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征信陷入了一场正规军与“野鸡”部队的混战
金融之家5月9日讯,征信市场的江湖从来没有这般热闹过。伴随着庞大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的跨越式发展,更多的民间第三方征信机构正涌入到这片江湖里来。
金融之家5月9日讯,征信市场的江湖从来没有这般热闹过。伴随着庞大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的跨越式发展,更多的民间第三方征信机构正涌入到这片江湖里来。
此前,中国的征信市场都是以央行为主导。1999年,上海开始个人征信试点。2004年,全国开始建立集中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2006年1月,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升级为全国统一的系统。201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征信业管理条例》,将征信系统明确定位为国家建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望穿秋水等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截至2015年末,央行征信系统已收录8.8亿自然人信息,其中3.8亿有信贷记录;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2120万户,其中577万户有信贷记录。
中国的民间征信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对于一个14亿人的泱泱大国,没有完整的征信体系,加大了审核和风控成本,导致众多行业发展受限。
2015年,国家正式开放了民间个人征信市场,号令枪一响,第一批试点的8家机构,开始撒丫狂奔。
8点被钦点的机构是: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
可是,规定的6个月准备期过去了,接着两年时间又过去了,说好的牌照,却遥遥无期。
大家望穿秋水,等来的,却是监管一剑封喉般的冰冷回复。
虽然央行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没有下发,但征信领域自下而上的热度已全面引爆,都在争抢先发优势。业内认为,主要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征信机构的信息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同时,大数据让征信主体信息源更广泛、内容更多维、更新更及时。
钦点的机构为何一家都没让监管称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成立背景不同、数据类型各异,但在个人征信业务的具体规划上,各家征信公司均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大数据”和“互联网征信”。
实际上,除了国家正式开放的8点被钦点的民间个人征信机构之外,还有太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往里头挤。据万存知透露,在全国工商登记中带有“征信”字样的企业,就有50多万家。
这个河道里,挤进来众多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企业征信公司,甚至一些放贷机构,都开始做“个人征信”。
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对征信服务的需求。大数据征信创新带来的风控模式创新,为分散、小额、海量的借贷提供了可能。而风控的创新直接变革了传统的借贷审核模式,通过累计的多维用户数据进行用户征信模型的创建,来筛选并审核用户的借贷申请。
第三方统计数据预计,未来五年消费信贷(含房贷)的整体符合增长速度是在21%左右,整体规模将会从2015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1万亿元。
其中,芝麻信用背靠阿里,覆盖支付宝、淘宝、天猫、打车等生活消费的各种应用场景。现对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企业的数据进行整合,推出芝麻分、芝麻信用报告、芝麻评级等一系列产品。
除了几大巨头以外,市场上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或机构,开始利用既有的数据和技术拓展大数据征信业务。其中,就涌现了不少第三方大数据风控服务商,为非银行信贷、银行、保险、基金理财、三方支付、航旅、电商、 O2O、游戏、社交平台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控制与反欺诈服务。
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是大数据发展的野蛮成长时代,这确实是一个好时代,很多企业就在最近两三年快速成长,而且数据交易成本很低。而从各巨头的布局来说,其实在互联网上都是“裸着”的。
为何都如此醉心这场战争?
现在所谓的“大数据征信”,说白了只是“大数据风控”,只是征信中的一个辅助工具,而非核心。
“大数据征信就如‘公奶牛’,是个伪命题。征信注重信贷数据,范围很窄,大数据看多个维度,范围很宽,两者底层逻辑是对立的。”蒋庆军一针见血。
“在国际上,并没有大数据征信这个概念,目前也没有任何人使用大数据用于征信”,世界银行集团IFC东亚及太平洋区金融基础设施技援线负责人赖金昌直言。
因为过于强调数据的维度,导致了大部分的征信公司,卷入无谓的数据抢夺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