信管理,减少多头、过度授信,综合利用理财、租赁渠道,满足企业兼并重组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因地制宜将债务重组与市场化债转股有机结合。

三是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工作。大家知道现在5家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已经在设立过程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董事会层面,五家银行都成立或者指定了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在管理层、高管层层面,也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委员会或者办公室。五家总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全部正式挂牌,正在开展一级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和向下延伸工作,计划年内要在16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或者城市群,全面建成普惠金融的服务机构。

同时,不断完善和落实普惠金融事业部的五个专门经营机制,不但要设机构,还要建机制。这五个专门机制是指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统计核算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这样按照贴近市场和客户的原则,探索符合普惠金融需要的信贷管理政策,并且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决策链条,切实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此外,对于小微、三农方面,银监会将继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在精准扶贫脱贫方面,7月份银监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扶贫小额扶贫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小额扶贫信贷差异化监管政策、强化风险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并且重视培育造血功能,进一步推广“网格服务”、“银税互动”、“政银担合作”等模式。

四是因地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牢牢把握住房居住属性,分类调控、因地因城施策,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同时大力支持居民自主和进城人群购房需求、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和棚户区改造。

五是引导银行业主动减费让利。今年以来,银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取消、暂停、减免9个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项目,推动落实银行卡刷卡手续费降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市场调节价项目主动减费让利。同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服务收费管理,坚决治理“干活不弯腰”、“坐地收钱”现象。刚刚肖主任提到的“四不当”治理中有一项是关于不当收费治理的,跟这个有关。

六是引导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建设的金融服务,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还有就是在能源、交通、电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供水供电城市建设领域,银行业要继续发挥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

七是积极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新模式,比如我们科技支行等科技专营机构,还有投贷联动等新的服务模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切实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中长期贷款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八是积极支持消费、外贸和社会企业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消费、外贸,以及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社会领域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促进消费升级,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激发社会的投资活力,支持适度扩大总需求。

九是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扩大绿色信贷资金来源。以此为基础,督促银行业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贷投放。

十是多种渠道盘活信贷资源,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不光做增量方面工作,也要做存量方面工作,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稳步扩大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机构和基础资产范围,积极盘活存量金融资产,扩大有效金融供给,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运用追偿、重组、转让核销等手段加快处置存量不良资产,稳妥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

银监会将持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践行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坚定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方向,不断完善与服务质量和长期稳健发展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创新差异化、特色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谢谢

2、中国证券报提问

银监会今年两会后推出了“三三四”等一系列举措,市场反响很大。后来又有市场传言说银监会将有关工作向后推迟,请问相关工作进展的具体如何?谢谢。

李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银监会组织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相继开展了“三违反”(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等一系列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专项治理工作。

从总体部署看,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导向,重点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整肃金融秩序,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组织实施看,一方面,我们按照既定安排和部署,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又关注监管措施对金融稳定大局的影响。同时,我们充分考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复杂程度、风险管理水平与内控合规能力,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合理设定机构自查、监管检查和整改问责等环节,有序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自查已基本结束,各级监管机构的检查也接近尾声,我们正在收集、汇总、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总体来看,专项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些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化解,一些苗头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些问题机构和责任人员得到严肃查处,为防控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工作部署,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开展问题整改。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立查立改、边查边改、举一反三,深挖问题根源,全方位“查漏补缺”,切实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着力构建内控合规文化。

二是依法从严监管。坚持违法必究、纠查必严,坚持没收违法所得与罚款并重,坚持机构处罚与人员处罚并举,重拳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治理各种银行业乱象。

三是弥补监管短板。针对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缺什么补什么,完善法规制度。同时,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全面提升监管有效性,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谢谢!

3、新华社提问

治理市场乱象、防控风险需要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银监会此前提出要弥补监管短板,推进制度研究制定工作,请问这些制度制定和落实的进展情况如何?谢谢。

肖远企:

弥补监管制度短板是今年银监会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我们非常重视,加班加点抓紧推进这项工作。今年年初,我们对监管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主要是查找监管制度短板,研究哪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经过反复调研和分析,银监会党委研究决定,今年拟制定和修订的监管制度大概有20项左右。按照上半年整体工作安排,目前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正在有序推进。我们很多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需要与业界进行座谈、调研、沟通,征求大家的意见。

目前的进展是,已经研究成熟的一些制度,比如《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已经发布。还有一些制度目前已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网上能够查询到,比如《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已经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有些制度正在内部征求意见,包括银监会系统,也包括银行业界和相关部门,目前处于这个阶段的制度比较多。另外,还有一些监管制度正在进行调研,处于制定和修订过程之中。这些制度办法的制定和修订,都是按照上半年的统一工作安排进行的。

为什么要制定和修订这些监管制度办法?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这些办法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根据深入调研以及与各方面的沟通,大家比较普遍地认为,这些领域中存在着当前银行业经营方面最急迫、最需要规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立项,并制定或修订这些规章制度。

