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年后或成全球首个“无现金社会”,需立法确保支付安全

2017-08-09 13:21 1327

(原标题:我国十年后或成全球首个“无现金社会”,需立法确保支付安全)能否构筑安全的支付环境,是摆在无现金支付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门槛。如

能否构筑安全的支付环境,是摆在无现金支付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门槛。
如果发生资金安全问题,从法律责任分配原则考虑,支付平台属于强势一方,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以免其降低安全设置进行恶性竞争。

顾客用支付宝为午饭付钱。东方IC 资料
出门不带钱包,买东西不用现金,掏出手机,扫一扫支付……对于不少市民而言,已然是生活常态。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近段掀起的“无现金周”“无现金日”等补贴大战,更是助推无现金支付比例呈上升趋势。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法学会电子商务服务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朱巍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离“无现金社会”已经不远,而为守住“无现金社会”的安全底线,相关立法研究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我国或成全球首个“无现金社会”
刘晓娜在北京市朝阳区开了一间不大的饮品店,支付柜台上放了两张二维码牌子,顾客可以选择支付宝或微信两种不同的付款方式。
刘晓娜一边打理店铺一边与记者闲聊,说起以前每天除了准备食材、招待顾客之外,她还有一个必做项目,就是换零钱。“如果没有充足零钱将客人的整钞换开,这单生意就可能黄了。”
“那时候,每天晚上都要进行店面盘点,把当天电脑录入的购买金额和实际付款金额对应起来。白天忙了一天,脑子都是木的,经常算错,每次都要对好几次账才能算清楚。”刘晓娜说,光这些时间就要耗去一个多小时。
算完账,刘晓娜还要把这些纸币抚平、码齐,有的很破旧,还要积攒下来抽空去银行换新。更让刘晓娜头疼的是,有时还会收到假币。“客人一多,难免粗心大意,收到假币只能自认倒霉,这样的事情要多了,我这店不赚钱不说,恐怕还得倒贴。”
如今这样的状况有了很大变化,顾客付钱基本都用手机扫码付款,刘晓娜的手机发出“滴”的一声提示音,就代表顾客完成了付款,她只要对一下手机记录,就一目了然,也不用找零、晚上盘点了。“今年生意还不错,多亏了无现金支付给我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我可以将这些时间和精力用在打理店铺上。”
“现在我出门经常不带钱包,因为不管大到几千块钱的电器,还是小到几块钱的零食,一个手机就搞定啦!”一位排队买东西的女顾客告诉记者。
记者又随机走访了北京10余个规模类型不同的商铺,可以无现金支付的商铺占了绝大多数。无现金支付的推广,给商家带来了不少好处,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现金使用越来越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结算的比例已达50.3%,即使在四五线城市,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43.5%和38%。
有报道称,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约38万亿元人民币,是美国的50倍,在全球遥遥领先,并预测10年后我国或形成全球第一个“无现金社会”。
我国已处于无现金支付第二阶段
在朱巍看来,无现金支付就像是支付领域的革命,是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我们可以将无现金支付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使用银行信用卡消费,第二个阶段是移动支付,可以手机扫码付款;第三个阶段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支付等,也就是不需要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只要识别人体特征就能够在任何商场、银行取钱或消费。
“我国正处于无现金支付的第二个阶段,在信用卡支付没有完全普及的状况下,反而一跃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超过了不少欧美国家的普及速度,这有点类似弯道超车的感觉。”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山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董彦岭打了一个比方。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能够以移动支付为突破口,在全球率先找到实用的支付解决方案并迅速普及,也给他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模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对于无现金支付带来的好处,董彦岭指出,无现金支付节省了纸币的印刷、发行、清点成本,压缩了假币的流通空间,并有效减少了抢劫及偷盗犯罪。
“增加在商业消费、交通出行、公共服务这三大层面的移动支付比例,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让时时消费成为现实,降低了社会货币交易成本,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捷。”朱巍指出。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补充说,由于移动支付可以查询交易痕迹,解决了很多经济纠纷,对行贿受贿等有关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也起到了遏制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无现金支付发展的困境,专家也进行了分析。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移动支付对网络高度依赖,而我国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太快,各地区各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和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差异较大,造成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发展不平衡。
在朱巍看来,无现金支付需要一套十分完善的移动支付系统,这是替代纸币虚拟化的基本前提,包括支付工具、对接设备、网络系统、安全保障、金融机构等众多环节,这些对技术要求较高。
董彦岭指出,不同年龄层的人对无现金支付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大部分中老年人出门买东西不带钱感觉不踏实,并且也掌握不了复杂的技术,推广自然存在难度。
“最让大家关心的莫过于安全性问题,能否构筑安全的支付环境,是摆在无现金支付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门槛。”许浩指出,这是我国无现金支付能否继续向前迈进的决定因素。
立法规范三大环节守住安全防线
“我手机被偷了,里面还有好多钱呢。”一大早,北京市民张雅玲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仔细一问才知道,早上老人在遛弯的时候手机被偷了,支付宝和微信等APP应用内有2500元钱,还绑定了两张储蓄卡和一张信用卡,卡里存着他的退休金。这可把老人急坏了,生怕被不法分子盗用。
张雅玲立即打电话给银行,将3张卡冻结,将APP内的钱转移到别的账号,同时打电话给移动公司,预约换卡事宜。一通忙活之后,资金终于保住了,但张雅玲的父亲却仍然心有余悸:如果晚几个小时发现,小偷破译了手机密码,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将钱盗走,岂不是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其实,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无现金支付被引入公共服务之后,如何解决带毒二维码、平台监管漏洞、盗刷金额追回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们应注意到,手机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因为掌握了使用者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暴露越多,对个人财产的威胁就越大,将移动支付与手机绑定,必然要考虑这种风险因素。”许浩分析指出。
“其中涉及三个问题,即怎样做好前期预防、谁来承担相应责任、如何补偿消费者损失。”徐浩强调,应当将这三个问题理清,并在立法上加以规范,因为如果这三个重要环节不落实,安全性只能是浮云。
小额支付注重效率,大额支付注重安全,掌握这个基本原则后,徐浩建议,通过立法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责任义务,支付平台提供服务的时候,对安全问题的掌控比客户更透彻,因此在移动支付产品研发时,就要考虑防范并及时阻断不法交易,比如,设置提示性功能,在支付功能异常时切断当下交易,利用大数据验明正身,非本人操作不予执行等,将消费者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董彦岭认为,如果发生资金安全问题,从法律责任分配原则考虑,支付平台属于强势一方,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以免其降低安全设置进行恶性竞争,倒逼它们重视安全问题,自觉减少问题漏洞,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
“可以在其使用移动支付之初,推广资金被盗保险赔付业务,用低成本化解高风险,让保险业务成为兜底选择,不失为一个解决之道。”徐浩建议。
董彦岭说,还可以采用一些个人防范手段,手机被偷谁也不想发生,但是可以在被偷之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争取一定的时间保护个人财产,比如手机加密、设置复杂的账户密码、及时到银行备案等,尽到个人注意义务,减少财产损失。
(原题为《“无现金社会”最大障碍是安全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责任须立法明确》)

1
标签: 支付 现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