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未来消费金融发展模式将是"小而美"
4月25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京东金融承办的"消费金融:发展与创新"研讨会暨《消费金融创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出席会议并致辞。
4月25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京东金融承办的"消费金融:发展与创新"研讨会暨《消费金融创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出席会议并致辞。
曾刚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状况:
1、市场潜力方面:2014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首次超过了投资,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爆发的一个基础。反过来,消费金融的发展也促使了消费的迅速增长。
2、存量方面:互联网消费是一个完全新兴的领域。从居民部门杠杆上升的趋势来讲,中国市场25万亿的规模远不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居民负债中,消费信贷部分和按揭部分的规模相当。中国的按揭占绝对主导,25万亿当中,大概有19万亿是政府按揭,剩下的6万亿来自金融机构和目前新兴起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另外,中国6万亿左右的消费信贷当中,信用卡的规模大约4万亿,剩下的都是分期,发展空间巨大。
3、行业和结构方面:市场已经细化。与以往大机构从头到尾承包整个产业链模式不同,现在的模式越来越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资金、资产端、信息数据、科技等领域有不同的公司专攻。在这个生态体系当中,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非常出色的公司。不要大而全,只要其中一个点,其他的都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完成。
4、参与者方面: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从目前传统的存量来讲,商业银行占据绝对的主导,信用卡还是消费信贷领域当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目前很多银行开始向互联网领域发展,比如开始做网络贷款。第二类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通过审批的有20多家,其中有17家银行系的。第三类是互联网机构,包括大的电商平台,包括像阿里、京东、苏宁都是,以互联网电商平台来做消费金融。第四类是某一个细分市场上的分期平台。最后是一类其他机构。
会议发布了《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曾刚主任从消费金融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趋势两方面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曾刚认为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场景、风控和资金来源三方面:
1、场景:不同机构都在场景获客方面努力,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场景未来的发展,有大而全的,也有细分市场上小而美的机构并存的一个情况。
2、风控:金融机构原来分析的数据很多都是静态的,当互联网场景建立起来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在网上发生,对人们本身行为的分析会有很多的方法。
3、资金来源: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尤其在消费金融的资产证券化方面发展得非常快,现在累计发行额接近1400多亿,有1000多亿是蚂蚁和京东这两个金融机构发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在资金来源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
对于未来消费金融领域创新趋势,曾刚认为会有五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综合化、平台化;第二个,年轻化和普惠化;第三个趋势是小额分散;第四个是科技驱动;最后一个是监管与创新的平台。
演讲原文:
曾刚: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作这么一个报告的发布。虽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也是作为对消费金融这么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作一个个人认为比较粗浅的一个总结。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很多的模式,包括从业的机构都在尝试摸索当中,在这样一个大的风口当中确立寻找新一轮的边界。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型的业务格局,所以我们今天的报告也只是把现在市场当中的一些实践作了一个非常粗浅的归纳和总结。大概分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关于市场潜力。实际上对于消费金融的市场潜力,过去一段时间,我个人觉得从主流的研究来讲,过去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有可能从理论上来讲,随着经济结构的提高,消费金融必然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事实如何,将在实践当中,最开始并没有抱着特别高的期望。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14年,一会儿还会上圆桌论坛的王蓉晖总,他想做银行事业,想跟我们探讨一些事儿。中国的消费金融除了房贷以外,还有其他的消费金融吗,这是在2014年的事情。
但是在短短的三年之后,我们发现市场的规模在迅速扩张,而且参与的机构也在迅速增长,产业的生态逐步成型。所以首先第一个简单讲一下市场的潜力,我们有一些简单的估算,但是这个实际上作为大的背景,和前面的李扬院长他们之前讲得非常清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爆发的一个基础。反过来,消费金融的发展也促使了消费的迅速增长,尤其在过去看到的一些商品的销售,包括汽车的分期方面,金融有很大的促进力量。