二是坚持急用先行原则。看哪些方面的制度办法是现在市场上最需要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最需要我们要出台的,同时也是问题比较突出、问题暴露比较明显,急需规范的领域,这些领域的制度要先出台。我们在办法制定的时间序列安排上,充分考虑急用先行这个原则。

在具体方法上,由于这些制度具有导向性,要在较长时期内管用,因而不可能每年都进行修改和变化。所以制度办法的制定需要一定时间,在工作方法上我们也比较慎重,银监会党委对此也有统一部署和要求:

第一个要求是,监管规则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要求规则的制定者、修改者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具体负责起草和修改办法的工作人员,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必须要勤下基层进行调研。规则制定者必须知道我们的监管对象和金融市场最真实的情况,这样办法的制定才能更有针对性。

第二个要求是,要进行充分评估。评估这些制度办法出台以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和风险防控的影响,以及对整个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有的还要进行相应的压力测试。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之上,再将这些制度办法拿出来公开征求意见,经过修订完善后才正式发布,目的是尽量把制度办法对上述这些方面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我们制定制度办法的初衷和目的,是更好地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更好地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和能力,更好地提升服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三个要求是,要进行充分协调。现在银行各项业务不是封闭的领域,与很多方面都有关联。这就需要跟方方面面进行充分协调,比如与其他制度的制定部门进行协调,与其他部委进行协调,还要跟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协调。事实证明,多协调、多沟通是好事,在充分凝聚共识基础之上,再推出制度办法,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第四个要求是,要充分沟通。特别是与市场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充分沟通。这个沟通从制度办法立项时就开始了。不跟市场、银行业金融机构沟通是不行的。要知道他们的问题和诉求。我们在办法开始立项到最后发布整个过程中,都十分注重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进行沟通。我们也要跟媒体沟通,沟通的主要目的是在我们制定办法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更加能实现问题导向这一目标。

同时也可以提前释放一些政策信号,稳定各方面的预期,减少市场波动等负面影响。大家今后会陆续看到相关制度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已经成熟的办法会正式发布。请在座的各位,就这些制度办法发布后的效果、影响,甚至存在的问题、需要修订的方面,多加关注、积极反映,我们非常欢迎大家的意见,特别是媒体的意见,对我们制定办法非常有帮助。我们也要求具体制定规章制度的同事多关注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以此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谢谢!

4、中国网提问

近期银监会公布了二季度的银行业相关数据,能否结合治理市场乱象以来的成效,谈一谈抑制银行脱实向虚的情况?谢谢。

肖远企: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刚才李局长介绍了“三三四”,治理市场乱象,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以及下面工作部署,做了全面介绍。

下面我做一些补充。 今年3、4月份,银监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除“三违反”、“三套利”和“四不当”以外,还出台了提升银行业实体经济质效以及防范风险的指导意见。我们发布的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针对当前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综合实施,整治市场乱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在5月12日的通气会上,我们已经就这些政策措施的具体方法跟大家做了一个沟通,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和新老划断。今天,借这个机会再重新强调一下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我们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我们从开始到就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当前银行业市场乱象最突出的三个领域是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这三个“牛鼻子”。

第一,这些领域过去几年增长过快,甚至出现野蛮生长。

第二,这些领域资金空转现象最突出。无论同业、理财还是表外业务中,银行业资金很多都是在同业之间空转,并没有完全流到实体经济。这些领域乱象丛生,经营非常不规范。

第三,这些领域潜藏较多风险。因为增长快、有乱象,加之相关的制度、办法也不健全,所以潜在风险点比较多,相互之间交叉关联也比较突出。同业里有理财,理财里有同业,表外里有同业也有理财,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嵌套,有的非常复杂,银行业自身、监管都很难看清其基础资产,难以穿透,甚至很难看到由谁来承担风险。这种风险的复杂性值得警惕。

第四,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这三个领域的乱象整治对实体经济的震动最小。这三个领域的整治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最小,而整治发挥效果以后,无论是最终完成还是阶段性完成,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最明显和最直接。这一点很重要,银监会关于整治市场乱象的指导思想是,不只是看到银行业市场乱象本身,也不只是看到同业、理财、表外业务这几项业务,而是以更宏观、更广阔的视野,将问题放在整个金融业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待,不是“为整治乱象而整治乱象”。所以我们选取了对实体经济震动最小,而整治以后对实体经济支持效果最直接、最快速、最明显的领域入手。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把治理的重点放在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上。

我们一开始就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经过这几个月工作的推动,我们更加体会到当时的指导思想非常正确。下一步我们继续推进这项工作时还要继续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同时把这一指导思想也要运用到其他方面的工作中。

关于整治市场乱象的方法。第一,除了过去我们说的有计划、分步骤,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揭示问题的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在方法上没有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根源分类处置、区别对待、有快有慢。因为这些市场乱象,每一种的性质、表现都不一样,形成的机制、机理也不一样,问题严重程度和对各方面的影响也不一样,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这是银监会党委当时在部署这项工作的时候,非常强调的。有的领域我们采取的整治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很快就把这个乱象整治住,市场秩序得到恢复。有的就要慢一点,需要观察和分析,这也是在整治的过程中,有的方面在时间上稍微做了延迟或调整的原因之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有快有慢,不能一刀切。

第二,分阶段制定目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推进、做实做准,强调“实”和“准”两个字。我们有总体目标、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要进行细分,制定阶段性目标,某一阶段的目标重点也不完全一样。要根据我们自查、监管检查以及日常监管的情况进行调整,制定阶段目标,逐步推进。

第三,在市场乱象整治中,我们非常注重进行前瞻性的评估、预警和干预,防范于未然,及时对整治乱象的影响以及进度等各个方面,预先地进行评估,有的还要提前进行介入和干预,使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方。我们通过自查、监管抽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现在市场乱象的程度、根源,知道从哪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手中还要有方,,监管工具箱中的工具比较充足,根据情况拿出来用。

第四,尽量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健康。治理市场乱象,无论工作方法和指导思想,都要强调把对实体经济的震动、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最终目的是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同时,治理乱象也要确保银行业风险可控,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这都是我们在部署和推进这项工作时,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总的来看,通过治乱象,目前银行业经营趋于规范,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这是我们重要的目标,抓住主要矛盾和选取重点领域的原因,就是使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遏制。具体数据在这里通报一下。

同业业务整体在收缩,上半年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规模双双收缩,这是2010年以来首次。之前,同业资产负债基本都是增长的,但是今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同时收缩。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余额和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均减少了1.8万亿元。同业业务增速由我们整治市场乱象之前的正增长,转为目前的负增长,目前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增速分别是-5.6%和-2.3%。

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增速降至个位数。自开展市场乱象综合治理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累计减少了1.9万亿元,6月末理财产品余额28.4万亿元。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5个百分点。特别是同业理财较年初减少了2万亿元,同业理财减少最明显,这是抓主要矛盾的结果。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综合治理前减少5300多亿元。委托贷款余额连续减少,今年4月份,委托贷款余额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减少。5、6月份,委托贷款余额连续减少。

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上半年新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的比重25.1%,比去年全年降低了10.9个百分点,比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期降低了19.9个百分点。可以看到,抓住重点领域的乱象治理方面,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了,这几个方面明显体现出来了。

从贷款本身结构变化来看,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比如,贷款增速开始超过同级的资产增速。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快于同期资产增速1.7个百分点,这也是2015年以来的首次。上半年新增各项贷款8.8万亿元,占同期新增资产比例80.9%,较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36.2百分点。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后,银行业主动压缩表外规模,部分表外资金转回表内,这从贷款增速的提高可以看出来。

制造业贷款增速由负转正。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连续六个月保持正增长,二季度末,银行业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一个多百分点,银行资金更多地流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

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显著增强,比如,6月末,银行业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3.3%,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8.7%,涉农贷款同比增长9.9%,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7%,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较年初增加38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增长41.2%。可以看到薄弱环节、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大大加快。

债券投资保持增长,银行业债券投资余额37.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9万亿元,整治市场乱象成效初显,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刚才讲的整治市场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时间跨度也较大,所以我们在指导思想、方式方法上必须坚持刚才讲的这些部署,不能期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或者马上完全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例如,信托贷款增长依然较快,目前信托贷款余额7.6万亿元,同比增长32.3%,上半年新增信托贷款1.3万亿元。问题的解决有快有慢,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但是我们要看到,整治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二季度末,银行业非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还是增加,增加了6500多亿元,同比增速比同期资产增速还是高将近5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来,整治市场乱象一定要按照当初部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继续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将工作做实、做准、做扎实,步步为营。

5、上海证券报提问:

在银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上提到,要落实穿透式的监管,加强防范交叉金融产品风险,对交叉金融产品的规则制定是由银监会主导还是多部门协调?业务规则出台有没有时间表?谢谢

肖远企:

相关规制正在制定过程当中。目前资管业务的相关办法由人民银行牵头,一行三会一起制定,资管与交叉金融产品等有关联,需要统筹协调。

杨东宁:

今天三位局长围绕防风险、治乱象、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抑制银行脱实向虚势头等主题进行了情况介绍,希望媒体朋友们围绕主题积极报道、实时关注。

后续的数据表述可以关注中国网网络直播查看,如有其他问题可以与我们新闻处联系,确保发布的准确性。今天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感谢中国网直播,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


8
标签:通气会 实录 重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召开《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新闻通气会

2021-05-07 17:49
74913

工信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2024-11-22 10:39
2972

沈阳积极推动重点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绿电交易

2024-10-29 15:12
67540

央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 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支持科技金融发展

2024-10-21 14:51
55112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对重点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作出部署

2024-10-21 14:12
5459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