从存量来讲,2016年,这是一个具体的。刚才李老师也讲到了中国特别有意思的,为什么最近互联网消费金融特别火,实际上都是以原来传统的金融牌照是被垄断的,其他机构是没有太多机会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所以基本上都是银行垄断的一个领域。
在传统线下的商品交易当中,银行的信用卡占据绝对的主导。但是互联网消费,作为一个完全新兴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之前是没有商业银行或者商业现有的金融机构在其中提供服务的。由此随着这块市场迅速扩张,显然成为一个没有被开发的,至少没有被传统金融所占领的领域,所以为什么讲在过去随着中国互联网消费的迅速膨胀,消费金融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一个特别热点的行业,而且从全球来看,中国的规模应该是最庞大的。这个金融服务的区间是非常庞大的,这是一个背景。
我们简单认为,我们的水平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因为到去年年底,整个居民部门,刚才殷首席也讲了,他特别担心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是不是加得太快了。我们从国际杠杆水平横向比较,居民部门的杠杆水平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尤其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杠杆率,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还是要远远高于我们目前的水平。所以从居民部门杠杆上升的趋势来讲,我们现在还有发展空间,现在25万亿的水平。居民比重大概四分之一多一点,比美国差了很多。居民部门的负债当中,和消费信贷的部分实际上和按揭部分的规模是差不太多的,中国的按揭占绝对主导,25万亿当中,大概有19万亿是政府按揭,剩下的大概6万亿金融机构的钱加上目前新兴起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钱。
而且从消费金融内部来讲,也还存在着空间。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它的消费金融除开按揭以外的,消费金融占比大概是非循环类的和循环类的,信用卡和分期的,原来危机之前是差不多的。现在危机之后,信用卡的占比迅速萎缩,分期的占比越来越上升。所以目前消费信贷当中,信用卡的占比,消费分期的规模大概是信用卡的两倍。中国正好反过来,中国差不多6万亿左右的消费信贷当中,信用卡的规模大概是4万亿左右,剩下的都是分期。
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危机之后,发现这块的风险比信用卡的风险要小,这是和实体经济相关联的服务,一方面既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另外从风控角度来讲,也会更好。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行业和结构。行业整体方面,刚才殷首席问我,看起来消费金融就是消费信贷,从传统角度来讲,目前也是这样,关注更多的是消费信贷的主体,但是实际上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发现除了提供信贷的主体以外,这个市场当中已经细化了。原来的大机构从头到尾,从资金到最后的信贷都做完了,包括风控、信息的搜集等等的,包括贷后的管理等等的。
现在的模式越来越成为一个生态系统,有些机构只是发挥它的资金优势,另外一些机构可能发挥它在资产端的优势,有些机构发挥它的信息数据方面的优势,有些机构可能发挥科技方面的优势等等。由此形成的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体系,而在这个生态体系当中,每一个小细分领域当中都有非常出色的公司,只不过它还在成长过程当中,所以平常我们关注的更多是经营类的主体,但是实际上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体系,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机构也沿着这样的思路在走,不要大而全,只要其中一个点,其他的都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完成,所以现在有开放平台的思维和模式,这个确实也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对传统功能的一些改造的结果。
接下来是消费金融的主要参与者,我主要讲一下。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从目前传统的存量来讲,商业银行还占据绝对的主导,尤其是信用卡,基本上现在还是消费信贷领域当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
然后现在我们也注意到,现在很多银行也开始向互联网领域发展,现在很多银行把电子银行部改成网络金融部,现在很多银行开始做网络上的贷款,都开始进行一些新的创新和变化,这一块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一个情况。
第二类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的消费金融公司,大概批出来20家多一点。当然其中有17家是银行系的,剩下有电商系的也有产业系的。消费金融跟银行不同的是,银行做消费金融的模式差不多是相同的,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商系的消费公司和纯粹互联网的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业务发展模式也是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
第三类是互联网机构,包括大的电商平台,包括像阿里、京东、苏宁都是,以互联网电商平台来做消费金融。
还有一类,可能不是大的平台,可能是细分市场上的,某一个细分市场上的一个分期平台,这块也有很多,在细分市场场景上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公司。
最后是一类其他机构。
总体来讲,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讲,我们恐怕很难从数据上整体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具体的情况,因为目前看起来,它的业态类型实际上差异非常大,也都在发展过程当中。
接下来简单讲一下,我们讲创新报告,创新内容很多,从目前角度来讲,大概可能在三个方面是讲得最多的,可能是对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吧。
第一个是场景。以往纯粹的把信用类的贷款不太一样的地方,过去一段时间消费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某一个交易场景结合在一起,这个也是互联网化特别重要的,因为场景可以形成一个入口,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生态的基础。所以这块的发展上,你会发现不同的机构都在这样一个场景获客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线上加线下的场景的多元化,我们原来做线上的也开始做线下,而传统的银行以线下为主的机构也开始转到线上,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有相应的竞争,也有很多的合作。场景未来的发展,有大而全的,也有细分市场上小而美的机构并存的一个情况。
第二个就是风控,刚才讲得非常多,消费金融中的风控,金融机构当中原来分析的数据很多都是静态的,或者至少是从个人的数字角度评估的,与个人的收入、性格、年龄,很少涉及到动态行为的数据获取和分析。当互联网场景建立起来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在网上发生的,对人们本身行为的分析会有很多的方法,这跟传统的分析方式有些不同,这块是在新的领域当中,它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会有一个创新。因为核心是一个风险控制,这块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
还有一块,资金来源。这个也是一个资金成本的问题,也决定着消费信贷普惠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尤其在消费金融的资产证券化方面发展得非常快,我们算了一下,现在累计发行额接近1400多亿,有1000多亿是蚂蚁和京东这两个金融机构发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在资金来源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
这就是大概三个方面的特点。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创新的趋势。当然有无限种可能性,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综合化、平台化。综合化就回答了刚才剑峰提到的从消费金融到消费者金融的问题。因为消费金融更多讲的是信贷的问题,如果讲到消费者金融,可能就是一个多元服务的概念,除了信贷以外,还有理财,还有保险,还有其他等等的家庭的,或者个人成长当中所有金融需求。这样意味着一个沿着消费金融出发的平台或者一个机构,未来无法作出它的业务全覆盖,本身的综合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今天看到最大的一个金融平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全牌照的,不仅商业是全牌照的,沿着个人的需求也形成了一个全牌照的机构,不仅仅包括金融的全牌,也包括征信、数据的提供、还有信用的支持等等,都沿着这个方面。所以从综合化来讲,也反映了衍生的逻辑从消费金融到消费者金融的逻辑,更多形成一个庞大的闭环。
还有一类是平台化。刚才区总也讲到了,更多地大家开放合作,各个发挥其中的优势,进行一种开放平台的合作,这个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第二个,年轻化和普惠化。这个是和目标群体,因为年轻化,在学校有很多争议。但是实际上从发展方向来讲,这仍然是一个发展方向,只不过我们需要更规范的发展方式。但是这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向,消费信贷的群体会越来越年轻,而且收入的水平更多的是普惠一般的群体。
从区域上来讲,更多从一二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城市,这本身也是未来消费者增长的一个空间。细分市场上,这也是第二个趋势。
第三个趋势是小额分散。这个是原来在讲消费金融不太能见得到的情况,现在有很多的融资,有可能是几千块钱、几百块钱,而且是高频的需求。这个也是由于现在整个产品的搭建、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改变,这样原来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达到能力的要求,但是现在更多的更零散的场景的用户,这是未来场景上的一些变化,可以渗透到更多的场景当中去。
第四个是科技驱动,刚才也都讲到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多的场景也好、风控也好,都来自金融科技,所以最近金融科技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人在这方面发力。但是未来改造金融到什么程度我们还不清楚,从根本的方面,金融科技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零售领域当中,因为涉及到了众多的人、众多的场景,对科技的依赖可能非常高。
最后一个是监管与创新的平台。这是一个方向,这个没有问题。所以未来从监管的角度,可能还要有一个开放的形态拥抱这种变化,所以我们对于一些新的牌照,甚至给予一些现在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一些牌照,实际上就是让他们在这个方向上去做更好的服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像互联网银行、刚刚批复出来的直销银行,都在促进整个消费也好,还有整个经济往消费方向的发展所带来的创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面。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要回过头来,确实有一些过度的不规范的发展,需要进行一些监管上的规范,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没有牌照的机构做一些持牌者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掠夺式的做法,或者对个人信息的不保护现象等等,未来监管与创新应该是并行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我们估计在消费金融领域会有更多的监管措施出来,刚才前面几个监管者都提到这样的问题,预计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消费金融从长期的发展,可能会走向一个更加规范、更加正规的一个上去。
因为时间有限,我就简单把我们的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汇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